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 乔:小咕噜子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冠 乔

小咕噜(gú lū)子是家乡对锔锅匠人的一个称呼,正如货郎、牲口行人、剃头匠之类,是一种靠手工技术谋生的工匠,也有人管他们叫“小炉匠”。

小咕噜子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远远地就听见“修锅锔碗——锔盆锔缸锔铜勺——锔坛锔罐锔酒盅啰”的吆喝声,担子的一头是带有抽屉的小木柜子,内盛钳子、剪子、小铁锤、钻头、铁砧子、大小钯锔子、竹弓子以及补锅、锔盆用的铁屑、灰腻子等用具材料;另一头是个风箱柜,上层有个小火炉,风箱旁挂着个小马扎儿。

有的还在扁担头上悬挂一个铜锣,两面各悬挂一只小铜锤,挑担走路时,整个货挑子一颤一颤的,锣与锤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小咕噜子一走进村庄,人们便寻着这吆喝声和铜锣清脆的撞击声围拢过来,有拿烂锅的,有端破盆的,有抱砂缸的……孩子们纷纷围过来,观看小咕噜子娴熟高超的锔锅锔盆技艺表演,他们把破裂的瓷器摆正,拼接碎片,细绳绑定,上弓打眼,截铜造锔,扬锤敲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便把一口口破碎的缸、盆、锅变回完整的原样。

至于家乡为什么叫小咕噜子这个称呼,我想这大概跟他们锔锅锔盆的工序有关吧。钻孔打眼时用弓子来回拉动金刚钻,那个飞快旋转的钻轴,与“吱吱啦啦”的钻孔声,倒也颇象转动的轱辘。

庄户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往往从劳动的场景和声音中去捕捉事物的神韵,比如称被子为“盖体”,称车前草叫“猪耳朵棵”,称羡慕叫“眼热”,称乱七八糟叫“毛包毛”……足以反映出家乡人民的劳动智慧。

我们那时年龄小,有一阵子竟把这“小咕噜子”与“小姑子”混为一谈,奶奶就耐心地解释道:“憨的”——这个“憨的”一词儿,其实是老人家对孩子们的爱称,并非真的很憨之意。她习惯地拢了拢花白的头发:“你想想啊,小咕噜子是男的,小姑子她是个女的!”——她的解释令我越发糊涂起来。

那个年代,家家日子都很紧张,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锅、盆、缸、碗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用品,其中盆、缸主要是陶和黑泥制成的,锅、勺子更是用铁、铜铸造而成,在当时都算价格不菲。谁家小孩子若是吃饭不小心打破了碗,有时会遭到大人们的责打,还不敢吱声。大人们一面惋惜地叹着气,一面收拾好这些打碎的残片,等小咕噜子来溜乡时再行修复。

小咕噜子会把这些残片拼接起来,并用绳子反复扎紧固定,然后用弓子来回拉动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一排排小孔。接下来是打成细长的枣核型钯锔子,两边各带一个爪子,颇象钉书机内的钉书针,钯锔子横跨裂纹,一路排过去,把碎片咬得牢牢的,最后用瓷粉调色加膘胶,填入锔钉缝隙,擦拭干净,一件器具就这样彻底修复好了。

锔锅锔盆的整个过程中,钻孔打眼的工序是这门手艺的核心之所在,技术高超的小咕噜子,钻孔上锔后便可以使物品完好如初,根本无需再抹灰上腻子,只是考虑稳妥牢固起见,他们再补上一层膘胶,又盛水试了试,翻过来拍了拍,轻轻说了声“妥了”,围观的人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直夸小咕噜子技艺高超。物主满意地咧着嘴,谨慎地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包着的纸币,用口水蘸了蘸,搓出其中的一角、两角纸币交给匠人,条件差一些的,可以拿出一两只生鸡蛋,算作对小咕噜子高超技术的劳动补偿。

锔锅锔盆的这种锔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锔瓷粗活,所锔用具大多粗糙,诸如水缸、铁锅、陶盆之类,主要都是些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另一类则是锔瓷细活,又称“锔活秀”,一些家境殷实的家藏珍品或小巧精致的陶瓷碗盘,一旦失手碰裂,便找他们精心修理。

此时,小咕噜子会利用裂纹的走向因势利导,用金、银、铜、铁锔钉,甚至视情还会用豆钉、米钉、砂钉进行钯锔,这其中就包括了修复古旧瓷器的绝活: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镶嵌锔法,不仅可以把破损瓷器修饰完好,而且还在关键部位巧锔出一些花鸟鱼虫,使其变成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据老人们讲,这种“锔活秀”在他们小时候的民国年间盛极一时,很多有钱的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小咕噜子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锔出一枝梅花、几束桃花,或是一只青蛙和几条金鱼之类,完全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了。

明代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于瓷器的修补的手艺有着这样的记载:这种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


小咕噜子靠精巧的手艺吃饭,自然大都是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娃若是嫁到他们家做媳妇,一般都是吃穿不用发愁的,大家都会非常羡慕。但小咕噜子早出晚归,不避酷暑严寒,白天走街串巷,晚上半夜方归,“餐风露宿无人问,披星戴月累日忙”,一脸风霜,两手裂痕,也着实生活得不易。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个破裂的花瓶、一只摔烂的瓷碗、一把漏水的茶壶、一枚断开的手镯,都能在小咕噜子的手上化腐朽为神奇,获得重生,只可惜,这种工艺在当下已近乎失传,只有家中的老人还能津津乐道几句当年的场景,年轻人已是无人知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