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上学期竞赛训练题(1-6单元).doc
2020-07-13 | 阅:  转:  |  分享 
  
一至六章培优题

选择题:

1.在下列变化中,与其它的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B.煤燃烧C.水汽化D.水电解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亮红色,后又变成暗红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产生氢气量不足B.加热温度不够C.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D.撤火过早

3.下列物质中与纯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属于混合物的是A.石墨B.蜡烛C.硫磺D.煤

4.下列用途,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炼钢B.医疗C.填充灯泡D.宇航

5.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燃烧匙里最好放置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B.镁粉C.硫D.红磷

6.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共价化合物B.C60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D.C60的式量是720

7.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①锌和浓硫酸反应制H2;②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制O2;③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制CO2;④用煤燃烧制CO2。正确且易操作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D.②

8.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

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

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

9.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施用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D.CO2能灭火,使用CO2可避免发生火灾

10.家用烧开水的铝壶用久了,其内壁往往结有很厚的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对这种白色固体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A.它是水里的某些可溶性物质受热反应生成的B.它是水里某些可溶性物质随水的蒸发析出的晶体

C.它是水与铝在加热时反应得到的生成物D.它是水里的泥沙沉积形成的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用的食醋中含3%—5%的乙酸B.医疗上常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

C.成人每天约需食用5克食盐D.空气里CO2的体积分数达到1%以上时,对人有害

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煤B.石油C.合金钢D.醋酸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D.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14.H2、CO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CuO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反应中H2、CO都具有氧化性B.两个反应都需加热

C.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D.与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反应所需CO的质量比H2多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合金的韧性和硬度主要是由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决定的

B.把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中的杂质全部除去,使其变为纯铁

C.在地壳中铁元素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占第二位D.金属铁、铝、铜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B.单个水分子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C.二氧化碳的性质之一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17.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用普通水制蒸馏水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二氧化碳气制干冰D.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18.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态空气B.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C.水银、熟石灰、水煤气D.金刚石、大理石、铁矿石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中国是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B.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D.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了电子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包含缓慢氧化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时,一定会燃烧

C.物质在缓慢氧化时会产生热量D.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易燃物或易爆物的是A.硫B.石墨C.白磷D.液化石油气

22.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的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B.量筒C.烧杯D.烧瓶

23.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握持试管一般用三指握住试管的上中部

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熄灭酒精灯,然后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C.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将试管夹从试管下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均匀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否属于纯净物是由其组成元素决定的B.元素的种类是由其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

C.混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至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25.下列变化中,肯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变化B.物质发生爆炸

C.浓盐酸敞口久置,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D.由铝原子变为铝离子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铁中铁元素有0、+2、+3价B.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C.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D.溶液都是由固体和液体配成的

27.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某种微粒,该微粒

A.一定是原子或分子B.一定是阳离子C.一定是阴离子D.无法判定

28.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A.HB.HeC.H+D.Li+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核微粒,质子数一定相同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原子是物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同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30.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ACB.ADC.A2DD.B2D3

31.水泥的主要成分有:Ca2SiOx、Ca3SiOy、Ca3Al2Oz,其中x、y、z的值分别是

A.2、2、3B.2、3、3C.4、5、6D.4、6、6

32.元素X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8B.52C.90D.100

33.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d-cB.a+n=c-mC.a-n=c+mD.b-n=d+m

34.有核电荷数都小于18的x、y两种元素,y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x3+与y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元素的核电荷数是A.a-5B.a+5C.a-3D.a+2

35.硝酸铵的化学式中的各元素都不存在的化合价是A.+5B.+4C.-2D.-3

36.某离子化合物的组成为Rx(SO4)y已知一个R原子失去n个电子,则这种金属氯化物的组成是A.RCly/xB.RClx/yC.RCl2y/xD.RxCly

37.X、Y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和6个,则它们相互化合后可能生成

A.XY2型共价化合物B.XY2型离子化合物C.X2Y型共价化合物D.X2Y型离子化合物

38.A、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之差为3,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A2BB.ABC.AB2D.A2B3

39、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44.1%.若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34.5%,则乙的化学式为A.X3YB.XY3C.X2YD.XY

40.实验测得某硫铵化肥的样品中含氮量为20.7%,则其中可能混入了

碳铵B.尿素C.硝铵D.氯化铵

41.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所需O2质量最多的是

A.CH4B.CH3OHC.C2H5OHD.CO

42.某二价金属0.6克,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0.05克气体,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B.40C.64D.56

43.下列式子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eCO2+fH2O中,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的是

A.2e=aB.5a=2fC.a+2b=2e+fD.b=e

44.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肯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不可能同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45.1.6克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

46.将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将灼烧后的产物冷却,称量,发现其质量与原混合物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

A.56%B.44%C.40%D.38%

47.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Mg、Al、Fe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A.Mg>Al>FeB.Al>Mg>FeC.Fe>Mg>AlD.Mg=Al=Fe

48、某金属混合物3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后,产生0.1克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AlB.Ca、AlC.Al、ZnD.Mg、Ag

49.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可能的结论是

锌和铁都是纯净物B.铁是纯净物,而锌不是C.锌是纯净物,而铁不是D.上述情况都不是

50.6克某种尿素样品中含尿素4.8克(其余物质中不含氮元素),则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是A.46.7%B.18.7%C.37.3%D.23.3%



二、填空题:

1、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除含有碳、氢、氧等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当车辆行使中,燃料正常燃烧或未充分燃烧,产生一定量污染大气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1),(2),(3)。

2、电工使用的“试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此气体名称是,它在通电时发出一种色的光。

3、一般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三态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属于变化。

4、据报导,我国1996年产量已超过1亿吨,它的主要成分是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氧化物,铁在这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是价。

5、已知R3+(R为某元素符号)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n,且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其质子数为,中子数约为;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6、质子数小于18的正二价金属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能溶于盐酸,此物质的化学式是,另一种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氨气,此物质的化学式是。

7、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3NO5,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海洛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比较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中含铁量的高低,回答下面的问题:

按含铁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写化学式)

100克FeO中的含铁质量跟克Fe2O3,克Fe3O4中的含铁的质量一样多。

9、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克,燃烧后的质量为b克,生成的CO2为c克,水蒸气为d克。则产物共克;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克。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11、火柴头中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火柴杆(含碳的有机物)上涂有少量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制的。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转变为白磷,白磷易燃,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引燃,最终使火柴杆着火。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

12、将钠、镁、铝分别放入盐酸中,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其原因是:,或是:。

13、a克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质量减轻了b克,通入c克氢气,使氧化铜完全被还原生成d克水,则原碳酸铜中所含铜元素的质量为(用a、b、c、d表示)克。

14、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向左边烧杯中加入m克铁,向右边烧杯中加入m克锌,当反应停止后,若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没有剩余,一定有剩余。

15、2.7克铝、5.6克铁、6.5克锌及6.4克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还剩下9.2克金属,则生成氢气为克。

推断题:

有A、B、C、D、E五种元素,A、B二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都差1,在五种元素、中,E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最小。D元素共有三个电子层,每个电子层均达到饱和的稳定结构。E元素的单质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可形成苍白色火焰,生成的化合物EB是共价化合物。

(1)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B,C,D,E。

(2)C元素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是:K、L、M。

(3)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A、B、C、D、E五种元素,E的L层为最外层,L层有6个电子时为中性微粒;A与E形成化合物AE2,在AE2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B原子核内质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数多6个;C2-离子与氩原子结构相同,D3+与Na+电子数相同。请回答:1)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BCDE。

2)C2-、D3+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3)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高温下生成:。

3、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B分别为;C、D分别为。

4、现有A、B、C、D、E、F6种物质,其中A、B、C、D4种是气体,E是固体,F常温下是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A+B→CB+E→CC+E→AF(通电)→B+D根据以上所述,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A、B、C是:;D、E、F是:。

5、现有等质量的甲烷、乙炔(C2H2)、氢气、碳,它们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四氧化三铁和铝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点燃,剧烈反应,产生高温。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碘与镁化合成碘化镁(MgI2),反应很慢,滴入水后反应速率加快,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较纯的碳酸钙)。写出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一层铜绿

实验题:

现有下列漏斗、试管、长颈漏斗、锥形瓶、烧杯五种仪器,根据以下用途,将仪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制取H2、CO2气体中,既便于注入液体,又能防止气体逸出的主要仪器是。

(2)既能用于少量试剂之间反应,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3)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用到的仪器是。(4)在实验室里能用作反应器,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将下列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原因填写在横线上。

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时,锥形瓶炸裂。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导管呈紫红色。

螺旋状光亮的细铁丝插入氧气瓶中,铁丝不燃烧。

电解水时,在水中假如少量的稀硫酸,电极上缓慢地产生气体。

将下列实验中出现现象的可能原因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经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爆炸:。

计算题:

把CO通过12克灼热的CuO时,部分CuO被还原。反应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4克,同时生成4.4克CO2。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酸钙和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反应完全后,与煅烧前质量相等,问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在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含二氧化锰10%,加热后冷却,试管中剩余固体含二氧化锰为12.5%,求氯酸钾分解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一1.C2.C3.BD4.C5.D6.A7.D8.B9.B10.A11.B12.D13.D14.BD15.A16.D17.B18.C19.D20.B21.B22.C23.B24.B25.D26.C27.D28.C29.A30.B31.C32.D33.C34.B35.B36.C37.CD38.AC39.B40.A41.A42.A43.C44.B45.A46.B47.B48.CD49.BC50.C

二.1.CONO2SO22.氖气红色3.分子间的距离物理4.钢8/3

5.n+3A-(N+3)R2O3R(OH)36.MgOMg3N27.36968.3%

8.FeO>Fe3O4>Fe2O3111g107g9.c+db+c+d-a10.H2O

11.催化作用1,33,25,16。

12.盐酸完全反应或盐酸有剩余时:mAl
三.1.(1)A.FB.ClC.SD.ArE.H(2)16286(3)

2.(1)A.CB.MgC.SD.AlE.O(2)(3)

3.A.钠和硫B.氯和镁4.COO2CO2H2CH2O5.H2>CH4>C2H2>C

四.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2.

3.

4.

五.实验题:(一)1.长颈漏斗2.试管3.漏斗4.烧杯,锥形瓶.

(二)1瓶底未加少量细砂,燃烧匙直接接触到瓶底。2.试管内,导管口,未加一小团棉花。

未绑一火柴加热,或加热不充分。4.稀硫酸起导电作用。

(三)1.可能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上沿了.2.高锰酸钾中可能混入可燃物了.

六.

























5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