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初期授衔上将57名,这十名上将最能打仗

 天地史话 2020-07-14

57名开国上将都是战功赫赫,在不同战场建功立业,以下十位最能打仗。

1、王建安

1908年生,湖北省红安县人。

1926年冬,参加农民协会和赤卫队。1928年参加红军,参加杨家寨、杨平口、花园、四姑墩、新洲等战斗,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任第10师28团副团长,参加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他善于组织部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被称为“军政双全”的指挥员。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1942年8月,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5年率部连续攻克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新泰等城镇,并协同兄弟部队解放章丘和临沂城。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参加山东讨逆战役、胶济路反击战和平安、鲁南等战役。1947年5月13日,率八纵打退敌整编第八十三师,夺取桃花山、磊石山等要点,割裂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与整编第八十三师的联系。接着,指挥攻占万泉山,破敌突围希望。15日13时,总攻开始,王建安赶赴最前线,指挥八纵展开突击。盂良崮及其周围山峰陡峭,敌人依险固守。八纵每前进一步,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争夺。整编第七十四师又数次向八纵方向突围,结果均未成功。16日上午,陈毅亲自给王建安打电话,要他迅速拿下孟良崮东南约一千米的芦山顶。王建安立即组织一个营实施突击,指战员硬是用刺刀杀开了一条血路。至当日17时,整编七十四师被歼灭,蒋介石哀叹这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是“无可补偿的损失”。

1952年9月,在抗美援朝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总结推广小部队活动的经验,集小胜多胜为大胜,以消灭敌之有生力量。

2、韩先楚

1913年生,湖北省红安县人。

1930年10月,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1934年,红25军长征中,多次担负冲锋突击、破阵歼敌、夺关开路、堵截追兵的战斗任务,几次在危急情况下,掩护军主力和军领导脱离险境。1934年11月独树镇战斗,一战成名。

1937年8月,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1939年,344旅代旅长。

1946年2月,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10月,新开岭战役,率纵队第10师从200里外日夜兼程赶回,力主下达战役决心。1947年1月-2月间,率4纵向敌守备重点宽甸、桓仁、凤城、赛马集地区及安(东)沈(阳)铁路两侧实行远程奔袭,作战50多次,拔掉敌据点40多个,歼敌6000余人。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冒着丧师琼州海峡的极大风险,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

1952年7月-1953年4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

3、叶飞

1914年生,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生于菲律宾奎松省。

1928年年底,离校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33年,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1934年3月,成立红军闽东独立师,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9年5月,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6月指挥夜袭浒墅关车站,使宁沪铁路线一度中断。7月下旬突袭上海虹桥日军机场,烧毁敌机4架。1944年,指挥车桥战役,以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伪军近千人,打通了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

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收复泰安、大汶口,参加胶济路反击战和宿北、鲁南战役。1947年2月,任华东第1纵队司令员,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重要战役。

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率部解放丹阳、常州、无锡和苏州。5月参加上海战役后,率10兵团进军福建,先后发起福州、漳(州)厦(门)战役。8月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

4、陈锡联

1915年生,湖北红安县人。

1929年,参加红军第11军。1933年,任红30军第88师263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4军第10师副师长、第1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川陕苏区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

抗日战,任八路军769团团长。1937年10月,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后率部参加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1938年起,任第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

1946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司令员,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诸战役。1947年参加进军大别山战役,率3纵跨过陇海路,越过黄泛区,以交替前进的部署,率先抢渡淮河,到达大别山北麓,半个月解放宛西9个县城及大片地区,打开宛西新局面。

1947年4月在豫北战役中,采取避其锋芒、诱其深入、陷其孤立,然后聚而歼之的战法,全歼国民党军第2快速纵队,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歼灭一个机械化旅的范例。淮海战役开始后,率中原野战军第1、第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组成西线集团,受命攻占宿县。

1949年2月,参加渡江战役,突破江防防线后截断浙赣线,迂回大西南,歼灭宋希濂集团,攻占国民党“陪都”重庆,兼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

五、陈士榘

1909年生,湖北省荆门市人。

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起,任排长、第3纵队副大队长、第34师参谋长,军团教导营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与指挥温坊战斗,歼国民党军4000余人。1935年,任红4师参谋长,红30军参谋长、代理军长。

抗日战争,任第343旅参谋长。在广阳战斗中,率部巧妙设伏,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首次抓获日军战俘。1940年,任第115师参谋长。

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在孟良崮战役中,协助陈毅、粟裕南引北调,一举歼灭第74师。后率西线兵团转战鲁西南,挺进中原,调动和分散了国民党军,保证了刘邓大军完成战略展开。

1948年,一举攻克洛阳,扫除了陇海线上的一大障碍。豫东战役中,促成“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正确方针,获得歼国民党军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淮海战役,率第6、9、11纵队越过陇海路,以每天140里路的速度急行军,在南路配合粟裕、张震指挥北路第4、8、13纵队,合围并歼灭黄伯韬兵团于碾庄坪。在战役第三阶段,因粟裕疲劳过度病倒,他代行指挥,获得歼敌25万余人的最后胜利。

六、杨勇

1913年生,湖南浏阳县人。

1927年,加入青年团,随浏阳农军攻打长沙。1930年,参加红三军团第八军,历任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大队长,连副政委、政委,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处处长等职。

1934年长征中,参加了在全县、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的战斗。到达陕北后,任第1军团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任八路军686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汾离公路伏击战。1939年,任第343旅旅长。1945年,攻克南乐、东平、阳谷等县城,歼灭日军万余。

1945年11月,任晋鲁豫军区七纵司令员,纵横于晋、鲁、豫战场。在巨野、定陶、鄄南三战役中和兄弟部队一起,歼国民党军队整编第三师和四十一师、四十七师各一个旅。

1947年,率部参加豫北攻势。在鲁西南战役,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一举攻克郓城,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受到通报表彰。率部参加进军大别山,组织指挥高山铺战役,所部因战绩突出,被野战军记大功一次。

1949年,任5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直出浙赣线,解放衢州、景德镇、上饶等20余座城镇。11月进军西南,解放贵州,参加成都战役。

七、杨成武

1914年生,福建省长汀县人。

1929年1月,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参加了吴起镇战役、直罗镇战役后,任红一师政委。

1937年,任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在华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由17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

1939年11月,在黄土岭战斗中,杨成武指挥部队乘夜展开,利用太行山北部群山中一座岬口,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日军混成第二旅团包围,压缩在一条长约二三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200多辆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无数弹药,还生俘了十几个日本兵;战斗中,日军统帅阿部规秀中将被击毙。

抗日后,任冀中纵队司令员。1948年11月,率领第三兵团进军绥远,解放集宁、包头后,回师参加平津战役。

抗美援朝文登川之战,二十兵团在仓猝接防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粉碎了美军以坦克为支撑,步、坦、空、炮协同的进攻,第六十七军3天共歼敌1.7万多人,重创了侵朝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

八、杨得志

1911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武装。1932年,任红1军团第1师1团团长。曾奉命率红1团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国民党军队3个师的轮番进攻,受到总部的表彰,并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

长征中,率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曾指挥红1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国民党守军;继又组织“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

1937年,任八路军685团团长。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长和代理旅长。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组织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以“掏老窝”的战法,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同时组织部队和群众进行生产自救,战胜天灾人祸,巩固和扩大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1纵司令员,参加了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1947年,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1948年,率华北第2兵团围困、攻克新保安,全歼守敌“王牌”第35军另2个师。

1949年,进军西北,参加陇东追击战和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战役。

九、刘亚楼

1910年生,福建省武平县人。

1926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曾联络48名热血青年成立“铁血团”。1929年,在闽西游击队任班长、排长。因其胆大心细、完成任务出色,得“精灵兵”美称。1930年起,任第12师35团政治委员,第11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长征中,与师长陈光率部担任前卫,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参加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等战役战斗。

1939年至1945年在苏联进修,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军中实习,并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地区,对日军作战。

1946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着力加强司令部机关的基本建设,举办参谋训练队,翻译《红军参谋业务条令》,培养和提高参谋人员的业务能力,并组建测绘学校,训练绘制军用地图的专门人才。同时参与组织指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战前,多方收集、分析敌情,亲临第一线选择主攻方向,并根据平津前线总前委的意图,提出“东西对打、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1949年4月,率领第14兵团进军中南。

十、邓华

1910年生 ,湖南郴县人。

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第7师政治部组织干事。1930年起,任红12军教导队、第1纵队3支队、第36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红1师政治委员、红2师政治委员。

1937年,任115师独立团政委。1940年,领导组建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5年,东北任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1946年,率部先后参加秀水河子战斗和四平保卫战。1947年,在东北秋季攻势作战中,率7纵主动出击,17天内连克法库、彰武、新立屯、阜新、新邱5城,歼敌3个师,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9年,率领第15兵团参加湘赣、广东战役。1950年,组织指挥海南岛战役,以两个军的兵力乘木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突破并摧毁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

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1953年7月,在著名的金城反击战胜利后,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附57名上将排名:

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一个品茶知识的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