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老家的拜年,满满得都是儿时的记忆……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于荣亚

视频:来自网络

几年没回去过年了,不知道咱老家拜年的势头,还是否象过去那样,场面大得不得了!


每逢春节回老家,主要的任务就是走亲访友,为故去的亲人烧纸祭奠。此外就是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除了这些,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大年初一早起给年长的老人拜年了。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每逢春节,通过拜年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既表达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更重要的就是由于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到长辈家里看望慰问,利用春节的休息时间到长辈家里看看,慰问一下。

说起拜年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吃完饺子,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本家平辈当中最年长的一位带领本家族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往往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每当大年初一这一天,老年人或者辈分较高的人,年轻一点的早早的起来,年龄大的干脆躺在床上,家里人早早的打扫干净院子,有的干脆在堂屋门口铺上一层草苫子,等着小辈或者年轻人来拜年。有的老年人一到冬天卧床不起,大年初一这天,如果能起来也都穿好衣服,端坐在正堂上等待着年轻人的磕头。

主人一般都会在正屋里放张桌子,桌子上摆满瓜子、花生、红枣、糖块、叠的糖等。拜年的人,拜完年后随手抓上一把自己一边走着一边吃着,到另一家准备拜年。

人们外出在路上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过年好”、"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这种活动一般持续到十点多钟,村里的有年纪的人都走了一个遍,孩子们就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三五一群,放着鞭炮,或者拿着拜年抓的好吃的东西和小伙伴们分享。午饭后,意味着新年的结束,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打打牌,喝喝小酒,休息一下,准备来年的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