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散文】唐建军:阳朔行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No.215

 阳朔行

河南内乡   唐建军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2018年的暑期,女儿放假在家。我和老婆商量,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一家人到那里看看。远的地方时间不够用,因为,一不想赶时间,二不想跟团,就想找个近一点的地方放松放松心情。计划来一场不紧不慢的自由行,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阳朔。

安排好时间,在网上订好深圳北至阳朔的高铁票,在小猪短租上订好客栈后就按时启程了。高铁不愧是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不但坐着舒服、干净、安静,速度是真的给力,差不多三个小时就到达阳朔站了。阳朔高铁站到市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叫了一辆车来到客栈。联系客栈老板,老板给了个进门密码就说一切自己搞定。这也正合我意,房间是两房一厅两卫临街,刚装修不久干净、漂亮、舒服很好,正是自由行舒适的休息地方。

阳朔是一个小的城市,街道很窄,双向四车道,人行道也不宽。沿街道两旁是门面房,基本也只有几层楼,高楼大厦很少。房屋大多临街靠山,所以你处处都可以看到山。山在城市中,城市在山中。因此,距离我们住的地方两百米的就有一座山,山中有一溶洞叫碧莲洞。碧莲洞就成为我们的此行的第一站了。阳朔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和峰丛地貌,我觉得叫峰丛地貌更形象。溶洞是这里的特点,洞中的钟乳石千奇百态,象老僧、象观音、象弥勒、象如来虔诚的修仙,普度众生。再换一洞,各种形态又是一变,象猴子、象笨熊、象老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比较大的洞就象一副副山水画卷,有山峰、有湖水、有河流再配上灯光、音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就算我们此行的开胃菜了,希望能有更多的惊喜在后面等着我们了。

人人都说阳朔有一位风姿卓雅的“小家碧玉”,那我们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人称‘小漓江’,常年水质清澈,水流舒缓。河道上建有28道堰坝,没有任何现代建筑,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所以,大家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两人一个竹筏,一名船工一支竹篙一次‘艳遇’在期待中开始。顺水而下竹筏象姑娘的脚步缓缓而行。

河水在微风中荡漾,岸边的竹丛、树木、不知名的植被或高、或低、或密、或疏倒影在水中,让人心旷神怡。勤劳的农民在两岸的土地中耕种着水稻、蔬菜、瓜果一副田园画卷就真实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这不正是向往的生活嘛!座座山峰或远、或近、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单、或群千姿百态,俊秀挺拔处处都是一副副山水画。

慢慢熟络的船工打开了话匣子,原来遇龙河古称‘安乐水’。从前,东海有一条龙,巡游至此,被这里美丽的山水深深的吸引住,就不愿再回东海了。时间长了,慢慢被村民遇到了,就改名叫遇龙河。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不愿意走了。那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山峰,飘香的稻田,青翠的竹丛这大自然的厚爱和馈赠无与伦比,这不就是世外桃源嘛! “ 抓紧了,过堰坝了!”船工一声提醒打断了我的美好思绪。河道上的个个堰坝设计的非常巧妙,落差10~50厘米,即蓄了水,又减缓水流。即滋养着两岸人民,又保持了水土流失,还造就了碧波荡漾河面,成全了这灵秀恬静的“小家碧玉”。

阳朔西街是到过阳朔的每一个人又一个打卡的地方。当夜幕来临时,游荡在西街的每一条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家尽情的吆喝声,各色各样的小吃让人流连忘返,垂涎欲滴。

但是,酒吧街才是西街的主角,每一家酒吧都有自己的特色,驻唱歌手用情专注,诉说着深情的故事。你自己也可以一展歌喉,也许能与你心中的知音相遇。在这里你也许能遇到全世界各国的人,在西街外国友人并不比国人少,他们或她们三三两两悠闲自得逛逛街,或喝着啤酒聊着天,非常惬意。

哦!对了,一定不要忘记好吃的东西。漓江啤酒鱼是这里很有特色一道菜,用漓江中现打上来鲤鱼或草鱼不用去鳞,清除内脏洗净,鱼身两面炸黄捞出。再炒青红椒加入各种调料,用漓江水和当地的漓泉啤酒把已炸黄的鱼放入焖,出锅时加入西红柿,淋上香油就可以了。鲜嫩可口,妙不可言,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一样美食一说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桂林米粉。我们找了一家,说是最地道,历史最早的米粉店,想感受正宗桂林米粉的美味。可是尝完后,我悄悄告诉大家,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嘿嘿!还是现代版的桂林米粉更好吃点。阳朔还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我就不一一说了,留个悬念,你自己来慢慢品尝吧!

终于,重头戏要来了,“大家闺秀”粉墨登场。阳朔兴坪漓江段,一处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许多世界政要,国家领导人,文人墨客,俊男靓女纷至沓来在此留下足迹。四人一个竹筏一名船工,动力航行。

首先,映入眼帘就是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上的大河背秀丽风景。瞬间拨动起大家的情绪,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要留下这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竹筏顺江而下,漓江阳朔段两岸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峰丛地貌。群峰连绵,奇特怪异,万态千姿,青山环列,绿树茂密,竹丛摇曳,山水一色,倒影幢幢,漓江山色之美,美在倒影中。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元帅在此留下了“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的诗句。

继续航行,离画山之南不远,便是黄布滩。岸边七座大小不一的山峰浴水而出,亭亭玉立,与竹丛疏林倒影在嫩绿的江水之中,滴翠如油,撼人心魄。这就是我国人民大会厅的展示厅里挂着的俩幅图其中的一幅的实景地。一幅是代表人文景观的中国万里长城,而另一幅代表自然景观的则是漓江上的黄布倒影。在这里找不到太确切的词汇来形容,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都不过分。目不暇接是最真实的感觉,相机、手机的内存不够是最现实的情况。

“注意了,前面就要到漓江边最著名的景观------九马画山了。谁看出的马匹越多越聪明,能见九匹状元郎,能见七匹中榜眼。”船工继续说: “据传说,敬爱的周总理和陈毅元帅经过这里,周总理看出九匹,陈毅元帅看出七匹。”九马画山实际叫九马画壁,五峰连属,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削壁临江,高宽百余米的石壁上青绿黄白,浓淡相间,纹络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清代诗人徐沄在此留下了:“自古山如画,如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这里曾留下了许多许多的传说,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句,更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感叹和震撼。大家争相辨识着,拍摄着,嘻嘻哈哈玩笑着。

竹筏也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调转舟头开始回程。一种更神奇景象出现了。也许是逆流的缘故吧,阳光撒在江面上,江面上波光粼粼,象无数的钻石闪闪发光。山倒影着水,水映照着山。竹筏江中游,人在竹筏中。江河变银河,人间有天河。

还有太多可爱美丽的地方没有去,虽然依依不舍无限流连,但也要结束阳朔之行了,等下次再来欣赏她的靓影吧!

        

作 者 简 介

作者:唐建军

唐建军,  男 , 汉族 。 微信名:隈瑭 ,河南内乡人,现居深圳,文学爱好者。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郑江涛  刘  娜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团队:赵红俊 范荣振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陈朝晖 肖绍柱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