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口:晏桥和邵庄,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有牵动心底最柔软的温情!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红艳

晏桥和邵庄,在我的脑海里,先前并没有任何的印记,为此,我特地认真翻了下欢口镇地图,才发现了它们的具体位置。在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一切,今天能够踏足在这个原本陌生的地方,这,都是恩典。

本次晏桥和邵庄之行,是受韩光耀支书的热心邀请,才得以给这淳朴原生态之美的村庄留下难忘的影像,在此自留地向韩支书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也祝我们晏桥 邵庄的乡亲们平安健康,人们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红火!



喜乐乃心灵的良药,幸福的爷孙俩。在乡村,带第三代出行,是长辈们最幸福的事情。




在走过的生活里,经过了很多熟悉很多陌生,很多熟悉与陌生的变化,那年,大叔还是雄姿英发的青年,如今再次面对,已经步入了陌生的中年。在时光的雕琢里,孩子们也渐渐长大。




记忆最多的小院,应是我最熟悉的,因为最熟悉便永远难以忘记,那么因为曾浸淫着岁月初萌成长的故乡,时常会牵动心底哪份最柔软的温情!




天真可爱的孩子,不知愁苦和辛劳的滋味,有时真的会这样想,假如能够永远保有孩子的童心该有多好。




这个白色的小狗狗,超级萌萌哒。它这个动作,我给他99.9分。




老家晏桥和邵庄,在欢口小镇东南一个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小时候觉得,这里就是穷乡僻壤,是一个无任何珍贵可述的小小村庄,没有都市的繁华喧嚣,没有丰润的大泽,也没有摄人心魄的故事,甚或因其卑微不愿提及。




生命里常会经历各种反复,像小时候不愿意吃菠菜,萝卜一样,长大以后觉得很有营养,还成了很喜欢且离不开的蔬菜。




对故乡的热情也由此而来,回一次老家,便爱深一次,顺手拈来一叶青绿的白杨树叶,嗅一下,已沁人心脾,再翻弄一下故乡的土,已魂牵梦萦!






真的,梦里梦外,游子们心中的牵念未曾消停,走南闯北,一路风尘仆仆,家乡,很远,也很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游子们总会在合掌开掌之间,将故乡默念成诵,任时光流转,世事沧桑,那一份故乡的眷恋之情,永不淡去。




孩子的眼神里,总是透溢着无言可述的单纯……



经过阳光和雨露的抚慰,小南瓜终于以这样的方式谢幕,用一抹黄色,向主任献媚。





家乡的土路,是风雨兼程中始终不能忘怀的风景。梦里梦外,她都象我肩上的黑痣一样,成为我躯体的一部分。



97岁的老奶奶,多幸运在最美的这一世,遇见不期而遇了您——老奶奶,我想我现在已足以用这一生所有剩下的,反过来拥簇你,不留遗憾的,没有可惜的让我以你爱我的方式来爱你,并听来了您的叮嘱,去爱我这一生来来往往,已路过我全世界,或,平行还未与我交织的人。




无论在多么忙碌的季节,贪睡的猫咪只顾享受美好生活带来的荫蔽。






每一个熬过生活上某种艰苦的人,才会真正知道苦尽甘来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用最平凡和最平淡的做派,慰籍了子女的暖,并化为子女前行的动力。






乡村的土路,把我的思绪带回到曾经遥远的过去。曾经生活三四十载的乡土,在心灵的深处,烙下过一个深深的记忆,那种宁静、恬淡无以替代;那种质朴识别出无以寻觅的,一点也不显得阔气,不绮艳,与喧闹的都市相比乡村就像一朵淡雅的小花,不艳眼也不媚俗,静静地默守一隅。




这就是我的家,简单简洁的院子,伫立在敦厚而不张扬的村子里;它是通往我人生思想的启蒙地和精神、肉体故里的通道,它占据着我生命历程中最为纯净、最为重要的位置;它也是通往心灵的世外桃源的通道;也许它也是梦想中我未来的肉体和灵魂的回归的之路。




他,是一个勤劳一生的老党员,但更是一位父亲。他用肩膀担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活,担起了子女的未来,扛着我们童年的记忆。他为全家扛起的太多、太多。我想:父亲也有扛不动的那一天,我应该让父亲好好休息了,好好享福了------父亲的肩膀,永远是温暖的。






丝瓜花,每位乡邻们都熟知的老友。在农村的盛夏和秋季,它应是最热闹最常见的风景。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桥头沟边都是它黄花插满头的倩影。






门上的对联,经不起时光的斑驳。它无声的守候在那里,等待着主人再次予以旧貌换新颜。





通过这些簇拥在一起的豆,让我再一次近距离的触摸秋,此刻,我和她相遇,有一丝的悲凉,有一丝的喜悦,秋天,总是那么的让人难以道尽心中的情愫。








母亲,还是那样干净利落。离别多年,我在寂寞的夜,总会不由自主的聆听《烛光里的妈妈》,似乎,在那些歌词中,藏着我对母亲的缕缕深情和我想要说的话。






北瓜兄弟。随意的堆放,对农村长大的孩子而言,都是一副牵肠挂肚的作品。




不怕大家笑话,记得在上初中时,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中年的时候,能拥有一辆踏板摩托车。时光流逝,当年的梦,已经象肥皂泡一样被风吹散。而回味却是历久弥新。





记忆中,每年夏季雨后天晴,行走于乡间路上,一股淡淡的泥腥味弥漫于绿荫之下,一股清新和淡雅油然而生。记忆中的乡间土路,布满了牛羊蹄印和车痕,或者还有牛羊的粪便遗落于路中间。绿荫下的乡村土路上的空气中撒发出一股青草的腥味夹杂于牲畜味中。






村间道路上的泥泞,早已被封入尘封的记忆当中,时下的乡村,农机具替代了牛马,养牛羊牲畜的农户也是寥寥无几,水泥路面替代了土路。




这就是俺家,踏着记忆的沟回,寻觅曾经的过去,儿时这里常常制造着难以安静的喧嚣,村里的孩子们,常常聚在门口,模仿电影里的人物玩打仗、上树比赛、摔泥巴、掏鸟窝、扔沙包、玩机器灵砍柴刀……,仅有的一些简单玩项也曾让我们乐此及彼,在那物质与精神贫瘠的岁月里,让我们乐在其中。




眉豆,以自己独有的姿态,悄然登场。





一切都会无可奈何的老去,也许未等它老去,就会在拆迁的洪流中,难觅痕迹。



我扶得住有刺的枝干,却捡不起飘零的花瓣。






这些洋灰缸,在我的镜头里,也许是最后的呈现。







看似波澜不惊的一切,但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内心一定会象海里的浪一样,被风搅动翻腾。











可爱的小宝贝,听到外面的声音,快速从院子里跑出来。






看门的哼哈二将。



年久失修的老房子。



点点滴滴的回忆,凝聚着我深深的问候;字字句句的倾述,寄托着我无尽的想念。父亲,我想您了!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如沙,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左右了我的人生轨迹,父亲的品德成为我永恒的精神财富!








我知道,我乡村的母亲极少被明亮的烛光所簇拥,我乡村的母亲习惯被昏暗瘦弱的煤油灯所沐浴。但这是一样一样的,就像所有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温暖的灯,毫无保留的照亮了儿女们梦昧的心灵和前行的道路。




开朗的大姐眉语目笑。她的这种就餐方式,实际上就是乡村闲散安舒的缩影。






一枝黄柿出墙来……



端庄大方的大嫂,目光里,藏着村人与生俱来的质朴和善良。






这是今天最地道的乡村风情。温暖、走心而牵情。



和颜悦色的大爷,自信满满。





秋收时,你所到之处,眼目都会被这铺天盖地堆砌的金黄色湮没。





寸步不离的小狗狗,成了母亲最忠诚的伙伴。



漂亮小美女。




这位大爷,感觉好像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



一起散步的小伙伴。






看来,老家的天气真是变凉了!





漂亮的萌娃,特喜欢那怯生生的表情。








雨后的小路上,还残留着一些积水。





幸福写在大姐的脸上。








老人家的孩子远在内蒙古,若能在自留地看到父母的影像,该是何等的感动,在外的游子们呢,你们可否知道,家里的双亲有多么的思念你们。






简洁干净的小院。





刚盖好的新房。





向日葵会垂下头,安静地等待阳光的再次来临。






这是什么植物?果实那么大!



在满地落叶的小路上走过。



大娘的女儿在新疆工作,千里迢迢,难得回家,听说孩子们能看得到自己,就赶紧让我给其留下最美的画面,这温馨一刻,我居然也热泪盈眶。





最标致性的老房子。我认认真真的用相机拍了多张老房子的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不只是存在我的相机里,而是永远地存在了很多人的脑海里,让人怀念。




这里,留下我们全家人曾经的点点滴滴;这里,曾洋溢着我们全家的欢声笑语,那是我始终无法忘怀的牵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世上最感人的画面。什么叫爱情?爱情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活出别人无法读懂的内容!












勤劳的大婶一刻也不得适闲。为了孩子,耕作,成了她一生的事业。








熟悉吧,拉棒子秸。那时用的是平车,现在是电三轮。



风干的昨日,看往事,在如水的诗行里蹁跹,时光,悄然从指间溜走,老房子,留下了我们全家无数的故事与酸甜苦辣。






82岁的老奶奶脸上写满慈祥和善良。




门上的拱形饰物,难得一见,屋内,年迈的奶奶,在看着我。





慈爱的奶奶,沉静而安详。




亲们猜猜这个是做什么的?






岁月是公平的,我慢慢长大,母亲慢慢变老,这种平行的宇宙法则,让我很难觉察到母亲在慢慢老去。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渐渐深了,头发也慢慢的变白了。真的很希望时光能够停驻,莫让母亲再变老了……






精神矍铄的老爷爷。






拉呱,路南路北。





这位大婶犹如我母亲一般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她告诉我,初看到我时以为是孩子回来了,追着我走了很远一段路,我听了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外的游子们,为了思念你们最亲的人,请你有空常回家看看·······






晏桥和邵庄之间的必经之路。




不知道,这条小渠里,是否还有机会和自己儿时的小伙伴们,一起逮鱼抓虾。





在乡村,无论你走到何处,你看到的,闻到的,甚至听到的都是绿的味道。你无需刻意的寻找,睁开眼到处都是。村庄边,小河旁,村路间,院落前,到处被绿色覆盖着,给人以润润的苍翠,目光清晰,人的思想也得到至真至纯的洗礼。





我的目光,沿着小路蔓延,我的心里,已经抵达自己的住处。





熟悉的场面里,只是剩下太多的空旷和寂寞。





也期待有一天,赤脚再次走在这条小路上,感受故乡泥土的抚摸。









小时候吃的木耳大多是在木料上出的,这个画面有没有勾起童年温馨的回忆?




儿时上学放学常走的泥巴路。





韭菜花开……







掩藏不住。





又是一年种蒜时。




和蔼可爱的老爷爷。








回老家帮忙种蒜的孝顺孩子。




火红的辣椒,火红的日子。








自留地留影,最珍贵的纪念版。






远离了家乡才明白,原来,母亲的唠叨里全是温暖的情愫,父亲的沉默里尽是无声的挚爱。




老物件,很少看到了。我想如果有一天自留地在欢口小镇建民俗纪念馆,它,应该是首先被收藏的珍品。




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产物,使它成了乡下岁月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见证。








保留着这样原生态的村庄,在欢口为数不多。







大叔说,自己也外出过,走南闯北,发现哪里也不如自己的村庄好,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厚,在外面找不到根,我们的根就是我们的村庄。




一直以来,我们把乡下的村庄,称之为根,它根植在乡村、在田野、根植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作为故乡的载体,它就是一种信仰,是幽暗人生中的光亮,每去一次村庄,都是一次灵魂的涤荡。




乡间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和乡邻们身上的汗珠一样,和成一股乡村的气息。




弯弯曲曲的小路,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一切尽在不言中。







善良的奶奶看到我,热情的给我打招呼,在两位老人家温润的眼神里,我读懂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爱······




大爷专注的神情告诉你,乡下的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沉冗。他们从容不迫,他们却又都那么执着。执着,才能把繁杂的农事做得有条不紊。




朴实,勤劳的乡亲。




生我养我的村庄啊,请允许我暂时远离你,去到远方寻找我要的答案,不管我的脚步有多遥远,你都在我心上。 不管我的目光有多高远,你都在我的眼中,总有一天我会回到你身旁。




悠悠游子意,浓浓故乡情。当思念的风铃在浅吟低唱,母亲的额上是否又添白发新愁?父亲的背脊上是否又镌下了秋日的风霜?以相逢为笺,思念为笔,也书清风,也书明月,只将这一份温情,安放在那丰足的秋天,任岁月温润,去写意静好的团圆时光。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是吗?我的村庄啊,今年的国庆和中秋,我们不见不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