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上,有位来自即墨的寿星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新正举行千叟宴。”在乾隆四十九年底,清廷对外颁发了这样一道上谕。
这道上谕的颁发,源自乾隆皇帝的好心情。正如他后来在诏书中所说的那样:“朕祇承世德。敬迓鸿厘。于今五十年。寿逾古稀。康强勤政。稽三化以上帝王御宇。纪登久祚者。代不数觏。洎汉而后。史册更鲜闻焉。”大体意思就是,他如今已经到了70多岁的年纪,当了50年的皇帝,兢兢业业,功业满满,如此盛事,史所罕见。因此,他决定与民同乐,同乐的方式之一就是举办千叟宴。

千叟宴的年龄门槛是60岁,虽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上,文武大臣的入选标准要比普通百姓低一些,大臣一般六七十岁就能入选,而百姓至少也要八旬才行。经过地方推荐、朝廷筛选,第二年新春举办千叟宴时,共有三千人入围。
这三千老者当中,来自胶东(登莱)的有多少?暂时没有看到详细的记载,但有史可查的是,即墨有位老寿星,有幸成为“千叟宴”的座上宾。

在清代同治年间修纂的《即墨县志》中,有关于这位老寿星参见“千叟宴”的文字记载,志称:“上御皇极殿,赐千叟宴,邑人于江元恭预,钦赐寿杖及御制千叟宴诗。”根据这段记载,当年受邀参加千叟宴的即墨老人,名叫于江元。
然而,有关于江元的生平记载,正史资料少之又少,只能通过只言片语进行推断。

根据《即墨县志》的记载,于江元为生员(秀才)出身,但似乎考举人的时候屡试不中,白发苍苍仍赶赴考场,朝廷特旨开恩,赏赐他进入举人副榜,从而有了做官的资格。此后,他又被赐予了翰林检讨、国子监司业等官职。
那么,于江元当时到底是多大年纪呢?
不知为何,《即墨县志》在于江元事迹的时间记载上,颇有瑕疵,首先将他参加“千叟宴”的时间记在乾隆五十五年,但查询清史,乾隆帝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一次在乾隆五十年,一次在禅位后的嘉庆元年,并无乾隆五十五年的记载,于江元如果参加的是乾隆年间的千叟宴,应该是就是乾隆五十年那一次;此外,《即墨县志》还记载于江元为乾隆己未举人,而乾隆四年和嘉庆四年才是己未,因此这段记载让人不明所以。

不过,钦此举人的事迹,在乾隆帝实录当中也有记载,并将此事系于乾隆五十九年,使得我们对于江元的年龄可以有个大致的推断。按照县志的说法,于江元被赐为举人和官职时,年已九十有二。以此倒推,乾隆五十年参加千叟宴时,于江元应该是八十三岁的年纪。
当时于江元并无官职在身,八十三岁的年纪能够入选,似乎颇为幸运,看起来应该有些特殊的原因。这一点在正史中并无记载,而根据民间传说和于氏族谱的信息,于江元当年似乎长期在京城任教,与王公大臣颇有来往,因此而已有机会跻身“千叟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