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拍欢口集,这次连沙庄也带上了……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我可以留住很多画面,却无力停驻时光……

那年,我和同学们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初中三年,但时过境迁,这里的门头早已改头换面,然而,不管如何,她所盛装的,依然是我青春过往的最美记忆。

无法割舍的中学时代,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但每当回忆起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时,那甜蜜、幸福的回忆就会一幕幕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

熟悉的小道,熟悉的风景,以及熟悉的一切的一切。


岁月悠悠,往事悠悠。昔日的同学和校友们,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在遥远的地方,怀念那段难忘的日子,留恋那段真挚的学友情和纯真的友爱。

嘿嘿,还是把思绪带到正题吧,尽管天气沉着脸,但大哥的欢笑,却把我的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

很多人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我们的励志“宝马哥”,却用实际的行动,推翻了以上论调。只要勤于吃苦,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哪怕在咱欢口的小镇上,一样可以发家致富。

这位慈善的大伯,我上初中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稳健的中年人,如今,再次遇到他,他已经成了“老人家”。

市场上蔬菜的摆放,让人目不暇接。

在鹌鹑蛋前,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在仔细挑选,想当年,咱沙庄乡李集的鹌鹑大王周生民,可是闻名遐迩,不知道如今,那个村庄是否还有人从事这样的饲养行当。

天渐渐变冷,在老家的乡村,电瓶车前这样防风的“行当”司空见惯。

在集市上,忙碌是一道永不谢幕的风景。

这鸡蛋摆的,也太有水平了吧,最起码我是自叹不如!

石板长长的,一直延伸到百米以外的地方,再过个把小时,这里的冷清将被嘈杂的喧闹取代。

这是复新河畔里抓的野鱼,靠水吃水,河里取之不尽的渔业资源,成为小镇一些人家养家糊口的来源。

卖鱼其实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冬天,几乎每个以此为生的个体户,都长满冻疮。

正因为此,我买鱼时,很少还价,不是因为自己是否拥有多少金钱,而是,我学会了换位思考。

总的说来,老家的鱼价还是明显偏低。随着农村条件的不断改善,售卖的品种也日益丰富起来。

卖鱼者,象这样懂事的年轻人很少见到,且不说赚钱多少,单单那份辛苦,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我的一个邻居,夫妻二人都是卖鱼的,但五十多岁的时候,他们毅然放弃了这份职业,我为他们的选择感到可惜,老夫妻却说,那份罪,一般人真的受不了。

如今,是胡萝卜收获的时节,樱子现在成了畅销的蔬菜,听说,蒸着吃,味道可好了。

现在乡村的集市,成了老年人释放“余热”的舞台,随便种点菜,都可以换回些零花钱。

天气渐冷,卖丸子和油炸食品的也大行其道。

先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东西,现在随时可以得到满足。

有人说,家乡的售卖有些凌乱,但我觉得,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风情。

欢口发展太快,即便是现在,逢集的时候,交通也异常拥挤,三道街摆満了。行人走路有时也很困难。

因此,自留地在此也提醒,在公共环境之中,要有序进出,做个文明的欢口人。



如果我在现场,看到这位爷爷这样的眼神,我会买下他所有蔬菜,如果他家里还有,我会组织一场义卖,让年迈的老人们少受一点罪。

这位大伯,如果真冷的话,给自己买个热水袋吧,或者干脆多穿一点衣服。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家人在场,我想,你即使远在外地,也要向他们说声感谢,真的,我们都应向那些自力更生的老人致敬!

等待,是个幸福的守望。

家里的白菜,长的好壮。

这个看起来象打烧饼的摊位,怎么写着热羊杂?呵呵,莫非是“挂羊头卖狗肉”。稍微留意下,操作者好像是两个孩子,看来,欢口烧饼的纯正麦香味道,后继有人。

我最注意的,是图片右下角的花米团,年少时,每当有货郎挑子经过村庄,我就一路尾随,并不断的流着口水。

说真的,长久不在家,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老家的烤红芋画面。

卖水果,其实也是卖一种创意。

这位美女大姐,在操作什么?求解!

馓子又来了,过节回家,我要买很多很多,吃撑为止,希望还是那年的味道……

糖糕大哥和身旁的那位大姐,他们配合默契 一如既往的营生,成了欢口街一道值得观瞻的内容。

煎包,百吃不厌的家乡小吃。

小吃摊前的生意依然是如此兴隆。

沙庄集:老家的生姜,好像长势不怎么好。

小孩子手里拿着的,是包子吧?

已经好多年好多年没去赶沙庄集了,我想,那时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吧。

集市上处处显着寥落和萧条。

三三两两的人,漫不经心的走过。

但,沙庄集的改变也是很大,变得我已经不再认识她了。

“赶集拥挤”这个词,在沙庄也许将彻底消失。

家里喂着生灵子的奶奶,认认真真地捡拾着路边的白菜皮,家里的小羊,将获得一顿美餐。

在画面中,实在看不出是哪个地方。

讨件还价是必不可少的。左下角的,是不是荠菜呀!?

卖胡萝卜樱子,并非欢口独有。

戴帽子的大爷,我好像认识。

正象房子上广告上所说的,这里洋溢着的,是纯正的乡情乡味。

买辣萝卜……

大老爷们买葱,只问多少钱一把。

山药和藕都是俺喜欢吃的。

看到了三轮车上熟悉的“打绳机”。

忙时赚钱,空时拉呱……谁说同行是冤家?

一个集市,就像一出戏的情节铺展开来,引领着那些乡村里的老人,慢慢地进入一种场景,一种情节之中。眼前的场景,完全可以写一个故事。

既可以看孩子,又可以做小生意赚钱,两全其美。

集市上最招眼的是那些妇女们。她们三五成群,东挑西选,为买一件称心的物件要跑好几家摊点,有些摊主忍受不了她们的挑剔,免不了争执,可是摊主哪里是她们的对手啊,一番’唇枪舌剑‘的较量,摊主便败下阵来,连连告饶。那些捡了便宜的妇女们,一路疯笑着到下一个摊点去了。

在老家,孩子订婚时,都要买大红公鸡。

想买菜板、案板、小凳子,就找这位吴园的老人吧。

这两位老人,是在现场杀鱼吗?

你们这一家到底是买鱼还是卖鱼啊?

这里是沙庄还是欢口?

买好东西,心满意足的回家。

边做生意,边在手机上看国家大事。

卖荠菜的老人。

时隔多年,乡村集市已经变了,但不变的是深藏在心中的乡情。

真好,乡村小镇!

乡村美景蕴诗情,苏鲁豫皖一小城。

窄巷香飘千家户,宽街人簇利丰盈。

摊前叫卖连天彩,集市喧嚣漫地行。

黎庶颜欢迎面笑,欢口昌盛舞升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