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82岁,位列全国第一,首次超过上海0.16岁,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0.95岁。 人均期望寿命,是指某一地区新出生人口未来存活年龄的平均值,反映该地区整体健康水平。 2019年度,苏州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83.82岁,其中男性81.61岁,女性86.03岁。2019年度较2018年度(83.54岁)增长0.28岁。 近年来,苏州市公共医疗中心、苏大附一院总院、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科技城医院相继投入使用;市政府针对苏州医疗卫生资源历史欠账较多,存在的空间型、功能型、发展型、基层型短板,出台了《苏州市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123”方案》,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大布局。 针对影响市民主要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苏州陆续出台实施了健康市民、健康城市、健康卫士、健康场所、健康市民倍增系列“531”行动计划,重塑医疗卫生服务流程,集聚医疗预防资源,实现医疗卫生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苏州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省级综合医改试点,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健康惠民”医改之路。省内率先实施公立医院医药价格“零差价”综合改革、率先建立区域智能处方审核系统、率先规范量化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具体指标、创新推出了家庭诊疗价格目录。 国务院医改办将苏州市现代卫生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列为医改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明显。苏州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健康城市联盟授予“杰出健康城市奖”和“健康城市建设先驱奖”,累计获得32项国际健康城市奖项。 健康苏州建设案例入选国家健康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获评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占全国总数的21.05%。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