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那些“土玩具”,你还记得吗?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儿子的玩具数不胜数,遥控赛车、轨道火车、冲锋枪、变形金刚、奥特曼,那真是应有尽有。前年我们搬家,他的玩具竟然整理出了满满一大箱子。

我儿时可没有这么多高级玩具,在那时,拥有一个一捏就能响的塑料娃娃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有时,我会想:和儿子相比,我的童年是有缺憾的童年!  

可是,我有很多自制的“土玩具”。


最早的玩具应该是泥巴。村头的河堰边,有软硬适中的“塘泥”,适合捏制各种物品。能干的男孩子能捏出汽车、坦克,手巧的女孩子能捏出泥娃娃。我是属于手拙的,捏啥啥不成,最后只好胡乱捏个泥碗了事。这样的泥碗把碗底弄得薄而不烂,可以和小伙伴用来比赛——碗口朝下使劲摔下去,谁的响声大谁就赢。


最简单的玩具是长短适中的绳子或线头,两头一打结就能用来翻绳玩。有时找不到绳子我会把奶奶线坨子上捻的线扯下来一段。玩具虽简单,也能翻出很多花样,有驴槽、梯子、乱劈柴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循环往复,一直翻下去。


对我来说,最复杂的玩具是鸡毛毽子。毽子需要的材料有铜钱、碎布、鹅毛管、针线、鸡毛。我针线活不行,缝个毽子都能把手戳破。印象中比较难搞定的是鸡毛,因为村里很少有人杀公鸡。谁家若杀了只公鸡,鸡毛会很快被女孩子们一抢而光。有时,实在没鸡毛,我们甚至会追赶公鸡,“围追堵截”,愣是给它拔毛。


最大众的是“纸宝”,就是把纸折成元宝样。比较精美的当然是厚实漂亮的好纸折叠的“宝”,堪称“宝中宝”。“纸宝”只藏着当然没意思,不少孩子都用来比赛砸“宝”——把人家的“宝”砸翻了就能赢。有一次邻居二蛋和大纲玩砸“宝”,结果,二蛋一口袋的“宝”全部被大纲赢走。摸着空空的口袋,二蛋放声大哭,见他那没出息样,大纲生气地把“宝”又摔给了他——输不起,以后就不要来!


最实用的是纸扇子。儿时家家户户都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听都没听过。家里的麦秸扇和大蒲扇当然可以扇风,但是上学时带个大扇子总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就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把纸折成扇子。这样的扇子虽然简陋,扇起来风不大,但毕竟比没有强。有比较有才的同学还在纸上题字画画,那就更是像模像样的纸扇了。


最诗意的玩具是纸船。我喜欢叠纸船,我会把纸船放在家里的水盆里,看着它悠悠飘。可是水盆的空间太小,纸船没有多少前行的余地。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去村后池塘放纸船。我把纸船轻轻放进水中,风吹着,水托着,小纸船慢慢飘着。我想象着我的小船飘过池塘、飘过小河,一直飘到遥远的海边。有时, 我还会在小船上写上我的名字,想象着有一个人捡到了它……小小的我也是个诗人呢。长大了,读冰心的《纸船》,我就会想到童年时我的那些小纸船。

还有纸飞机、沙包、铁环……

我那些自制的“土玩具”,虽然土里土气,可是它们一样丰富了我的童年。儿子的玩具虽然多,但没有一件是自制的。我想:没有自制的“土”玩具的童年,也是有缺憾的童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