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照清:花儿静静地开······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丁照清

时光飞驰,岁月匆匆,转瞬儿子已经高三毕业了!也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带着成绩揭晓时的激动和兴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带着一种浓浓的思念和牵挂,我们踏上了回乡之旅。

第一站,我们要到济宁外国语学校,我们一家人在那里整整生活了五年,那里是儿子的童年乐园!也是承载着我们喜悦,泪水,无奈,彷徨的地方·······

坐在车上,儿子目不转睛地,一路激动地注视着车窗外掠过的白杨,垂柳,水沟,水鸟,水鸭,夏荷·······是的,我深深地懂得此刻他愉悦放松的心情。整个高三,书山题海,披星戴月,几百个日夜奋战,终于换回了优异的高考成绩,终于得到丰硕的回报。

我的心里,更多的是回想着他小时候的顽皮,可爱,聪明······仿佛又看到他圆圆的红苹果似的小脸,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装满了好奇,小嘴巴里永远都是问不尽的问题“为什么······”我闭上眼,陶醉在一种母性的满足和柔情中······

“快到了!妈,你看,这不是兖矿家属院超市吗?我记得这里的酱牛肉很好吃的!”儿子边说边做了个鬼脸。是啊,我怎能忘记,这里,我曾经好多次骑车带着儿子来这里买一些生活用品,特别是一些熟食,味道很棒。更记得那时儿子坐在车后,常常背古诗,唱儿歌什么的。我正想着,被儿子一声“这回真到了!”打断了回忆,我带起头来,司机已停了车,我们急忙下了车。

来到学校大门,一切早已面目全非,大门上当年金光闪闪的“济宁外国语学校”几个大字已荡然无存,什么标志也没有,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由于种种原因,这所当年颇有名气的学校已废弃十年了!门卫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花甲老人,听了我们的来意后,说“好,回来看看也好。进去吧,就是别呆时间长了,蚊虫多啊。”谢过老人,我们走进去,走进了离开几乎没有再来过的地方。耳边还仿佛听到老人的自言自语“多好的一所学校,也不知那会儿怎么说停就停了呢。”

十年废弃,可以想象是怎样一种荒草横生的地方!靠近院墙栅栏处,叫不出名的野草已疯长到栅栏的外面,向外看已是密不透风,层层叠叠的枝叶夹杂着几朵浅红的喇叭花,在六月的骄阳下,自由自在地生长着。

儿子已快步走到假山处,我知道那里曾是儿子最喜欢的地方,那时,看喷泉,看水池中游来游去的各种小鱼儿,听着树上小鸟的歌唱,闻着附近花坛里花儿的清香,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可眼前池水干涸,里面枯枝败叶,垃圾满满,假山上的小树,小花早已不知归处,更可悲的是紧挨着假山的紫藤长廊已被网子围成了饲养家禽的地方,里面有尽二十多只鸡和鸭,在里面叽叽嘎嘎的乱叫着,一股难闻的鸡鸭粪便味不时地充斥着我们的鼻孔。“也许是门卫爷爷养的吧。”儿子边说边遗憾地望向远处,我心里也是一阵阵伤感,我曾记得,几多次牵着一双儿女在这里玩耍,也记得有时带着学生在这里上堂外课,多是一些阅读课,写作课······

“好大的一只蚊子!”儿子边喊边用手在小腿上打死了一只黑蚊子,我们只好向教学区走去,首先到了幼儿园,里面早已面目全非,一些游乐设施早已经不住多年的风吹日晒,很多已经坏掉了,儿子儿时最喜欢的“攀岩墙”上的小鱼儿,小虾儿,早几乎一个也没有了。当年到处是美丽的图画,到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现在是一片死气沉沉。

我和儿子无言地离开,走向小学部教学楼,墙壁上脏兮兮的,地面上也有了不少裂缝,从里面长出了很多杂草,楼前的花坛早成了百草园,一块草坪已成为“草林”了,多数窗子上的玻璃已被大风刮落下来,地上很多碎片,泛着刺眼的光。

“妈妈,我记得你和姐姐在这个楼,爸爸在后面初中楼。”是的,当年的书声琅琅,已是荒芜一片,无数麻雀在楼前的树上叽叽喳喳。

走到操场一看,更是大吃一惊!整个操场简直就是一个大荒原!杂草有的长的尽两米高,有的野花也叫不出名字,儿子走进里面,我站在边缘沉思:有多少人没有锻炼的处所,而这里却荒废着多少可利用的地方?当年的问题为什么还没解决好?

“妈妈,我看到了两个鸟蛋!”儿子一脸兴奋地大喊到,我也走进去,看到一个用干草叶做成的小鸟窝,里面两个小小的可爱的灰白色的鸟蛋,我也不知是什么鸟做的窝,下的蛋,我刚要拿起来看看,儿子急忙拦住我的手说:“别!鸟主人回来会生气的!这是她的家,别人不能碰她的孩子。”,是的,儿子说的也有道理,我笑着说“大学生,你说的对。我们也去看看我们的家吧!”我牵着儿子的手走出了杂草地。

沿着小路,我们进入家属区,天哪!这简直像是一座废弃多年的寺庙,楼前楼后,长满了各种杂草杂树,层层叠叠,茂密葱茏,几乎把一楼全部覆盖住,当时我家住在三单元一楼,我拨开杂草,好不容易走到楼下,看到三个窗子上爬满了藤壮植物,也不是爬墙虎,叫不出名字,点缀着零零星星的几朵粉色和紫色的喇叭花。

透过栅栏,我看到院子里,就像一个百花园似的,原来只是一片小花园,母亲每年都种植一些农村常见的花,步步高,鸡冠花,小黄菊,马齿苋等,也可能寄托她思念老家的心情吧,她离开老家跟着我看了四年儿子,尽管当时做生意的婆母有时生意不忙时也来帮忙,但母亲也是没有回家,总是为我们一家人忙前忙后,一双儿女照顾的健健康康,直到儿子五岁多了才回到泗水老家。

看着满园子的花花草草,也许真的是花开花落,种子被风刮到附近的地方,当时地面是砖铺成的,现在砖缝隙间全是杂草和各种花,六月的骄阳照射着这些花儿,花儿泛着一种光泽,静静地开着,开着······冬去春来,几多寒暑,无人看到,无人闻到,经历过风风雨雨,依然生长着,冬天冻死后,春天那些落下的种子,又生根发芽,不惧风雨地生长着,开放着······

“妈妈,我记得姥姥和奶奶常常在院子里教我浇花,扫地,还给我讲故事。”听了儿子的话,我也仿佛听到母亲在亲热地喊我“清清,你下班了,我这就去煮水饺。”母亲喜欢包水饺,她去世后,我几乎不再包水饺,看着这静静开放的满院子的花儿,我的泪水早已无声地滑落,我也想起当初我们初到这里的兴奋和自豪,这是北京一家教育集团在济宁创办的第一家私立学校,当时招聘条件很高,但待遇也很高,但到第五年时,由于什么原因,学校被迫停办,我和爱人五年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也没有结清,还有其他一些账目一直到今天也不了了之,在十几年前,那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影响心情,特别是老人,跟着一起担惊受怕,后来就是经济情况好转,老人心里也还是疙疙瘩瘩的,我也因此感到愧对老人,让她们操心费神的。

这些年,又走过许多地方,母亲也已去世三年了;婆母在老家,常常牵挂着我们,好在今年儿子高考完毕,假期也能回家和老人团聚一段时间了。

“妈,你哭了?”儿子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擦了一把泪,说“走吧,我们回家看你奶奶去。”儿子听了,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边走边说“太好了,我又能见到奶奶了。”

是啊,在别人眼中,你只是芸芸众生;可在母亲心中,你却是她的全部!不管你长多大,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是身居高位,也不管你是匍匐在地!你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

父母的爱就像这静静开放的花儿,默默地,暖暖地,浸润到你的心里面,让你在外面受到委屈,遇到风雨,遭受挫折时还能体会到人间还有温暖,还有爱······

“再见,我的家!”我和儿子牵手走出校园,是的,过去的一切总会要说再见的,唯有心里的爱和努力,永远伴随着你的心继续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