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乡村的“晒秋”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凭栏听雨

秋来了,这是粮食最欢畅的时候。它们被农民从地下刨出来,从缠绕的藤上摘下来,它们炫耀着成熟的肤色,整个村庄也因了粮食焕发着熠熠的光芒。

因为风调雨顺,今年的粮食长得格外壮实;因为农民的勤劳,今年的粮食颗粒饱满。一粒粒粮食用爱的琼浆灌醉了整个村子和村子里所有淳朴的乡亲。

乡亲们把粮食大车小辆地拉回到家里,于是院子里,房顶上,树上,甚至墙壁上,都成了晒场。

在这个时候,我不能不回家,对于我的乡亲和父母来说,我也是他们种出的一颗粮食,无论是饱还是秕,我都要回去,让家乡的阳光晒一晒。

路的两边挤满了粮食,那留着的缝隙显示着它们属于不同的人家。为了占居一块晾晒的有利地方,有人天不亮时就来打扫了,然后搁一根秫杆表示已占有。

走进村里,更是热闹,到处都是粮食金黄的色彩,到处都是粮食朴实的语言。粮食在地上静躺着,享受着暖暖秋阳的抚摸,一同享受着的还有伴随它们走过四季的乡亲。他们围坐在粮食和阳光所营造的详和中,围坐在这一片温馨中。他们舒心地交流着一年来的辛苦,他们快乐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小伙子光着脊梁打着赤脚在粮食里行走,用木锨翻晒着玉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粮食的深情,让每一粒玉米都能够接触到阳光的曝晒;那年轻的媳妇袒露着丰满的乳房,毫不娇羞地奶着胖乎乎的婴儿,手里还在麻利地剥着玉米。

因为粮食的进入,村子里牲畜、禽类们变得不安分起来,它们总是伺机接近粮食,而人们对此表现出了特别的宽容,或者象征性地咋呼两声,或者任由它们叨食。

当我走进我家院子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堆满了玉米、花生、大豆等,它们都是年迈的父母用板车从地里一车一车拉回来的,父母并没有嗔怪我的迟到,而是拿出煮熟的花生让我吃。本来就小的院子因为粮食的涌入而变得更加局促。

院墙上、枣树上挂满了玉米,枣树的枝几乎要被压折了,金色的玉米,还被辫成一条条金色的辫子,挂在房屋的墙壁上,把整面墙装饰成了一幅美丽的壁画。

花生则要被送到房顶上,父亲把梯子搬来,一步一步攀上了房顶,然后甩下一根绳子,我和母亲在下面把一袋一袋的花生送上去,接近阳光的湿花生经过几天曝晒之后,就发出了欢噪的声音。

等把这些活什干完后,父亲就把柜子里的酒拿出来,母亲也会为他炒一盘鸡蛋,好久没喝酒的父亲这时就会喝醉,脸红得像熟透的枣,话也多起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