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为什么会下罪己诏?

 木每时光 2020-07-14

在古代的时候,一旦国家有喜事或者是新皇帝登基的时候,皇帝都会下诏大赦天下。但是同样的如果有天灾人祸或者是国家出现问题时候,皇帝通常也会自我反省或者被迫反省检讨过失,也就是“罪己诏”。

罪己诏,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反省、检讨,也可以说是帝王巩固政权、安抚人心的一个手段。“罪己诏”本来是帝王们改错的好机会,但是大部分的帝王有的是被迫下“罪己诏”,也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当时的局面,并不是说要改正,久而久之,“罪己诏”就变成了挡箭牌,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罪己诏”一般都是在天灾造成灾难或者说政权危难之时才会下诏。我们都知道古代人都比较迷信,帝王们为了安抚百姓,一般都会下“罪己诏”,比如明末天启六年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的大爆炸,伤亡人数上万,明熹宗朱由校平时不怎么管理政务,所以认为自己的行为触怒上天,逼不得已下了一道罪己诏。再比如唐玄宗时期,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了稳定政权不得已下罪己诏,说自己昏庸宠信杨贵妃兄弟杨国忠,致使朝政荒废等等。

所以当国家出现问题时,皇帝都会下“罪己诏”,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悔过反省。当然有些帝王是迫不得已才下的诏书,而有的帝王是真心下诏的。比如汉武帝晚年因追求长生不老,崇信方术,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和卫皇后,使得数万人受到株连,而且因为连年征战使得民不聊生。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最终下了“轮台罪己诏”,并且在诏书中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以及该如何改正。


  

在古代皇帝是掌权者,掌握每个人的生死,没有人可以约束他,让皇帝下“罪己诏”其实就是让他低头认错,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帝王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下“罪己诏”,但是汉武帝以及真心反思自己的帝王实属难得。

古代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尚且可以下“罪己诏”来反思自己,更何况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呢?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仅不改正而且还不停的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那么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是一败涂地。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反思自己,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