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漫】盘点那些被好莱坞翻拍的动漫作品丨杂谈

 情报姬 2020-07-13

大家好我是新手上路的Mingles。相信许多小伙伴还有印象,前不久由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Alita:Battle Angle》)于2月底和我们内陆观众见面了。

(图为《阿丽塔:战斗天使》)

该电影改编自日本漫画作者木城幸人(又作木城雪户)于1991年在《Business Jump》上连载的SF漫画《铳梦》。

(《铳梦》动画截图)

相信不少观众在看完《阿丽塔:战斗天使》和《铳梦》后,可能对好莱坞改编的日本动画的电影感兴趣了起来。

好莱坞作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成熟、先进的电影工业生产基地,也出产过不少日本动画改编的电影作品。今天我们不妨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被美国改编成电影的日本ACG作品。

《哥斯拉》

《哥斯拉》最早是由日本东宝株式会社于1954年制作的特摄电影。该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被改编超过32次,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长寿的系列电影之一

( 初版《哥斯拉》海报)

好莱坞至今为止一共拍摄上映过2部关于哥斯拉的电影。第一部《哥斯拉》先于1998年上映了影片,在映期间分别取得了3.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该部《哥斯拉》讲述了由于人类核试验产生的辐射,导致一只野生蜥蜴变异成了哥斯拉。在生死存亡关头,各类人团结一致,成功得抵御了哥斯拉的侵袭的故事。

好莱坞的第二部《哥斯拉》电影于2014年上映,在映期间分别取得了5.2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该部哥斯拉电影剧情并非延续前一部,主要讲述了人类试图研究史前怪兽穆托的计划失败并导致怪兽暴走,而作为穆托宿敌的哥斯拉帮助人类战胜该怪兽的故事。

除了上面2部今年5月底还将上映《哥斯拉:怪兽之王》,明年还将上映《哥斯拉大战金刚》。

(从左往右分别是98版《哥斯拉》、14版《哥斯拉》、《哥斯拉:怪兽之王》)

虽然《哥斯拉》改编版本众多,但是其主要设定一直都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现了哥斯拉这种巨型生物。

不过,影片里英勇的人类总是可以克服困难击败哥斯拉。虽然此类影片有着环保的概念,但是也跟着几分人定胜天的味道。

由于《哥斯拉》的SF灾难设定以及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该系列在世界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影响力。

作为《哥斯拉》的发源地,日本也于16年启动了《哥斯拉》动画剧场的制作。该动画剧场共分三部,由Polygon Pictures制作,虚渊玄担任编剧。

(“爱的战士”虚渊玄)

影片中,人类被强大的哥斯拉赶入了太空,航行进百年,在走投无路之下返回地球,与哥斯拉决一死战。

与以往哥斯拉故事不同的是,本作加强了哥斯拉原有的各方面基础设定,将世界观扩大至整个宇宙并引入外星人与怪兽基多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观赏,笔者就不做过多的剧透了。

(《哥斯拉》动画三部曲海报)

《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由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于1989年创作并连载于《周刊Young Magazine》的SF作品。

(《攻壳机动队》漫画海报)

好莱坞翻拍的版本于2017年3月上映,在映期间全球仅取得票房1.70亿美元。影片讲述了机械义肢高度发达的未来,专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公安九课的少佐草薙素子在侦办一起网络袭击案,并在调查中发现自己身世的故事。

该作的大量设定和桥段糅合了原作95年傀儡师剧场版和04年无罪剧场版,但在剧情上同样也进行了大量原创。

(《攻壳机动队》电影海报)

傀儡师剧场版是由押井守导演的第一部《攻壳机动队》的动画剧场,该部剧中,草薙素子在追查由政府开发的能非法操纵人类的无意间具有了自我意识的AI的过程中对自身存在产生了迷茫,最后与AI融为一体。

由于押井守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意识是由记忆还是“灵魂”确立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所以通篇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

但也正因如此,本部动画成为了未来不少赛博朋克风格作品借鉴和致敬的对象之一。

(电影还原原作经典场面GIF)

虽然翻拍的这部电影在人物造型、特效和经典场面的还原上保持了好莱坞一惯的较高水准,但是作为好莱坞改编时的通病,电影舍弃了原著大量内核思想思辨,转而将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些原著的动作戏桥段加以填充。最后以至于不少网友将电影形容为:“缺少灵魂(ghost)的躯壳(shell)”。

《明日边缘》

《All You Need Is Kill》(《杀戮轮回》)是日本小说作者樱坂 洋 于2004年所著SF轻小说。由道格·里曼导演在2014年改编为电影《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登上了银幕。该影片在映共取得了3.7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

(《明日边缘》海报)

影片中,抵抗外星生物入侵的菜鸟主角无意间沾染了神秘外星生物的血液,获得了死亡后被动回溯时间的能力。主角只能在无止境的死亡和重生中,寻找击溃外星生物的方法。

总的来说本部电影对原作明快的剧情节奏和突出的矛盾主线以及核心设定做了较好的还原,同时也对结尾做了巨大的改编。首先是原著仅叙述了男主参加过的一场战役,并没有将“拟态”这种生物消灭完全,而且原著的结局并没有那么电影完美。

在这里笔者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补一下小畑健老师执笔的《杀戮轮回》漫画。

(《All You Need Is Kill》漫画)

除了以上3部之外,美国还改编过如《七龙珠》、NETFLIX版的《死亡笔记》,至于质量笔者就不一一细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补电影或原作,当然看电影的时候需要先放飞思想,放空心灵。

(比克你怎么了?)

其他如《你的名字》、《阿基拉》、《壳中少女》、《日本锁国》等众多作品的改编电影也在筹备中,相信不日就可以和大家见面。

(前途艰险的原作们)

总的来说,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和审美差异,好莱坞改编的日本ACG作品主要的类型大多集中在科幻类和奇幻类上,而这些类型大多有复杂的世界设定和漫长的主线剧情。

要在电影有限的120分钟内将原作中各种要素尽可能多地吸纳至电影里是极其困难的,加上好莱坞习惯性地在作品中加入美国精神和文化,这或许是导致各种混乱且空洞的作品频出的原因吧。

尽管改编电影前途多舛,但笔者仍希望越来越多的我们自己的优秀作品能够在国际上被改编翻拍。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改编翻拍国际上优秀的作品,向世界传递我们的思想文化。

(改编自《赌博默示录》的国产电影《动物世界》的海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