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漫】时隔8年,《魔法少女小圆》在现今看来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丨杂谈

 情报姬 2020-07-13

文丨Canbuno 监修丨果壳里的墨墨

排版丨阿屾

  引  

动画作为一种实现超现实主义艺术表达的媒介,自其还未诞生时或许就于潜意识中被人们赋予某种特殊的使命。

从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神话传说,到人类心驰神往又遥不可及的浩瀚星河,再到五彩斑斓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动画一直都是人们实现“脑洞”与梦想的阿拉丁神灯。

2018年秋,《魔法纪录:魔法少女小圆外传》宣布TV动画化决定并于2019年推出。这个消息一经放出便在各大ACG论坛引起了一波讨论热潮——获奖无数的《魔圆》的外传,自然承载着大家的不小的期待。回顾往昔,这部于2011年面世并成为日本获奖最多的社会现象级TV动画——《魔圆》放送距今也正好8年了。

我们难免会思考,一部动画到底有何魅力,竟能跨越时间的束缚,并且在8年后仅让人听见名字就能眼前一亮;“魔法少女小圆”——这个带着几分稚气的名字背后又究竟藏着怎样令人折服的故事展开与艺术表达?

(下文涉及一定剧透,但不严重影响还未看过动画的观众补番)

  《魔圆》的大众印象   

说到“魔法少女”,那些耳熟能详的桥段便在你我眼前浮现——懵懂的契约缔结,花哨的变身过程,团结的并肩作战,温馨的日常生活……

然而11年有一部动画——《魔圆》,同为魔法少女题材的它并不安于“年年岁岁花相似”,而是另辟蹊径,做了一回“领异标新二月花”,用与传统相似的元素做出了与传统相反的风格,影响了此后的无数动画。

《魔圆》是由新房昭之执导,虚渊玄编剧,SHAFT制作的一部原创动画,因其社会影响有目共睹,艺术成就有口皆碑,《魔圆》在众多奖项评选中频频拔得头筹,成为了日本获奖最多的TV动画,同时销量与口碑都达到了绝大多数动画作品难以企及的山巅。

现今国内青年动画受众仍在不断增长,尽管《魔圆》影响力不减当年,但国内对日本“魔法少女”文化了解较少的观众,对“魔法少女”的认识还依然停留在幼时所观看的那些与魔法搭边的“合家欢”作品上。

8年后的今天,《魔圆》在b站追番数仅有80多万——而这已经可以用“小冷门”来形容。《魔圆》到底有没有被新的大众群体所误解? “黑深残”“致郁”——现今这一大多数人们对《魔圆》统一的、模板式的、甚至略带贬义的印象又真的是其最核心的元素吗?

    “爱的战士”虚渊玄为何而战?   

《魔圆》尽管是SHAFT动画公司当初几乎倾尽全社力量所制作的一部集大成原创动画,与人们现在的印象大相径庭,其导演新房昭之与原创脚本兼系列构成虚渊玄在生涯早年却是个风格十分张扬的“少数派”,而这与《魔圆》之后的大热似乎格格不入。

“我认为教育小孩‘世界上没有黑暗’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爱的战士虚渊玄

虚渊玄早年为了自己的小说梦加入Nitroplus,后因其笔下庞大的世界观深受读者喜爱。然而他在写作过程中却逐渐陶醉于设置“看似是正确抉择”的灰暗结局,甚至在部分作品中他直接设置了一个无论怎么选择都算是“BAD END”的“TRUE END”。《沙耶之歌》就是代表之一。

早年,《沙耶之歌》的争议其实非常大,这不仅仅局限于题材与表达方式的极度重口与猎奇,主题本身的晦涩难懂与三个平行真结局的灰暗也让许多人无法接受。“看似完全合理的抉择与结局为何会让人如此无法释怀”,这基本是每个读者的心声。

虚渊玄笔下的世界恢弘而又压抑,同时常常会掺进哲学思考。《沙耶之歌》的三个结局便是基于三个不同的思考角度与行为方式所作出的决定:选择爱情,人类全体沦为异形;选择自我,与心上人再难重逢;选择反抗,在前方的却是友人反目的全灭之路。

无论是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虚渊玄都用无比残忍、揪心的结局“回报”读者,算得上真正的致郁,并且在这种极端合理的氛围与故事发展之下,又不得不让读者反复思考剧情,徘徊在个体与群体、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爱情与现实之间…

逐渐写不出好结局的虚渊玄也遇到了创作的分岔路,即便逐渐走出阴影的他还是依然选择了直面黑暗,与黑暗战斗,期盼着从黑暗的背后获取些什么。而这之后,虚渊玄因自己创作的《FATE/ZERO》被制片人岩上敦宏看上,于09年左右应邀参与了《魔圆》的企划。同样的,他也在《魔圆》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

钟情于“喜大普奔”式结局的大众总是不经意间给“黑深残”贴上了“中二”的标签,而对虚渊玄而言,创作一部颠覆“魔法少女”题材的剧本,将美好结局与成熟的联系彻底打破,既可以成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何为成熟的契机,也可以成为他在《FATE/ZERO》后追寻自我的又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魔圆》远比《沙耶》来的温和

“酒逢知己千杯少”,所幸的是,虚渊玄遇上了足以让他千杯未醉的人,与他合作的这位动画导演不仅和他风格极搭,并且也似乎有心想要做出一部颠覆“魔法少女”题材的动画。

    带着“低幼”的面具颠覆“魔法少女”  

《魔圆》的监督新房昭之早年因监督了《魔法少女奈叶》而与“魔法少女”渊源颇深,那段时光里他的生活屡遭挫折,反复权衡作品的个人风格与受众喜好的取舍。

特立独行的新房昭之尽管在《魔圆》之前也有数部大热的作品,但那些作品在风格上却依然是压抑自己,更多地将控制权交给系列演出,以此来隐藏自己还未完全被时代接纳的锋芒。

日系魔法少女题材的作品最早可追溯到1966年的《魔法少女莎莉》,对于这个在日本文化已流行了数十年的题材,新房昭之与虚渊玄想到了颠覆其最好的方法——反差。

无论是动画标题《魔法少女小圆☆魔力》、苍树梅老师萌度极高的“大圆脸”人物原案、动画前三集萌点十足的oped,都有意无意地为观众塑造最为“正常”“传统”的魔法少女动画形象,就连虚渊玄都公开在放送前刻意宣称“这是一部‘治愈系’作品”以解除部分对虚渊玄以往作品了解的观众的防备。

向阳素描中苍树梅老师笔下的人物

在这个攻势之下,观众自然就陷入了虚渊玄和新房昭之设下的陷阱之中。

魔法少女最终会变成魔女,与魔法少女缔结契约的精灵是冷血的“规则”,主角们会自相残杀——这样从根本上“反”魔法少女的作品就完成了。

尽管《魔圆》现在为人所知更多是来自口口相传的“三集效应”“致郁”等名号,但是观众实际观看之后感受不仅如此。8年后,在大家普遍能接受致郁剧情的今天,或许重温一遍《魔圆》能体会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

    《魔圆》“致郁”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魔圆》有致敬《魔法少女奈叶》的影子,这并不是观众因为他们的监督同为新房昭之而产生的臆想,当初虚渊玄创作剧本时便有着这方面的想法。尽管虚渊玄最后选择从新房昭之所监督的OVA动画《柯赛特的肖像》中找寻灵感,但是《奈叶》与《魔圆》之间仍然有不少巧合。

普通中学生小圆与受伤小精灵丘比的相遇,魔法少女的核心是灵魂宝石。细细忖度,《魔圆》和《奈叶》在初期设定与故事发展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也许就和《奈叶》颠覆了以往魔法少女非黑即白的善恶壁垒一样,新房昭之和虚渊玄也想再度颠覆魔法少女的故事性质。

在撰写剧本时,虚渊玄毫不留情地掐灭了每一丝希望的火苗,一开始便为晓美焰无尽轮回的绝望埋下伏笔,第三集巴麻美学姐的“断头”阵亡,故事中期沙耶香爱情受挫堕为魔女,晓美焰轮回故事中友人兵刃相向……当观众回过神来,世界伪善的外皮被逐渐撕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已然是黑暗的泥淖。

《魔圆》唯一让观众得到治愈、让魔法少女们得到解放的便是故事的结局。但即便是最后小圆化身成为了圆神——「圆环之理」而消去了以往所有魔法少女的悲伤与黑暗,而若观众以朋友的视角看,体会到的也是一个人的存在消去而留下的孤独。

现实的黑暗无法改变,虚渊玄选择了将希望寄予一个能与无尽黑暗抗衡的力量,这也许是他为了追求美好结局做的最大的付出了。

虚渊玄将现实世界中的黑暗露骨地用超现实的方式夸张地表现了出来。尽管《魔圆》与虚渊玄以往作品相比几乎不见残忍与血腥,客观来看甚至还勉强算一部普通的PG-13作品,但作品营造的氛围与传递的思想足以让观众求索数日不得自拔了。

《魔圆》能引人深思,这便是其故事最大的魅力。而故事映射的现实与哲理的思考便是其“致郁”背后真正的主题。若仅仅用“黑深残”一词武断地概括《魔圆》,未免在不知不觉中给《魔圆》添上了一顶“反人类”的帽子。

虚渊玄给剧本中的每个人物都赋予了一定的存在意义与现实中个别人与事的象征。美树沙耶香代表了为情所困的痴心儿女,而佐仓杏子则是被信仰抛弃的虔诚信徒。为了那份并不属于自己的心意,她们却缔结了契约获得了力量,同时也失去了一切。

丘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愿望与灵魂的交易中介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是世界的规则,而魔法少女向丘比缔结契约的过程倒不如可以看为出卖灵魂的交易。在此之上,魔法少女们为了自己的愿望而进行无尽残酷的战斗,悲惨的命运,发人深省。

    《魔圆》的制作艺术    

动画在传达思想与映射现实方面都较为隐晦,制作团队更多的精力则是用来营造动画氛围,以保证剧情推进的合理性与故事转折的张力。新房昭之在动画中也尽量还原虚渊玄的剧本风格,所以尽管《魔圆》艺术价值深受好评,但绝不会像新房昭之曾经的实验性动画《魂狩》《柯赛特的肖像》来的晦涩。

新房昭之在《魔圆》中依然采用了加入SHAFT后一直以来使用的“系列演出”制度,一方面减少个人风格,一方面让更多人发挥他们自己的风格而使得动画更具有未知性,在这些staff中,将自身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便有系列构成宫本幸裕。

在《魔圆》中,宫本幸裕最大的功劳便是将庞大深邃的世界观与氛围营造的恰如其分,同时用各种具有象征性的演出给动画增加信息量与伏笔。这一点在《魔圆》的剧场版《叛逆的物语》中体现得更加鲜明。

《叛逆的物语》相比与TV本篇来说,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出内涵都较为隐晦,动画开篇也特意用了与TV本篇相类似的场景来迷惑观众。许多人对剧场版印象深刻的场景可能就得数小圆与晓美焰在花田一段的经典演出了。

对于小圆来说,成为“圆环之理”其实是情非得已,自己只是想解放魔法少女们的命运。因此,晓美焰听到小圆说“我不想和任何人分开”时,便下定决心拯救小圆。宫本幸裕便在此段用花的颜色渐变来体现晓美焰的心境与暗示结局的转折。若观众忽略了这一段的演出意义,那么最后将会很难理解晓美焰为何“成魔”。

《魔圆》可以视为SHAFT团队风格下的综合产物,而《魔圆》被人高度赞赏的艺术价值也当属于整个SHAFT团队。

其中,剧团狗咖喱便功不可没,只可惜国内少有对剧团狗咖喱的评论。

新房昭之让剧团狗咖喱担任“异空间设定”,这是个负责设定魔女相关的事宜的职位,我们在动画中看到的明显“画风不同”的魔女结界即是出自他们的笔下。

图中文字为“Charlotte”

剧团狗咖喱用「珂拉琪」手法,给各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事物原型进行异化抽象演变然后拼贴在一起,最后变成可爱的形状。然而动画里面本身营造的氛围十分紧张,这使得极具抽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可爱“异空间设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略显阴森的恐怖形象。

动画中众多魔女的形象原型也多来自于西方的传说与童话故事,比如被爱所禁锢的美树沙耶香,其“人鱼魔女”形象便出自于安徒生童话的《海的女儿》,而美树沙耶香的故事正好与童话相合。魔女的原型也并不是虚渊玄一个人想出来的,更多时候其实是剧团狗咖喱的功劳。

此为官方公布的魔女文字(节选),但民间破译开播后不久便有了

不仅如此,剧团狗咖喱还是魔女文字的创始人。动画中除了用魔女文字介绍魔女以外,更多的时候将更为庞大的信息藏在了动画的各处地方。例如动画中就有出现过《浮士德》的诗句,剧团狗咖喱用《浮士德》的诗句来映射《魔圆》中的人物,可谓是在动画的哲理层面更上一层楼了。

Prolog im Himmel (《浮士德》德语版第一章第三篇的标题)

正因为《魔圆》的画面经得起品味,耐得住推敲,《魔圆》才能获奖无数,长盛不衰,甚至出现了一小批专门研究“圆学”的爱好者。

    SHAFT的集大成动画    

当然剧团狗咖喱只是团队的一份子,如上所言,《魔圆》的艺术成就当属SHAFT团队共有。就连压抑自我风格的新房昭之,也使用了马甲(化名)「七岛典子」在一线制作现场负责了《魔圆》TV动画中最重要的一集——第九话的分镜。

若问《魔圆》哪一集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想必大家的答案是各有千秋的,第三话后的魔圆可谓是集集高能了。但是第九话作为承接下一话轮回剧情与道明隐藏的真相——“魔法少女”终会变为魔女的一集,同时还要负责佐仓杏子与美树沙耶香的同归于尽,这话必定是整部动画故事逻辑是否合理与氛围营造是否到位的关键集数。

新房昭之在这一集之中文戏与打戏兼顾,文戏方面,列车轨道桥段小圆与晓美焰、佐仓杏子之间的分镜在刻画人物情感上堪称教科书级别。

列车经过时,小圆跪在地上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这段演出分镜不仅将魔女的真相点破,还为晓美焰的知情、佐仓杏子打算强行拯救美树沙耶香、小圆迷茫是否要成为魔法少女来实现拯救大家的愿望埋下伏笔。

之后小圆在房间里与丘比的二人文戏,不稳定的构图、人物侧面迎光、镜头多次逆光摆放也体现小圆和丘比的隔阂与压抑的人物情绪,入射光颜色由冷色调的绿色逐渐变为暖色调的橙红,小圆的心境变化也跃然纸上。

上2图背光,色调由冷色到暖色;下两图左为物体摆放的三级色对比,右为不稳定构图

结尾打戏段巧用不完整构图造成的视觉不适,辅以黑白、红蓝高对比填色营造紧张压迫的氛围,同时穿插着音乐演奏镜头与车轮形象强调“人鱼形象”以突出美树沙耶香与《海的女儿》直接的关系,同时暗示美树沙耶香的悲惨结局。

车轮和演奏暗示沙耶香结局,黑白红蓝对比营造氛围

自然,动画中演出与分镜出彩之处可远不止如此,再加上阿部望等《魔圆》主力原画师的倾情付出,《魔圆》可谓是真正意义上在分镜、作画、演出、美术等各方面的制作都接近于顶尖的艺术表现。

既然是集大成原创动画,那音乐怎能甘居下流?

新房昭之自是早有准备。09年左右企划刚开始准备时,虚渊玄便告知新房,自己对‘愿望’的幻想基本都来自于梶浦由记在《柯赛特的肖像》(该作品是新房昭之早期监督的OVA动画)的配乐,也因此新房昭之再一次找来了这位曾经与自己合作过的史诗级配乐家梶浦由记。

除配乐外,梶浦由记还负责了第三话ED等其他作曲工作

《魔圆》成为经典,梶浦由记必不可少!无论是动画开篇序曲中的希望、日常插曲中的轻松欢愉、“魔女之夜”中的撕心裂肺,还是绝望曲中晓美焰对轮回的绝望。梶浦由记的配乐必定是《魔圆》在艺术造诣上登峰造极的点睛之笔。

如果没有新房昭之与梶浦由记在《柯赛特的肖像》中的相遇,若是岩上敦宏未曾读过虚渊玄的《FATE/ZERO》,假使宫本幸裕当初加入SHAFT后没有邀请剧团狗咖喱来一起工作……也许这部获奖最多且同时拿下日本指标性三大奖的TV动画就不会诞生。

《魔圆》的面世是一场奇迹,而这个奇迹也注定将载入日本动画史册。这部影响后世无数的动画的作品,不仅仅是动画界的财富,还是虚渊玄追求自我的里程碑,也是新房昭之终于从职业生涯的遗憾中重新找到的新起点。

现今,商业动画沦为轻小说漫画附属“宣传品”的趋势愈发明显。这部综合水平顶尖,故事与制作表现都十分艺术的超现实主义动画,前罕有古人,后亦难有来者。不妨趁着假期的清闲重温一遍,回味那个世界的瑰丽。

【1】对剧本的感想:新房昭之&虚渊玄《魔法少女小圆》

【2】Otakon 2012–虚渊玄的观众问答与媒体采访

【3】《二次元研究》2012年01月号(总03期)

【4】珂拉琪维基百科

【5】访谈:「叛逆的物语」以及虚渊玄的创作论

【6】季刊S魔法少女小圆叛逆的故事新房访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