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哲宗设计 2020-07-14

导言:

中国古代的窗,精雕细琢,极具艺术元素。

每一扇窗的背后,是匠人的灵巧打磨,浑然天成的各式造型样式,极为考究,富有温度。

最早时期,窗的造型十分简单,仅为采光通风之用,并无装饰效果。春秋战国之后,窗户方在实用性基础上,同时追求装饰性审美效果。

沿传至今,窗已是一座房子必备的眼睛,人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渠道。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一、古窗的历史之旅

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的“建筑”简陋,一般寻找天然洞穴而居,或在树上巢居。随着文明的萌芽,原始人开始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例如:石块、树枝、泥土等,人工修筑的蜂巢屋(石块砌成,密集似蜂巢),树枝棚(用树枝搭建,穹窿状,外面抹泥土),及用树枝、兽皮搭成的帐篷,而农耕者,则居于草屋。

条件限制,原始人的屋顶(顶盖)一侧留有缺口,方便上下出入,该处缺口,具备门与窗的双重作用。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半穴居住演变至地面建筑,原始盖顶上的“门窗”,逐渐形成固定于屋顶的通风口,用于排烟透气和采光,作为“窗”单独存在,称之为“囱”。

“囱”虽能保证采光通风,碰上雨雪天气却易被雨水侵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将屋顶改造成双坡屋(类似以前的瓦片房顶,房脊中间突起,两侧倾斜),很好的解决了排雨水的难题。而此时的‘囱’,转移至房山尖上,该种结构又称为“牗”。

囱和牗的区别:前者置于屋顶,演变成天窗或烟囱;后者则置于墙上,演变成窗户。拆解“窗”字,字形的上部分是“穴”,下部分是“囱”,正是从此段建筑史由来。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存条件亦逐渐改善,为了更好地居住环境,“牗”在面积上被修改得更大,数量更多,“窗户”正式诞生。

到了汉代,窗的形态已十分完善,多安在墙内,有些则在墙外披棂窗,也可称“交窗”,是一种“风窗”的形式。窗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和圆形,窗棂式样一般以斜方格为主,窗饰则多设在门一侧或两侧。还有些门上设有部分“横窗”,即“横披窗”、“闪电窗”的前身。

南北朝时期,多为“直棂窗”,此时窗上选挂帐幕或帘子。直棂窗在唐朝更是盛行,且窗的面积随房屋空间的加大而加大,同时增加了开合功能,还有龟锦纹、球纹等复杂地窗饰花纹出现。宋辽金时期,直棂窗仍常见,但宋代手工业发达,使得窗户的棂条造型更为丰富,棂式花样更精美,木构架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让可开启的隔窗、长窗、阑槛等结构被大量运用,窗户步入成熟期。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明清,家居棂窗逐渐减少,多见于园林,槛窗和支摘窗成为园林主流。一些支摘窗上有画面装饰,例如:山水、花卉、鸟兽鱼虫、人物故事等。

明清的园林空前发展,同时促进窗户形态的样式,例如:扇面、梅花、六角、方、石榴、寿桃等,活泼精美的各色窗户,每一道花纹,都极具匠心。

二、每一扇古窗,都是一道美景

窗户最早出现的目的,是因实用而诞生,演变至明清,除去实用目的,古人对窗的美观程度亦大为讲究。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窗,在人们赋予的艺术情感下,样式也越发地丰富:

直棂窗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成熟于宋朝的直棂窗,属于“棂条”样式(竖向排列,形如栅栏,材质为木)中最简单的一种,却因做法不同细分出了不同的种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为竖向直棂条形式,其余由一码三箭和破子棂演变而来。

“一码三箭”以三根横棂条为一组(一个窗户共有三组),每组分别与直棂条上、中、下相交组成几何图案,由于其横竖棂条又长又细,形态如箭,插于箭囊,故称为“一码三箭”。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道家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乃万物之本。以一码三箭挂于窗上,一有避邪之意,二有天力之意,三有谋取财富之意,象征无穷无尽的力量。

“破子棂”其特色正在“破”字上,其窗棂由方形断面木料沿对角线斜破而成,外为三角断面的尖端,内则为平面,如此设计是因便于窗内糊纸,以防风沙、寒气等。

槛窗属于形制较为高级的隔扇窗,在实用功能上,便于向内外开关,该窗上下装置有转轴,使之更为便捷。在审美功能上,槛窗可与隔扇门相互搭配协调,使建筑外观规整统一,尤其皇家建筑、大型住宅及寺庙祠堂,多为槛窗形式。

支摘窗支摘窗一般分上下两段,顾名思义,上端的支起即为开,下端的摘下即为关,自明清以来常见于普通住宅,其简便古雅的形态,使之成了古窗中的经典代表之一。

漏窗多因审美而诞生,故形式较为自由,且不可开启,主要用于连接内外景色。漏窗发展到后期,内置图案一般丰富精美,可与外界光影交衬“成画”,及由内观看外界景色,其若隐若现、半虚半实的美感,本身就是一处具有艺术形态的景点。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与漏窗相似的是“空窗”,两者同是因审美而生,区别在于漏窗有窗棂,空窗只有窗洞,其设计主要用于几个空间的相互穿插交融,使之拥有修饰空间、扩大空间、内外景色浑然一体之作用,一般多见于庭院及园林。

  • 天窗天窗设置于屋顶,是原始社会半居穴时期“囱”的保留和演变形式,多作采光之用。如讲究建筑造型的丰富优美,可采用亭式或屋式结构类天窗,即在亭屋四面开窗,使之与屋顶统一协调。
  • 地坪窗地坪窗也可称之为“勾栏槛窗”,多临水而设,一般为欣赏外界风景而用,故往往设置于建筑次间廊柱之间的栏杆之上,是为观景而诞生。

上述窗户种类,属古代最常见的窗户形态,加上多姿多彩的窗花修饰,仅在审美上,已有千百中风情,然古窗之美,不仅现于形态,每一扇窗的背后,皆有不同寓意。

三、古人的虔诚之心

古窗在实用功能上,得到了千百年的完善,且经过漫漫岁月的雕琢,把建筑美学与精神向往交融成景,促使古人的窗户,更似一幅画,正如胡晓明在《月印万川》中所描述:“倘若没有小窗,那么,湖水、瀑流、日照、高树都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风景元素,彼此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生命联系。”

古人爱窗,因景,因情,因精神乃至灵魂,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装饰于窗上的窗花,透过它,可窥见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代的窗花种类繁多,除去道不完的艺术之美,还寄托不完的寓意,例如象征官运的“步步锦”,由直棂、横棂以各自端头相互顶着中部及边部而成“丁字形”,寓意事事顺利,步步高升的富贵吉祥之意;龟自古被视为吉祥之物,用龟甲八边形图案组成的“龟背纹”,更是拥有延年益寿之意;“冰花纹”寓意刻苦通达,满腹诗书,四通八达,再适用于文人不过;“轱辘钱”,样式如铜钱,自然寓意财运,有招财进宝之意;寓意吉祥的窗花则有万字符、海棠纹、如意纹……每一款窗花样式背后,除去美观,无不彰显着古人对生活的虔诚敬畏之心。

透过千姿百态的古窗,是艺术形、态、神兼具之建筑文化瑰宝。

古窗满足通风与采光之余,出于对美的追求,古人从窗户的材质,到图案、造型、雕花等方面,皆精益求精,最好的艺术正是一份匠人之心。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文人与工匠用具象与抽象完成了一场建筑美学之旅,致使窗户艺术千百年来典雅且璀璨,富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古人的窗,透过功能、审美形态与艺术,透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窗内的古人与窗外的景色产生了“交流”,呈现于古人眼前的不仅是窗与景,还有与自然天地的浑然一体。

古人向来敬畏自然,建筑美学当与自然美景融洽和睦,窗担任起了人与自然共感的桥梁,使人和自然万物获得精神交流,“天人合一”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因此古人讲究风水,重视门窗朝向,不惜在建筑之前请风水大师精推细算一番,不无道理。

窗户的起源:透过精美的窗,窥见古人精致的灵魂

人们都说,中国的窗户,是古建筑上的一双眼睛。古人视窗为“合内外之道,通天人之际”,如今看来,这双“眼睛”透出的不仅是那份深厚的诗情画意,还有他们精致的灵魂,和生于自然所应持有的感恩与敬畏。

古人的窗是美的,也是清明的,那正是隐于窗内、属于他们精神世界的颜色。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门窗》

《月印万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