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故乡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陈晓侠

久居小城镇,虽然没有像大都市举目皆水泥森林高楼大厦,但是这里也被钢筋混凝土包了个严严实实,想找一块裸露的土地接接地气,也是非常难的。

终于放暑假了,于是打点行装,不带老公,不带孩子,只身一人,长途跋涉,几经辗转,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不自觉地眯起眼深吸一口气,充满了草木的香气和泥土的气息,顿觉心旷神怡,熨帖安然。


早上醒来,不需要一骨碌爬起来去买菜,不需要慌慌忙忙赶着去上班,不需要硬着头皮去上课,不需要开会、写教案、改作业、不需要按时吃饭、睡觉、锻炼身体;就躺在床上,静静地听布谷鸟“布谷、布谷”、喜鹊叽叽喳喳、斑鸠拖长音的“咕咕”声,还有空气中不时传来的咿咿呀呀的豫剧唱腔,院子周围哗哗作响的大杨树,这一切,无不表示我真的在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微信、不要抓紧一切时间逛网、购物、打游戏,可以尽情地坐在杨树下发呆。


饭是自家地里收的粮食,不加增白剂和防腐剂,菜是自家院子里种的,现吃现摘,无比新鲜;这两天尽可以向老母亲点自己喜欢吃的饭和菜,烙饼、菜盒、面筋汤、小鱼锅饼等;渴了,切个西瓜,红瓤黑子,甜甜的沙沙的;累了躺在床上看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该吃中饭了,两个侄子和他们的妈妈带着两条狗端着自家炒的菜来了,席间,俩侄子打打闹闹,争争抢抢;奶奶忙着给他们夹菜盛饭,维持秩序;弟媳妇则东家长西家短地叨叨:地里的收成、邻里的生活,弟弟外出打工的艰辛,侄子叛逆不听话的烦恼,尽情地倾吐诉说,一顿饭吃出了多少唏嘘感叹和温馨。


午觉醒来,母亲在院子菜地里干活,不让我插手,我就赤脚在沙土上印脚印。等夕阳西下,就带着小侄子到西边林子里摸“知了猴”,我找到蝉的洞穴,让小侄子把它抠出来,每当成功地揪出猴猴,小家伙就飞奔回家向正在做饭的奶奶喊:“奶奶,又摸到一个,十一个了!”随着夜色渐浓,摸猴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会看到平时不常见到的父老乡亲,但是,那群孩子是谁家的,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以前当过兵腰杆笔挺的二叔,现在怎么看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头了!那个曾经和我小学同学英俊潇洒的大叔,怎么越看越像他过世的父亲我的三爷爷了?


夜渐渐深了,树木和庄稼都变成了黛色,大地变得荫凉如水,坐在院子里看天看云,听狗吠虫鸣,杨树叶停止了哗啦啦地唱歌,静静地站着,一声蝉噪都没有,只有手电筒的光亮不时划过漆黑的夜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