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传恩:生活大观——茅 窝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宋传恩

远看是座桥,

近看是个猫。

别看猫小,

驮着人跑。

这是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茅窝。

茅窝是用芦花编成的鞋。

茅窝虽然离开我的生活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每到冬天我仍会想到它。现在,我从乡下迁到了城市,尽管外面滴水成冰,但空调把室内的气温调理的温暖如春,脚上光洁净亮的皮鞋似乎成了多余的累赘。

有谁会想到,在那贫瘠的乡村,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的茅窝成为村民的依托,风雪交加的冬天,它带给人们的温暖会沉淀为永久的怀念。

在几十年前的农村,一入深秋,冬天即将来临,茅窝开始出现在集市的一角,小孩的,大人的,老年的,高的,矮的,一排排摆在那里出售,吸引着众多的围观者。


现在,集市上再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偶尔,乡下有老年人穿着茅窝缓缓而行,那茅窝也是他自己编织的。

茅窝的技术含量不高,乡下人几乎都能编织。我曾经为自己编过一双茅窝,尽管没有街上卖的茅窝周正,但温暖是一样的。

编茅窝用的原料只用三种:木底、细麻绳、芦花。这些原料本地都有,并不难筹集。冬天对清贫的农民来说,是个难熬的日子,有一双温暖的鞋这是最大的慰藉。

在编茅窝中,最复杂的工序是砍茅窝鞋底。做茅窝底多是用柳木、杨木,枣木、槐木既硬又重,梧桐木太软,杨木太脆,椿木有臭味,只有柳木、杨木最适合。应该说,茅窝底的设计是有许多讲究的,它一定是人们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茅窝底多由村里的木匠砍制。

老人、孩童的茅窝底稍薄一些,厚约2厘米,为了防滑,则在底上抠出浅浅的凹槽。中青年人的茅窝底厚约3厘米,后为半圆柱形,前为马蹄形,前低后高,中间的凹槽宽深适中,窄了容易塞泥,宽了容易折断。茅窝底的周围是一个个的洞眼,以便穿细麻绳用。


在乡村,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芦苇。晚秋季节,纵横交错的河沟里,芦苇密密麻麻,高高矮矮,芦花白绒绒的像一团团雪在舞动。

芦花的采摘是有季节性的,开过的芦花不能用来编茅窝,不暖和。在芦花抽穗似开未开之时,人们把它折下来放在阴凉处。冬天一到,人们捻好细麻绳,就开始编茅窝了。编茅窝其实很简单,把麻绳从茅窝底上的眼里穿过,前面长,中间、后面短,然后用水喷湿芦花,把芦花一圈圈拧在麻绳上。

新茅窝都有一股芦花的清香味,穿的时候在里面塞上一些干净的麦穰,一双新茅窝在冬天的舞台上就登场了。此时,“呱嗒、呱嗒”的声音在村子里各个角落响起,有的舒缓,有的急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有了这一双茅窝,似乎增添了一双翅膀,走起路来,踩冰踏雪,毫无顾忌。看似茅窝周围沾满泥雪,脱下来,在树身上磕一阵,又大呼小叫地闹起来。

尽管编织茅窝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的茅窝穿一年就变形,有的穿上三四年仍不走样,这就看出编茅窝人技术的高低。我的邻居张大爷就是村里编茅窝的高手,他编茅窝时,每拧一圈芦花,就用牙咬紧绳子,两手把芦花紧实,也许正是他的认真,他编的茅窝成了村里的精品。


就是这样的精品,在乡下也看不到了。

现在,每年的冬季还没到,各式各样的皮棉鞋便提前涌入市场,特别是女式高筒皮棉鞋,一反过去单一的黑色,红的、黄的、白的、蓝的,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尽管价格不菲,现在的年轻人有能力承担。如果叫他们像前辈一样,买双茅窝套在脚上,岂不笑掉大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承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茅窝属于那个贫困落后的年代。

人们对某些物品的怀念是自然的,绝不会期待那个时代的再一次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