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沙庄人的”杞人忧天“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巩尊国(欢口联想电脑店

我的家乡在苏北最边缘的一个小村庄(沙庄),这里是江苏省的最北部,四面环水,南北各有一条大河,南是复新河,北有红玉河,在这一带素有鱼米之乡之美名。


我们家乡七八十年代的人,都和水有着不解之缘。我们小时候,河,就是我们最大的也是最开心的娱乐场所,特别是暑假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河水中度过的。我们在河中捉迷藏,我们在河中比蛙泳,渴了我们不用上岸

找水喝,那时的河水是那样的甘甜,鱼儿见我们玩的开心,也调皮地跟在我们后面,啄我们的小屁股。

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可以看见我们的小脚丫,成群结队的小鱼儿在我们周围无所畏惧的玩耍。每当看到河中的渔民和拉运输的船夫,都用栓着绳子的水桶在河里打水做饭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要回家了。

为了能够逃避爸妈的惩罚,我们都想着带点战利品,回家贿赂一下爸妈,抓几条小鱼,或者潜入水中摸一些海拔壳子和蜗龙牛,想吃泥鳅的话,随便找个有水洼的地方用手挖它个底朝天,哈哈一顿美餐就到手了。要是时运好的话,在河边还有可能捡几个鹅蛋或者鸭蛋什么的呢!


雾!我们都很熟悉,冬天的早晨,雾环绕着我们整个村子,吸一口是那样的清新自然,走在乡村的田野,就好像进入了现在所谓的人间仙境,植物叶子上滴滴的露珠晶莹剔透,那时我们真的不知道将来会有一种叫雾霾的东西,会困扰我们的生活。

(雾霾)一个刚刚在这几年让中国公民熟悉的词语,同样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环保的警钟。

今天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住上了高楼大厦,开上了小车,是啊!我们得到了这些,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可是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我们得到了物质的享受,可也失去了永远都不可能复原的生态环境。

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那一代人的感受,如果可以交换的话,我们那个年代左右的人,是想要那时的生活,还是要现在的垃圾遍地。


我去过附近的鱼台县,他们那里,部分河水以前的清澈已经不复存在,更不要说可以饮用,可以洗澡了,就连走在一些河边我都要掩鼻而过。先前,随便找一个小水洼,就可以挖一小盆泥鳅,现在我们就算翻一个鱼塘也难觅它们的踪影了。

短短的二十几年啊,我们周边的环境就被搞成了这样,如果再过个几十年,我们还可以再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吗?我们还可以再喝一口没有污染的水吗?

如果富裕的生活,是用我们的健康和美好的环境作为代价换来的,那么这种生活我宁愿不要,车我们可以不开,高楼大厦我们可以不住,我们不能一谓的追求物质的丰腴,而忽视了内在的和一些没有外形的美好,因为我们需要呼吸,需要水来养活我们自己。

现在不管大中小城市 可以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建设美好城市,美丽我们的家园。外观是美了,可是我们的环境真的美了吗?


环保意识已经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时候了,上到政府下到企业和个人,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不要到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只剩下金钱还有条条小河都装满垃圾,呼吸一下都是灰尘的时候才想到曾经的美好。

希望我是大惊小怪,杞人忧天,更希望所有的人都会杞人忧天,就算不为你,不为我,不为他,那也要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大好河山,也请你杞人忧天一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