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胶东农村的马、驴、牛,年轻一辈估计见得很少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在农业机械化不够发达的年代,大型牲畜在胶东农村相当常见,尤其是马、驴、骡、牛这四种动物,在过去的生产队中被视作“战略物资”,保管严格,饲养精细,且不轻易使用,只有大活、重活的时候,才会出动。

从烟台市志的历史统计资料来看,老烟台地区(包括威海)最多的时候,拥有约40万头毛驴、30万头牛、8万匹马和8万头骡子(它们的高峰年份并不相同,在此列举的都是最高值)。值得一提的是,骡子跟毛驴一定程度上呈现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1950年代的时候,毛驴的数量遥遥领先,不过因为骡子比驴更大,体力也更好,因此在70年代末期,数量逐渐超过了毛驴。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些在生产队时期大量存栏的牲畜,开始逐渐减少,如今,马、驴、骡这三种牲畜,在胶东农村基本是见不到了,牛倒是还有一些,在莱阳一些村庄,还能见到牛耕地的场景。而根据海阳市去年公布的数据,当时该市的毛驴存栏总数为213头,而海阳总共有700多个村庄,也就是说平均三四个村庄,才有一头毛驴。

在胶东地区,海阳属于山地比较多的县市,因此毛驴相对能排上用场,而在一些地形平坦或者重点发展沿海经济的县市,恐怕毛驴数量要更少。

对于40岁以上的朋友来说,马、驴、骡、牛都很熟悉,有不少人甚至还在生产队赶过马车和毛驴。而20岁到40岁之间的朋友,如果是在农村长大的话,可能也多少有些印象。而对于20岁以下的人来说,估计就没有什么概念了。

这篇故事就收集了几个马、驴和牛的视频,拍摄地点主要在海、莱、栖境内,都是胶东农村真实的场景,帮助大家了解或重温一下这些农村曾经的好帮手。

第一个视频是马耙地的场景,拍摄地点是栖霞南部农村。

第二个视频是大叔赶毛驴车的场景,拍摄地点是海阳的老北山地区。

第三个视频是赶牛车的场景,拍摄地点是莱阳中部农村。

有点可惜的是,前段时间转了好多处农村,也没见到过骡子,如果哪位朋友有线索的话,不妨也提醒我们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