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夜,她看着姐姐和妈妈在后院埋了一个人……

 为什么73 2020-07-14

这起诡异的案件背后,谁才是真正犯错的人?

本文约5600字,阅读时间约11分钟

故事要从一个漂亮的高中女生说起,她的名字叫安久。

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帮妈妈跑腿买东西,结果在半路被一个男同学拦下了,二人不久前在学校的夏令营上刚见过面。

安久疑惑地看着男生,想不出对方拦下自己的理由。

男生的嘴角露出一丝诡笑:“有个东西想给你看看。”说着,他掏出了手机,将屏幕转向安久。

手机上正在播放一段视频:浴室里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长发女子背对着镜头,正在脱衣服准备洗澡……

安久看到这个画面后浑身发抖,但她又不敢叫喊,只好捂住嘴巴,她认出视频里的人就是自己!

“如果不想视频传出去,今晚在你家仓库见。”男生在安久的耳边低语后,坏笑着离开了。

不知所措的安久仿佛遭遇了晴天霹雳,她很清楚男生的话意味着什么……

安久会怎么做?那个行为不轨的男生又是谁?

一起走进今天海苔给大家带来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解锁后续剧情吧~这部剧也是国产电影《误杀》的原版哦。

骚扰安久的男生叫萨姆,也是一名高中生。他平日里仗着父亲是印度政府高官,母亲是警察长,整天纸醉金迷、不务正业,总是骚扰其他女生。

那天萨姆离开后,安久精神恍惚地回到了家。怀有心事的她连晚饭都没有吃,在妈妈的再三询问下,安久终于道出了之前发生的事。

那天是2号,一个注定要让安久一家忘不了的日子。

夜幕很快降临了,天空下起了雨。安久家的仓库外果然出现了萨姆的身影,他撑着一把黄色的伞,目光直盯着仓库门口的安久。

昏暗灯光打在安久惨白的脸上,她不安地绞着手指,看着萨姆慢慢逼近。

想到这个漂亮的女孩很快也将臣服于自己了,萨姆很兴奋。

但他刚想图谋不轨,仓库里的灯亮了,安久的妈妈走了出来。但萨姆却丝毫没有慌张,反而又一次拿出手机、点开视频,甚至对安久的妈妈也出言不逊,他认为自己也能让这个成年女性臣服。

一旁的安久看着嚣张的萨姆,突然下定了决心。她操起了角落里的一根铁棍,毫不犹豫地砸向了他。萨姆倒地后安久还没有停手,她转头就将萨姆的手机砸了个粉碎——那是她噩梦的源头。

做完这些,安久颓然地蹲在了地上,双目失神。

“安久,安久,他没有呼吸了!”妈妈的声音将她又拉回了现实。

终于,安久反应了过来:她杀人了!现在怎么办?

经历了短暂的沉默后,妈妈也下定了决心:找地方埋尸,掩藏真相。

母女俩商讨后决定将尸体埋进自家后院,但雨越下越大,后院的泥地变得泥泞不堪,想要移动尸体、挖坑掩埋变得难上加难,因此母女俩也开始手忙脚乱。

她们甚至没有注意到,那晚的整个过程被安久的妹妹目睹了……

直到隔天早上,安久的父亲维杰才回到家,那时已经是3号了。

心力交瘁的母女俩,第一时间将家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而维杰深知当地警方荒唐迂腐,所以决定一起掩藏真相。

而要做到这一点,维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首先重新检查了母女俩埋尸的地点和自家的仓库,当维杰看到遗落在地上的萨姆的手机卡时,突然灵光乍现……不久后,一个瞒天过海的计划便在他脑中成形。

维杰交代好妻女不要出门,然后拿走了萨姆的手机卡和车钥匙,开着萨姆停在附近的车,出门了。

他回来时,萨姆的手机卡和车子都被处理了,而就在第二天,也就是4号,维杰带上家人前往帕纳吉小镇游玩了。一路上,他的妻女们都心事重重,只有维杰非常轻松,似乎已经将所有事情彻底忘记了。

他们一家在帕纳吉呆了两天,归家途中突然下起了暴雨,维杰又以淋雨受寒为由给两个女儿请了两天病假。

做完这些之后,维杰的计划终于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萨姆的父母已经发现儿子失踪了。他不仅不接电话,而且一连几天都不见人影。萨姆的妈妈梅拉是当地的警察长,她命人立刻调查儿子的下落。

开始调查没多久,有人声称在水潭里发现了萨姆的车,但车里空无一人。多年的查案经验告诉梅拉,儿子很有可能被绑架或者遇害了。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梅拉还发现萨姆手机的最后一次通话记录是在2号的晚上,随后他手机的定位就开始不断移动,显示的手机型号也已悄然改变。

因为当地经济落后,信号网络没有覆盖完全,萨姆手机的一些定位地点根本查不到监控,调查陷入了僵局。

但警局的一个警察在看到萨姆汽车的照片时,提供了一个新线索:那是在3号的早晨,他见到过这辆车,当时他的一个熟人正进入车子的驾驶室,那个人就是维杰。

因为私下和维杰有恩怨,这名警察甚至一口咬定,维杰就是凶手。

这个猜测很快传到了梅拉的耳朵里,她立即对维杰一家进行了调查。

面对警方的盘问,维杰一直应答自如。他声称萨姆刚失踪的那两天,也就是2号和3号,他们一家都在帕纳吉度假,2号去听经、住旅店,3号去餐厅吃饭然后看电影,随后维杰还拿出了一家人的消费小票。

这可算是确凿的不在场证明了,但前面我们也知道了,3号那天维杰一家根本没有出门,这小票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维杰一家,其实梅拉早已产生了怀疑,她觉得这家人严丝合缝的口供很不正常,他们四人所陈述的细节和关键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就连最年幼的小女儿也是一样。就像一家人背诵了同样的口供。

面对这一情况,梅拉决定深入调查口供的真实性:“把2-3号跟他们接触过的人都找来,就能知道他们有没有撒谎。”

依照维杰一家的口供,警方传唤了他们那两天接触过的所有人,以及平日跟维杰很亲近的同事和朋友,结果让他们非常失望。

他的朋友们这样说:“维杰说过他2号和家人一起去听经,回来还跟我们聊起了大师讲的内容。”为此梅拉致电了讲经的大师,证明维杰转述的正是2号所讲的内容。

而和他们接触过的旅馆登记员、餐厅老板、电影放映员以及公交车售票员,居然都因为维杰一家一些比较特别的行为,对他们印象深刻。

其中,一名公交车售票员还回想起了一个特殊细节:“快发车时,维杰曾下车去银行取了钱。”

任何东西都可以造假,但实时监控不能,警方火速调来了3号那家银行的监控录像。

结果发现维杰真的出现在了画面里,他甚至还抬头看了一眼摄像头。

这一切都证明了维杰一家的不在场证明无懈可击,警局的大部分同僚也都偏向维杰一家和萨姆的失踪没有联系,但梅拉依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梅拉表示:这家人的口供太完美了,并且非常精确,就像被计划好的一样。

正当众人沉默不语时,讲经的大师再次打来了电话,他告诉梅拉自己的讲经大会可能有录音版在售卖。而这个信息,让梅拉为之一振,一个大胆的假设忽然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也许维杰一家的确去过帕纳吉,也去了供词里说的地方、做了那些事,不过他们不是2-3号去的,而是晚些日子才去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那些人对维杰一家留有印象。而维杰要做的就是偷换掉这些人的记忆,让他们记错时间。

这里小编要插句嘴,《误杀瞒天记》又名《视觉》,而这个版本的译名其实很好的剧透了维杰瞒天过海的手段,他热爱看电影,又非常聪明,于是巧妙地利用普通人的视觉记忆强于时间记忆这一生理规律,伪造并重塑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通常只会记得看见了什么东西,而对于时间等数字类信息却不太敏感,因为大脑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由此可能会造成很多假象,而一旦人们的内心接受了这种假象,就很难再改变,这同样也是魔术的原理

维杰所做的就是为那些证人设定一个人造的假象。

那么维杰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重新梳理发生过的一切,就能彻底明白了。

那天他处理完萨姆的汽车后,就立刻出发去了帕纳吉,一个人去了餐厅、电影院,获得了当天的小票和电影票。他甚至还掐点进入过银行取钱,留下了一段影像。

这是维杰已经完成的第一步:获取物证。

当他们一家4-5号抵达帕纳吉时,只需完全重复维杰走过的行程即可,在这个过程中,维杰故意让家人给服务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5号乘坐公交车回家那天,维杰在发车前借故下车取钱,他要重演自己3号的取钱行踪,但那天他并没有进入银行。

物证有了,还需要人证。

于是维杰一家在警方传唤证人的前几天,重新启程又去了一趟帕纳吉,他们装作不经意地和各个可能被传唤的证人相遇,然后维杰夫妻俩通过唱双簧,暗示他们曾经在2或3号见过。

所以当警方问起那些证人时,他们理所应当地说出了第二次与维杰一家见面时被暗示的内容:维杰一家第一次去帕纳吉就是2-3号。如此一来,维杰可算是完美地洗脱了一家人的嫌疑。

可惜,这些只是梅拉的猜测,她没有任何实际证据指控维杰一家,眼下还剩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承认,这对于手握大权的梅拉来说不是难事,她很快便下令逮捕了他们。

但梅拉绝对想不到,其实维杰也早有准备。当他们一家再次被捕时,维杰的小舅子给媒体打了通电话。

……

警局。

维杰一家遭到了刑讯逼供,一个警察先后对维杰夫妻以及安久大打出手,但都没有收获。

而这时,萨姆电话的最后一通联系人找到了,他是萨姆的同学。这个学生很快说出了萨姆偷拍安久裸照的事情,而这除了让梅拉意识到萨姆的胡作非为,同时也更加确信儿子的失踪一定和维杰一家有关。她确信自己不择手段也要得到真相。

而负责逼供的警察已经将黑手伸向了年幼的小女儿,因为年纪小,经不住吓,当她被警察一巴掌扇倒在地时,和盘托出了真相,说出了那晚她目睹母亲和姐姐埋尸的事情。

终于得到线索后,梅拉便不顾一切地带上手下赶往了维杰的家,下令挖掘后院。而与此同时,维杰小舅子叫来的媒体也蜂拥而至。

维杰家的后院。

雨后的土地有些泥泞,现场气氛十分紧张。警方经过不断挖掘,终于挖出了一个包裹着不明物体的麻袋,与此同时,尸体独有的恶臭味也弥漫在空气中。

众人纷纷捂紧口鼻,屏气凝神地等待着结果,警方打开麻袋后,看到的竟是一具狗的尸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梅拉不知该喜或悲。而警局大动干戈挖狗尸的行为,很快点燃了民众的怒火,他们这时也已经得知梅拉身为警察署的领导人,竟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对普通市民实施刑讯逼供。

当地的警民关系本就紧张,媒体广泛报道后,梅拉及参与办案的警察全部被撤职或调离岗位。

而这时,维杰一家终于获得了平静。

萨姆的尸体去哪了?埋尸点的狗尸又是怎么回事?

事后,维杰向妻子坦言,他预料到小女儿可能招受不住警方的拷问,会吐露真相,所以在3号晚上,他就连夜将萨姆的尸体转移走了,并埋进了一具狗尸。至于尸体在哪里,他选择一个人保守这个秘密。

当地的警察署,一栋拔地而起的新大楼就要完工了,谁也想不到维杰的那个秘密,正随着凝固成型的水泥地基一起,不见天日。

另一边,梅拉的撤职也影响了丈夫的事业,夫妻俩的生活已经不复往日的风光。

更扎心的是,他们现在已经无从了解儿子真正的下落,于是他们又找上了维杰。但这次这对夫妇都没有再咄咄逼人,而是主动承认了自己教子无方,为儿子犯下的错诚恳致歉,并恳求维杰告知他们萨姆是否还在人世。

同样身为人父亲的维杰对此也深感内疚,说了下面这段话,这也是小编感触最深的一段台词。

“很抱歉。我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是我的全部世界。直到有一天,来了个不速之客,他试图破坏我的世界。

“我们阻止他,乞求他,但他却一意孤行,结果酿成了悲剧……我们送走了不速之客,去了一个不能回来的地方。

“我们给你们带来了痛苦,我想说无数次对不起……但那一刻我分不清对错。”

虽然维杰没有明说,但萨姆的父母也知晓了话里的意思,他们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

看到这里,小编不禁想问,这两个家庭间的悲剧,究其根本到底是谁做错了呢?

是肆意放纵儿子终酿惨剧的萨姆夫妇?还是埋尸灭迹的维杰夫妇?毋庸置疑,身为父母的他们都有错,而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为孩子犯下的错埋了单。

很多人说《误杀瞒天记》最后是维杰一家赢了,但在小编看来,这件凶案本就没有输赢之分,维杰一家也许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他们的下半生,可能都会因为那个雨夜的噩梦被惊醒,甚至他家两个女儿的心中也已经被种下了恶的种子……

抛开悬疑反转神片的标签,这部电影真正带给小编的思考,来自于如何教育犯了错的孩子?

这其实要分为几步走:

1、让孩子认识错了什么,知道对是怎样的;

2、教孩子补救自己的错,避免发生更坏的后果;

3、帮助孩子总结自己的错,杜绝下一次再犯错。

但在国人旧的教育理念中,这一块的做法一直是比较模糊,甚至是简单粗暴的。

有的长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孩子犯错,一律打骂处理就能让孩子学乖,但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叛逆,并且也习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有的长辈和萨姆夫妇一样纵容孩子,他们一犯错就找借口,比如“跌倒了怪地面”“撞到了怪障碍物”等,这样教育出的孩子也许会没有担当,不会分析自己的错;

还有的长辈就是为孩子掩盖错误的那一类,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和维杰父母一样,其实知道孩子错了,但不愿让孩子承担后果,而这样被养大的孩子,很大可能以后还是会不断犯错,因为他们不用承担后果。

而小编以为,一个孩子从出生时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他们需要的是大人的沟通和倾听,他们本可以理解对和错,同时也应该知道自己不同的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只有他们知晓了这一切因果,以后犯的错才会减少啊。

所以熊孩子不能被“年纪小、不懂事”的头衔惯着,父母也不该只想着为了孩子背锅,不考虑解决问题。诚然,正如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真是太可怕了。”

但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如何做好父母,在父母陪伴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是在共同成长的。如果你不想养出熊孩子,首先要做的大概就是别做一个熊家长吧。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记得为本文来个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互动话题:你觉得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好的相处状态是哪样的?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

最后,插播一条福利名单公布,恭喜以下3位幸运儿

柚稚.、赵朋超、eiri223(微信名)

感谢你们参与《遗忘者》的豆瓣书评打分,赶紧联系小编领取礼物吧~

(微信号:mysteryclub/mysteryclub2,择其一联系即可)

注意!《遗忘者》书评有奖现在还在继续,活动截止日期:8月1日

在此期间,我们每周会抽取3名幸运读者,送出老秦签名礼物~

具体参与方法请看说明:

1.打开豆瓣-找到《遗忘者》,点击写书评、打分、评论并提交;

2.截图发圈,并确保发圈时@小编微信,即视为参与活动成功啦~

赶紧动动小手,为老秦的遗忘者打Call吧~下一个幸运儿,我猜一定是你~

本期主稿:海苔;编辑:鲁鲁修;质检:阿丁;排版:CC;题图:鲁鲁修

参考资料:电影《误杀瞒天记》

题图&配图均来源:《误杀瞒天记》.豆瓣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