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人物】苏小白:李佩甫先生印象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No.298

李佩甫先生印象

 洛杉矶   苏小白


李佩甫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所著《羊的门》与《金屋》激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是无可估量的。目前,他的作品被翻译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先生的一些作品,我是上初中时候都已耳熟能详的,然而先生本人却是迟迟无缘拜见。

说来也巧,去年十二月份的一天,与文友德生君和刘学林先生小聚,席上谈起李先生的《羊的门》。我对刘先生说,很想拜见一下李佩甫先生。刘学林先生是省文联秘书长,平常与李先生过往甚密,便打李先生电话,却总也要不通。刘学林先生笑了说,佩甫现在正写长篇,与外界基本断了联系。其时,我很是失望,但一想起不久就要得见先生新的长篇大作,遗憾的心也得到了些许慰藉。聚罢,德生君见我有些怅然,就又要电话,可巧儿李先生手机此时正好开了。德生君与李先生是熟知,当得知李先生在家里,我们便驱车前去拜访。
大老远德生君就说,看看李先生在那里等我们呢。


透过车窗,我看见先生瘦高的个子,正伫立在寒风里朝我们招手。我们下了车,德生兄向李先生介绍我。先生却先伸出手来,我们紧紧握住了。这样平和的一位长者,根本就没有想象的那种大家的架子,我心里充满了暖意。先生让我们到他的房里,给我们彻茶,还一个劲儿问德生君和我爱喝什么茶叶,并亲自将茶放到我们旁边的茶几上。这时,我注意了一下先生:瘦削的脸庞、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目光从镜片里穿出来,闪电一样,能彻亮内心。就是这双眼睛将中国的农村现状看得入木三分,剥离得透透彻彻。先生与德生君随意聊些话题。我拿出准备好的拙作《妩媚山寨》送于先生,想抽时当面聆听先生的一些教诲。谁知先生微笑的双手接过,还说了句:“好好,我要好好学习学习。”这时,我似乎明白了李先生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文学成就,虚怀若谷,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吧。谈了一些当下文坛上的碎事,我们怕耽误先生太多时间,起身告退。临走时,先生进书屋拿书送我们,是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城市白皮书》。

以后,有事无事,与先生通个电话,相互问候一下。

在我准备出散文集子《屐痕青青》时,很想请先生做个序,又恐先生正做长篇,给先生平添麻烦。也就放下了。文友却来劝说,还是请先生做个序吧。其时,采访任务正是繁重,实在难于成行,便叫司机怀揣书稿,到郑访李先生求序。实在担心先生怪我无礼,惴惴时,先生却来电话说,序已写成,并已寄出。此时,我很是愧疚。想抽时到郑,一定当面向先生道歉,请先生愿谅我的不敬与唐突。机会来了,省文学院要办高级作家研修班,我是其中一学员,而先生其时正任文学院院长。出发前,就给自己说,到文学院一定先找先生当面向先生道歉。谁知,一进文学院门,刚好碰见先生上楼。他见我来了,笑容满面的拍着我的肩膀,说,来报到哩?我刚要说道歉话,李先生问,定着导师了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推荐并让我师从田中禾先生。

学员皆是省作协会员,四十来个,来自全省各地,大部分吃住在学院楼。
我与德生君住一室。一天晚上,我与德生君刚刚洗过,躺在床上看书,“笃、笃、笃”有敲门声。我踢拉着拖鞋过去开门,是李老师啊!这么晚了,李先生亲自来看我们,德生君和我都很兴奋。李先生从兜里掏出烟让我们吸。还说,开学好久了,一直忙没来看看你们俩,真是对不住。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当时五味杂陈,后来,我们就谈起了写作。李先生说,写作如下棋,要想进步快就要勇于找高手下,那么多世界名家见不到怎么办,读他们的书,还说,做事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与耐性。谈到很晚了,先生要回去,我们要去外送送他,他却连连摆手,你们该休息了,明天还上课。一转身,便快速下了楼,没等我们换好鞋子。

                  

李佩甫简介

李佩甫 ,国家一级作家。1953年10月生,河南许昌人。1979年参加工作,1984年毕业于河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共党员,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金屋》《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生命册》等。《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选集《中国当代作家选集·李佩甫卷》,中篇小说《无边无际的早晨》、《黑蜻蜓》,另有电视连续剧、电影剧本等共400余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一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部分作品曾翻译到美国、日本、韩国等。

作 者 简 介

作者:苏小白

苏小白,七十年代生人,出生于河南禹州,祖籍北京。先后于河南文学院、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学习,曾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先生和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曾在《人民日报》《诗歌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500余篇(首);先后出版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研红文集共十余部。现居美国洛杉矶,为典籍出版社特邀总策划师。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郑江涛  刘  娜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团队:赵红俊 范荣振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陈朝晖 肖绍柱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