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收:父亲母亲的忙季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这几年的10月初,我都雷打不动的回到老家,因为乡下农村的秋忙已经开始,今年,依然如故。


我驱车到家时,已经是下午是两点。其实,在村间的路上,在很远的地方,我就不停地张望,因为天空晴好,老家的房子,就毫无任何掩饰的直接映入我的眼帘,,在家门口,有一个开着手扶拖拉机碾压黄豆的身影,我知道,那是父亲。


在农村长大,当然知道田间劳作的辛苦,庄稼活,是一个没有底线和区间的付出。眼下身在城市,自己虽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接父母一起生活,倒也能衣食无忧,但每次父母都是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归。父母说,他们的根在乡村。在城市生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简直的一种煎熬。


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考虑到父母的年龄,在多年前,我就不停地敦促父母,老家的地就不要种了,甚至有一年,我为了让他们彻底放弃种田的念想,给父母在家乡的小镇买了房子,同时也一下子给了他们十万元,当时,父母答应少种一些,谁知几个月后,他们就改变了主意。找了村里 几个长辈充当说客,但也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于是,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今年家里的玉米,收成不错,在9月底,就基本收拾完毕,如今,它们被捆扎之后,齐整整得码在了我家老屋的房前,几乎盖过了半个窗户,未曾见过这种场面的儿子,把这累加的玉米堆看成了玩乐的天堂,他手持弹弓不断的瞄准前来嚼食的麻雀。


秋日乡间的早晨,感觉有些寒意逼人,父亲说,没到农忙的日子,村里的人天不亮就已入田了,他们躬身在自家的果园里、豆地中,或者是玉米地间。直至雾气散去,完全褪去了夜的痕迹,村人的身影才清晰可见。


我很庆幸,村里的一大块田地被人承包,由此,父母的庄稼地也减少了近半。剩下的5亩,又种了2亩左右的黄豆和青豆,这样,也可以错开繁忙的时间,集中的抢种抢收,对上了年纪的人而言,即使很能吃苦,也是一种摧残。

柿子也在秋风的催逼下,蜕变成了黄色。在雾霾笼罩的城市生活太久,如今在抬头望天,才发现老家在忙累的同时,却也享受着城里人花钱也买不到的清新和湛蓝。

屋后的老树,日见干枯,正象谁也无法阻止衰老一样,它,在顽强成长40个年头后,于这个秋忙的时节,我目睹它黯然离别,父亲说,忙完地里的活,这个枯树就要被砍掉,卖给隔壁村的板厂。


由于空间的限制,父母陆续割来的豆子,被分成若干个场地,忙完前面的父亲,不一会就开着手扶快速来到后院。(前面是大叔家的院子,他们一家已在连云港墟沟区安家)

按照当日的计划,下午4点还要去割另外一块地的豆子,于是,碾压完毕后,父亲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战场”,为即将到位的下一波腾出来地方。

一些细碎的豆秸,父亲用筢子搂到东屋旁边的闲置地方。先前,这些豆秸都用来喂羊或用来烧火,但家里已在多年前用上了煤气,它们,如今再也派不上任何用场。

刚处理豆秸完毕,隔壁的一位叫登记的大哥就打电话过来,说是正在临近我家的一块地里耕种,让父亲赶紧过去,把上面的豆叶清理干净,以便于机器的操作。于是,父亲拿起耙子和镰刀,急忙赶过去。在村里,乡邻们依然保持着互相帮助的传统,一家在耕种时,附近的地块,也凑着一起种上。

三下五除二,不到10分钟的时间,父亲就把“战场”清理完毕。在孩提时代,孩子都喜欢用耙子搂豆叶,因为,那些豆叶里面,常常裹挟些马泡和香泡之类的田间“美食”。

自留地里,妻子在红芋地里摘了些红薯梗,在豆地里拔了些青豆,刚好父亲从田里回来,把青豆抱在怀里。而耙子和镰刀则借给了本家的一位二叔。

回到家,父亲不听我们的劝阻,就捉来养了多年的老母鸡。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个爱字,但他却总是用行为来彰显自己对子女的爱。其实,农村的父亲大多如此,在淳朴的举止里,诠释爱的内涵。

而母亲,则在厨房里生火,并在一旁忙着刷着铁盆,为烫鸡提前做着准备。

一切和预料中的一样,杀鸡待客,是村人们最隆重的礼节,可见,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何等深厚与迫切。

我一直反对父母买这样的三轮,总觉得拐弯时不安全,为了消除我的顾虑,母亲在锅里煮鸡的同时,把三轮车开来开去,很娴熟的样子。

稍后,母亲来到庭院,拿出珍藏的花椒,倒出一大半给我们,说是等我们回去时,带到城里,可以吃很长时间。

接着,母亲又拿来人字梯,在她认为最好吃的柿子树上,摘了满满的一筐,考虑到路途较远,母亲只好拣那些大而不太红的柿子,这样放置的时间会更久一些。

在屋后,一只废弃的鞋子里,长出一棵亮眼的绿色。这绿色,犹如我们的庄稼人,无论处于忙、累、脏如何不堪的环境,总能在不经意间,活出生命的坚韧和张力。

4点的时候,母亲开始磨镰了,家后的一块豆地,还剩二三分,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抢收回来。

割豆子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被水淹死或被虫咬死的豆棵,是无法用镰刀收割的,只有用手一根根的折断。

为了让我们早点吃晚饭,割完豆子的母亲快步回到家里。

母亲走进小菜园,采摘刚种下不久的小青菜,母亲说,这些小青菜完全是绿色食品。

而父亲也做好准备,要到田间把那些割好的豆子拉回来。由于最近的路比较湿滑,父亲只好从村西边绕道而行。


在婶子家的门口,看到她也在忙碌着,垂下的冬瓜,在忙碌的小院里,是一抹很美的风景。婶子心直口快,也是干活的好手,除了看孙子之外,田里的活一点也不含糊。嘿嘿,那个大冬瓜,婶子在临行前,放在了我们车的后备箱里。

秋忙,是农民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此刻的繁忙,代表了一年的丰收。没有人会嘲笑,谁的衣服不干净,脏在农忙时,他们看来那是一种被人羡慕的荣耀。不觉中,太阳渐渐天际的晚霞淹没,田野的呼吸便渐渐降低了声调,终于,在天黑之前,我家的豆子悉数拉回了家中。可能是儿子和孙子的到来,父母的脸上,竟没有一丝倦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