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界科普:栖霞和莱阳之间的交界线超过百里,沿线有四十多个村

 胶东故事会 2020-07-14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与多个县市区都接壤。向东是福山,向西是招远,北接蓬莱龙口,南邻海阳莱阳,在东南角上,还与牟平交界。
形成这种格局,主要与栖霞建县(公元1131年)的历史有关。在金代,胶东半岛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招远、栖霞和福山都是在这一时期建县。当时蓬莱南部和莱阳(旧称昌阳)北部各划出一一片区域,设立了栖霞县。

正因为于此,栖霞与蓬莱和莱阳之间,都有着很长的交界线。在建县之初,栖霞整个南部几乎都与莱阳接壤,即便后来海阳析出之后,两者之间的交界线仍然很长。根据民政部门勘界的结果,栖霞和莱阳之间的交界线,西起莱阳市谭格庄镇大刘家村、栖霞市官道镇小东庄、招远市毕郭镇西庄村的三市交汇点,东止莱阳、栖霞、海阳三市交汇点,全长59.45公里,换算成老辈常说的里,大约是119里。
与栖霞蓬莱之间有巍峨的艾山分隔不同,栖霞和莱阳之间这超过百里的边界线,除了最东端的老寨山,其他并没有太明显的参照物。果园间的地垄,河边上的石头,都有可能是边界线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连接两地之间的几条公路,是比较好认的点。

那么,在栖霞莱阳这超过百里的交界线两侧,都有多少个村庄呢?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莱阳市一侧有2镇25村,栖霞市一侧有4镇21村,加起来一共有6个镇、40多个村庄。
6个镇好说,分别是栖霞的官道、观里、杨础、蛇窝泊,以及莱阳的谭格庄(西留)和沐浴店(榆科顶、石河头)。而40多个村庄分别是大刘家、小刘家、小后洼、旭日庄、鹤山沟、娄里、姚家庄、胜利村、西留、花沟、小姚格庄(以上在莱阳市谭格庄镇境内);大姚格庄、生宋家、门家沟、榆科顶、韦家沟、东半泊、南半泊、卧龙、官道、芹子夼、西蒲格庄、中蒲格庄、上蒲格庄、钟家院(以上在莱阳市沐浴店镇境内);小东庄、程家庄、艾家沟、半城沟(以上在栖霞市官道镇境内);南谢家、吴家泊、新安、大埠、巨屋(以上在栖霞市观里镇境内);小庄铺、文口、解家沟、太平庄、宅科(以上栖霞市杨础镇境内);南崮、柳口、石角夼、唐山、木兰夼、河西西山(以上在栖霞市蛇窝泊镇境内)。
因为村庄数量较多,不胜枚举。在这里,就以莱阳和栖霞民政部门联合勘界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村庄,重点介绍一下。这些村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有两市之间的界桩(共有9处双面桩)。
其中,位于莱阳市谭格庄镇大刘家村、栖霞市官道镇小东庄、招远市毕郭镇西庄村之间的“三面桩”,之前已经介绍过一次,就不再赘述。

(莱阳栖霞之间的1号界桩,本文相关界桩图片作者为栖霞市民政局崔保华)

从这里往东,莱阳和栖霞之间的1号界桩位于谭格庄镇大刘家村和官道镇程家庄之间。莱阳大刘家村的地域相对较大,不仅与栖霞的小东庄接壤,还与东面的程家庄相邻。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记载,程家庄是清代建村,一支程姓人由荒口迁此定居。

(栖莱2号界桩)

接着向东,2号界桩位于两个“沟”之间,分别是莱阳市谭格庄镇的鹤山沟村和栖霞市官道镇的半城沟村之间,沈海高速从两村中间穿过。根据《莱阳市地名志》记载,古代相传有仙鹤曾落在附近山坡,因此周边有鹤山、鹤山沟等村庄。而栖霞的半城沟,村西有古城,相传是唐太宗东征时所建(《栖霞市地名图集》)。

(两市民政工作人员勘界时的场景)

再往前,3号界桩在莱阳这边仍属谭格庄镇地界,而在栖霞已经到了观里镇境内。界桩具体位于谭格庄镇姚家庄村和观里镇吴家泊村之间。其中,姚家庄村原名圈里,与栖霞一侧的筐里村(吴家泊村西面)有渊源,相传筐里村、娄里(莱阳)和圈里三个村,当初是隋姓三兄弟建立,只不过后来姓氏结构发生变化,圈里村就变成了姚家庄,只剩下了筐里和娄里村。这两个村虽然分属两市,但民间的顺口溜仍将之连在一起,称作“栖霞的筐,莱阳的篓”。

而吴家泊的名字也多次更改,在历史上曾用过苗邴、乌鸡泊等名字。

(4号界桩)

4号界桩的位置,距离漩河不远。所谓漩河,就是莱阳蚬河的上游,在栖霞境内称“漩河”。具体是在莱阳市谭格庄镇花沟村和栖霞市观里镇新安村之间。这里距离路莱线公路也不远。

(5号界桩)

(栖霞巨屋村)
继续向东,莱阳这边终于离开谭格庄镇,进入沐浴店镇境内,而栖霞那边仍是观里镇。5号界桩,就位于沐浴店镇生宋家村和观里镇巨屋村之间。根据《莱阳市地名志》记载,生宋家是因为明代宋姓在生树顶西建村而得名。《栖霞市地名图集》载,明初谢姓建村,初名谢家庄,后来因为附近的树林中有座屋子,农闲时人们常来此设局一乐,取名“局屋”,后来演变为巨屋。这两个村庄的名字,都比较有特点。

(老烟青公路经过两市交界处)

(6号界桩)

6号界两边的村庄,很多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那就是莱阳市沐浴店镇的韦家沟村,以及栖霞市杨础镇境内的太平庄村。老烟青公路就从这里经过,不仅两村之间有界桩,公路上也有界牌。

(7号界桩就是在一处果园当中)

下面的7号界桩,位于莱阳市沐浴店镇东半泊村和栖霞市杨础镇文口村之间(距离蛇窝泊镇的唐山村也不远)。两个村算是隔河相望,文口在北,东半泊在南。

(文口)

(东半泊)

这一片区域在丰水期,这里的风光还是相当不错的。以上的图片分别为栖霞文口村的石碑,河边的美景,以及东半泊村的村貌俯瞰。

(8号界桩的位置,就在一家院落的外面)

到了东半泊村附近,栖霞和莱阳之间的边界线出现了一个拐弯,从原来的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从东半泊向南,到了莱阳市沐浴店镇芹子夼村和栖霞市蛇窝泊镇南崮村之间,就是8号界桩的所在地。

(石角夼)

两市之间的9号界桩,也是此次介绍的最后一个界桩,位于沐浴店镇上蒲格庄村和蛇窝泊镇石角夼村之间,以上的图片分别为栖霞石角夼村的牌坊,以及老寨山远眺的风光。
这里距离老寨山已经很近。从此处再向东数里,就到了莱阳、栖霞、海阳三市交汇点,那里也是一处“一脚踏三县”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