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看世界之19 【不能说砒霜治过病就不是毒药】

 hanyu118 2020-07-13

昨天,无意中看见了镜子里的自己,顿生八个字的观感——马瘦毛长,胡子拉喳。 断然决定去理发。现在的理发店很好,灯火明亮、空调开放。你刚到门边,左边一个帅哥,右边一个美女,马上替你把门打开了。金童玉女般,笑容声音皆极为甜美:“您好,欢迎光临!”头发剪完了,我摸了摸胡子,对理发师说胡子也要刮一下。理发师说胡子不刮。我问为什么,他说怕刮出血。哦,是这样。我点了点头。

还记得那些年在乡下理发吗?理发师一来,大家都聚在禾坪上(小晒谷场,房子的前坪),过节一样,理发师不慌不忙地打开箱子拿出工具拉开架式……头发剪完后,就开始刮胡子刮脸上的汗毛了。只见他拿出一把锋快的剃须刀,手指呈兰花状,将剃须刀在一根专用的布条上先唰唰唰地几下,再将刀放在我们的嘴角唇上,胡子迎刃而落,就好像割麦子一样。那时我还小,还没有胡子,但剃须刀轻轻地刮在脸上,刮在后脖颈,刮在鬓角的那种感觉真叫刺激,特舒服啊,让人难忘!

不回忆了,重返现实。好说歹说,理发师给我拿来了一个电动剃须刀,让我自己刮。在我拿着电动剃须刀自己刮胡子的时候,我在想,现在的理发店为什么不肯替顾客刮胡子了呢?细思之,原因有三:理发师技艺没有前辈好了,所以不敢碰硬,胡子毕竟比头发硬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差了,顾客找茬的多了。就好像现如今的医患关系一样,紧张。理发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理发理发,没说刮胡子,准确地说,那是毛。刮出了血谁负责呢?万一顾客小题大作呢?所以干脆不刮。还好,我胡子不多,比较娘。但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胡子的多少并不是一定与体内的雄性激素成正比的。很多伟人也像我一样,是没有什么胡子的,还是说两个级别较低一点的吧,怕吓着你。呵呵

那时,理发师在乡下也是蛮受尊重的。正因为使刀的技艺好,所以他们的口气好像也蛮大,想起了一副对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联是好联,赞者多赞其贴切,并且气魄宏大,但反过来一想,在一个社会里,若一个理发的都这样狂妄,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不妨联想一下。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剃须刀就这口气了,如果是一把手术刀呢?如果是一把杀猪刀呢?这联据说是石达开改的。它原来是这样子的: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确实有点自得,但一点也不狂妄。会让人情不自禁地笑笑,却不会心生寒意。

石达开也算一个英雄了,但洪秀全在骨子里却根本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主,他要的只是穷奢极欲和花天酒地。这与他在造反时提出的那些蛊惑人心的口号是南辕北辙,相去十万八千里的。所以说,我们要坚决反对两面人,积极提防两面人。用药也一样,不能光看广告,还得看疗效。但现在的广告实在是太厉害,像魔术一样。魔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如果你不知道它是魔术,你一定以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是你亲眼所见。

说一个病人去看医生为了选一个医术高的医生,他就到两个诊所去实地考察了一下。回来就和人商量:“我决定去甲医生处,让他给我治疗。”那人熟知情况,很惊讶,连忙提出忠告:“乙医生比甲医生医术高明多了!”非也,非也!这病人说,甲诊所不但门面辉煌,门口被医死的鬼也少,只有五个;乙诊所门面也没见装修,简陋得很,门口的鬼却有五十个,由此,可见二人医术之高下。那人是他的真朋友,又连忙告诉他实情——甲医门口鬼虽少,只因他到目前为止只看了5个病人,却医死了5个,见一个灭一个,来一双死一对!乙医门口鬼虽多达50个,但经他妙手回春的人却早已逾万矣!

当然,这肯定只是瞎编的段子,不足为信。但说到中医中药,却让人不能不忧心。 这里只说中药。有文章说,中医将亡于中药,我的看法是,中医也可能亡于中医。但在这里,只说中药。中药的问题是,现在药物的功效与几十年前相比,大大降低了。主要原因是,规模化生产,只追求产量,却不讲究产地。当然,掺假也是一个大问题。不地道呀!南橘北枳,是一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但利益所在,会让人有意地去忽视这个问题。

有一句话流传得很广,并被有些人奉为人生信条——成年人只讲利弊,小孩子才讲对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们都以为,总是以为我们种的苦果自己不会吃,哪个打了农药,哪个没打农药,咱心里眼里那是一清二楚,号记着呢!客人来了,要好好款待,两个选项,杀驴或者杀猪。那么,请问:是杀驴还是杀猪呢? 杀驴?恭喜你答对了!加10分。因为猪也是这么想的!而且,现在的药房的胆子也忒小,制半夏、制附子超过10g就很难发药,因为半夏、附子都是有毒的。 但事实是通过炮制之后,它们的毒性是相当低的。有时候,用量太少,等同于隔靴搔痒。

当然,谨慎发药是非常对的。再说现在的顾客人人都是上帝,上帝就算是有好脾气,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也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所以,医生也好,药房也好,理发师也好,大家都抱定一个心态:千万不能有闪失、万万不能有过失啊。有些思想和行为习惯一旦经过长久沉淀,是会成为一个民族的性格的。所以,我更喜欢另一句话:无功即是过。但,功究竟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什么是功?我总是过于沉重。

说点轻松的。养生啊,就是要善于精神按摩。倒是如今一些文章的标题特别能吸引人的眼球。比如,《世上唯一能让毛泽东低头的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专为毛主席理发的那个人。大家都已经接受并且习惯这种思维或者行为了。我给我的文章标题也常常会这样。因为会先声夺人,出人意料,或者搏人一笑。当然,也会增加点击率,这是关键。但为此而自鸣得意则完全没有必要,并且等而下之了。说到底,这也是一种玩弄。一把锋利无比、吹毛立断的剃须刀在理发师手中,及锋而试,掠过你的嘴唇,掠过你的面颊,掠过你的喉结……想一想,对一个大人物来说,也是要付出足够信任的。

但也有人说,信任是用来出卖的。说个故事,应该是个史实。张啸林是他的贴身保镖林怀部杀的。“1940年8月14日有客来访张啸林,林怀部决定待张啸林送客下楼时动手。但不一会引客的管家下来去翠芳楼叫局了。叫局,就是去妓院请妓女出堂,前来侍酒陪赌,赌局饭局交替能到深夜。如果这样就无法下手。

林怀部见阿四在院中擦车,便凑过去说:“有些私事,请师傅去楼上向张先生讲一声,准我5天假。”阿四摇摇头说:“张先生有规矩,会客时不许下人打扰,你又不是不知道。”林怀部于是刺激他:“你平时常说张先生如何如何地看得起你,看来和我没什么两样,吹牛!”阿四火了,两人吵了起来。

“吵什么?”楼上的张啸林听到声音,忍不住跨到窗前厉声喝问。张啸林怒骂林怀部:“你这龟孙子,吃饱了不干事还吵架,老子多叫一个东洋兵来,用不着你了!”林怀部也毫不示弱地还嘴,张啸林于是探身窗外怒吼:“阿四,把这龟孙子的枪卸下来,让他滚蛋!”“用不着赶,老子自己走!”林怀部伸手去腰间拔枪。大家都以为林怀部真要交枪走人,不料他对着张啸林一甩手,子弹正中张啸林面门,张当场毙命。

林怀部是在张啸林的司机阿四的介绍下进的张宅,起初只当了个门卫。张啸林遭到几次暗杀后,就希望能找到几个身手和枪法都超群的保镖。在阿四的帮助下,林怀部连发三枪,枪枪从红心穿过,又一枪把飞过的一只麻雀射下。就这样,他取得了张啸林的信任,被聘为贴身保镖。

张啸林,中华民国时期上海青帮头目之一。原名小林,乳名阿虎,后更名为寅,以啸林为号。浙江慈溪人。移居上海后加入青帮,成为头领,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为“上海三大亨”。1939年日军攻陷上海,公开投敌,筹建伪浙江省政府,并拟出任伪省长。

这样的人,是该死一万次的!是可以人人得而诛之的,是可以零刀碎剐的。林怀部此举是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堪称英雄之举。但也有野史说,他收了军统的五万块银洋,我希望这只是纯粹的抹黑。否则,总让人心里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

“人从宋后不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这就是秦姓后人的亲身感受。一个民族,一定要开放,必须要包容,但底线也是不能随便让人碰触的。


作者简介:东方明月,70后,湖南人,资深民间中医研究者。现居衡阳。崇尚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的写作。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作者更多作品:

关于小人系列之一: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关于小人系列之二:小人一般都很有才

关于小人系列之三:小人很会来事

关于小人系列之四:小人的情商通常都很高

关于小人系列之五:小人都精通伪装术

关于小人系列之六:小人嘴巴甜

关于小人系列之七:小人的自尊

关于小人系列之八:离间是柄双刃剑

关于小人系列之九:就剥你的皮

关于小人系列之十:小人当然也可以是女的

中医看世态之一:中医界古今第一猛人张仲景

中医看世态之二:一切综合症,都是医生的无能为力

中医看世态之三:只要不停地装,逼格自然高

从中医看世态之四:莫憋着!憋着的都会成为病

没有度量,不知分寸,一切努力都是舍本求末!

你可以找到长寿方,但没人能保证你生命的质量!

睡觉就睡觉,卵弹琴的事不做

中医看世态之八:平衡才是真的王道

东方明月读中医之九:有猪内必有猪外

东方明月读中医之十 【光有猛药还不行】

东方明月读中医之11 【发烧?那就让它继续烧一会儿吧】

中医看世界之12 【你这样干,老板很生气!】

中医眼中的世界之13 【八风吹不动】

中医看世界之14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中医看世界之15【黄金,不是做盔甲的料】

中医看世界之16 【偏方,就是武夫的诗刀郎的歌】

中医看世界之17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中医看世界之18 【别忙着壮阳,也许你的肾不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