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散文】杨鹏霄:山色无非清净身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No.213

山色无非清净身

河南邓州  杨鹏霄

五一放假, 难得闲暇,和亲友们去登山吧!

那天,我们一大早起来,不到七点就出发了。由二广高速到郑尧高速,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尧山脚下。

 山门前,人真多。随着人流,坐了一段景区公交,我们下车,开始登山了。

刚走没多远,我看见从山上下来了老老少少两三个人,边走边议论:也没啥看的,看不出个金子银子来,也就是放松放松。他们大概是昨晚住在这里,一大早就登顶了,现在返回似乎有点遗憾。大有一种尧山也无非如此的感慨。

  尽管如此,山我们还是要登的,同行的姐姐说,毕竟票买了啊,管他呢,我们就做回自己吧。

一路上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我们一直在向上面攀爬。路边不时有路标指示和景物介绍,才得知,这地方曾是墨子居住的地方,有他的故居,也有他的庙宇,妻子是历史老师,即兴给我们讲了墨子的情况,才知道战国时期的墨子自成一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论,最早提出了小孔成像、杠杆原理……

 听听妻子的讲解,随即对大山每一处路、石都产生敬意。

我们便继续攀登,越往高处路越不好走,我们越觉得累。可以说是十米一站,五米一歇,一起下车的同行者早已走到前不见了踪影,妻子的脸色发白,气喘吁吁,我们就在路边买了两根拐杖,像老人一样拄着。看看路旁的讲解牌,又询问妻子尧山的由来,妻子的声音尽管比先前小多了,但我还是听明白了。

这里曾是尧的孙子刘累居住的地方,并于此山祭祀祖先尧,所以称为尧山。啊,这高高大大的山啊,每一块石头或许都是古圣先贤涉足的地方,每一处溪流每一个山头都是他们注目的地方。以那时的条件,他们在悬崖险壁间行走生活,真不容易啊。

近年来,在节假日,我也登临了附近许多山,像武当山、五山、龙潭沟、老君洞、野人谷、坐禅谷等,景区越来越趋向一致,沿溪而上,路早已铺好,险处都有栏杆抓手,台阶平整,能通车的都有公交接送,不通车的有滑道索道可坐。但我和众多游人一样,乐此不彼。无非是想接近自然,寻找一种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的感觉。

 这样想着,已快爬到山顶了,路牌上讲,这个地方叫白牛城,方圆3.8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1800米不等,四面皆为绝壁,陡如城墙,唯南北有狭窄的石缝与外界相通,状若城门。各城门附近均有孤峰耸立,如守城的将军。站在西观景台上,只见大山壁立,异峰如塑,一齐向一个方向倾斜,好像士兵在接受检阅,又像它们在向天神朝拜,山间青雾缭绕,青松杜鹃披围,一个个山头又像围着青巾低头不语的少女。

这么高险的山,这么怪异的石,怎能没有一点神话,尤其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路碑上讲,这个地方说是天宫中的神牛白牛,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囚禁在此天然城池中,故名白牛城。

啊,白牛在哪儿?在山中我们一起抬眼寻找,同行的大姐指着一处山头说,那不是吗,你看那两个牛角,那不是牛鼻子吗?

 其实大山是自然的杰作,是由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我们可以有很多意会,但大都出于对山神的崇拜。你想啊,千百年来,人们登山,特别是过去,没有太多的防护,人们艰难地攀登上去,或爬攀或匍匐,惊险异常,可以想见古代一定有人掉下山去死伤的,登上去的九死一生,这上得山的人一定把生死都看淡了,也一定把人生都参透了。上得山去,别说为什么神灵,一定想烧炷香为自己祝贺一番,膜拜神灵也是自然的,因为他相信,假如没有神助,怎么能登上这鸟都几乎飞不过去的大山呢?

 我和妻子每次登顶,也都捐钱烧香,除了参佛,至少为天天在这云端之上静心工作的人员做点贡献。

几百年前,有人问和尚云门什么是佛法大意,云门说春来草自青,又问怎么成佛,则曰东山水上行。登山悟惮的人们明白,我们确实应该像自古以来在山上修禅的人,怀有一颗自然之心,平静之心。

下山的时候,有两个年轻人边走边谈,一个非常高兴的说,登上尧山的报晓峰了,尧山终于被我们征服了。听到他们俩的话,我有点不敢苟同。

 大山自有他的神秘,春来草自青,夏临花更艳”“云在青山水在瓶。大山,自然,独立,源源不断,层出不穷,吸引无数圣祖先贤皇家子弟在此蛰居。伏羲之于岘山,炎帝之于桐柏山,老子之于伏牛山,墨子之于尧山,朱允炆之于五垛山,李忱之于坐禅谷,他们都曾弯腰屈膝,匍伏爬攀,登顶这自然中的造化,追求一种宁静,修炼一种禅意。

 继续下山,我们从青龙背徐徐而下。青龙背,天然一道山脊,两边悬崖绝壁,云海茫茫,望之目眩。现在山路早已被钢筋铁架铺设好,但走在上面仍心惊胆颤。依稀能看到岩石上的一条古道逶迤曲折,先人们是如何走过这一段路呢?真有神仙一般胆力和心境。

回到山脚,再次仰望头顶山峰,墨绿的山头掩映于青松翠柏花海云雾之中,一句经诗跌入脑海涛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我知道,我又参了一次禅。  

作 者 简 介

作者:杨鹏霄

杨鹏霄,高中教师,乐于教书育人,喜欢阅读写几笔,最近还喜欢登山,亲近自然。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 郑江涛  刘  娜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团队:赵红俊  范荣振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陈朝晖 肖绍柱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