我家有个小话痨。孩子特别爱说话,只要醒着,小嘴巴就没停下来过,一直围着大人身边吧啦吧啦没完。有时候觉得挺烦的。后来在育儿经了解到这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家长千万别嫌烦,可以趁机抓语言教育。 孩子爱说话是成长信号,比如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小家伙喋喋不休,是因为他对世界充满探究的欲望,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时,孩子就会用语言提问,满足好奇心。通常,说话多潜藏着思维能力迅速发展。3~4岁的孩子,思维最典型的特点之一是思维外化,不能像成人一样可以将思考的过程隐藏起来,相反,他们是一边思考,一边把思考过程用语言描述出来,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自言自语。同时,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想与人交往的欲望也日渐强烈,为了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夸奖而“滔滔不绝”。家里有了“小话唠”,家长如何陪孩子过好这个阶段? 不可敷衍嫌烦。语言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家长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说话的真实意图,耐心与其交流。如果当时有重要的事处理,顾不上,可先与孩子说清楚,比如“妈妈正在做饭,等妈妈忙完后宝贝再告诉我好吗”。 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陪孩子聊聊天。引导孩子学会把握讲话时机和学习倾听,让其知道什么时候能说,什么时候不能说。陪孩子聊天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学会倾听,不能随意打断他人交谈。比如,妈妈说话时,宝宝不能说话,等妈妈说完,再轮到宝宝说。 为小话痨创设展示的“舞台”。对于喜欢表现的孩子,家长可在家布置一个小小的故事角,定期举办故事会,请他为大家讲故事。这些“仪式场面”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自信心。▲ 喜欢说——角色扮演 很多孩子都喜欢角色扮演,我们可以让他们先把要扮演的故事讲出来,算是扮演的剧本,然后再按这个剧本扮演。讲述剧本的过程,就是一种表达练习。 喜欢说——每天发生的事 我家的小话唠,每天回来会讲自己幼儿园的事情时,比如她说幼儿园的饭菜特别好吃,哪个同学淘气,今天学了唱歌,跟哪个同学比较好等。我会很认真的听,让她很喜欢讲述幼儿园生活。 喜欢说——轮流讲故事 睡前轮流讲故事,是我和小话痨的约定。晚上熄灯后,每个人轮流讲一个故事,能听故事,又有机会自己讲,孩子特别喜欢。 或许还有很多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讲述。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大家要是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分享给大家哈! 或许自我表达不一定非得靠语言,可能只是我家的孩子。有些内向的孩子天生不爱讲话,他可能更擅长通过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文字、绘画等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通道。我今天的分享,只是讲讲我们家的小话唠是怎样养成的,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包涵和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