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宋楼中学:那段属于我们的美好岁月……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程守忠

戊戌年正月初六傍晚,孙波和他弟弟开车来到宋楼镇,把我和程博接到丰县城里,与高为亮老师、李宁小聚叙旧。

丁酉年仲秋,我和为亮骑行于硕果累累的大沙河镇盛世梨园,陶醉于金光和翠色里,邂逅孙波他们一行骑行此地。他们一句一个高老师,一句一个程老师,我蒙圈了。其中一个笑眯眯的小伙子说:“高老师、程老师,过春节时,我请两位老师吃饭,咱们好好叙叙旧。”为亮告诉我,那位小伙子就是孙波,是咱们的学生。

大家坐定,谈笑风生,时光倒流,一起回到了宋楼中学的2007年。

当时的高二年级,一到三班在学博楼五楼的简易板房里安营扎寨。三口教室,坐北朝南,一字排开,位于顶楼,视野开阔。为亮主政一班,蒋冬丽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我领导三班,年级主任刘宗民,校长丁书云。为亮代政治,蒋老师教英语,我上地理课。

三个班的政治、英语、地理课,我们三位班主任走马灯般的交错上课,再加上管理班级,有点“虎牢关刘关张战吕布”的味道。我们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刘关张的豪迈和魄力,但教书、管理的“弓弦”时刻紧绷着。学生们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生龙活虎,活脱脱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的“亲兵”也不少,大儿程博、小儿程硕,娘家侄刘成建,都在三个班的麾下。

我们各自述说着自身的见闻和感受,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目瞪口呆。人类社会是群体组成的,群体分散就是每一个个体,说到底,每一人都是孤立的,有着自己的境界和隐私。学生、教师、班主任融入课堂,暂时化个体为群体言行,一旦下课,这种集合就分崩离析,每一个人大多只关注自己的世界。

我给他们说了,发生在三班的事。班级排位,类似“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只要设定标准,就没有什么难的。听力不好,就是矫正了视力,还不理想的,不必参加教室外按高矮个排序。前提是,得到照顾的大个,要坐在前边靠边的位置。然后排序的学生,鱼贯而入。坐定后,要适当微调,挡住后边视线的学生,要靠边一些。最后,自主调整,只要不挡住后边同学的视线,双方同意,可以互换位置,时间是十分钟。

最后微调后,班长马上做出座次表。当时没有教师在教室看班,学生都安安静静的看书、学习。排好位置,做出了座次表,我就回到办公室。再次打了上课铃,我去教室,发现李开放、王文哲、和一个我忘记名字的学生,居然搬离了原来排定的位置。我勒令他们回去,他们不理不睬。要是换了一般的年轻的班主任,可能要和学生发生冲突。

我毕竟是干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策略还是有的。我观察到王文哲目光游移,有点忐忑不安,我就把他喊出教室,做了工作后,放出狠话。第二天早晨,我去了教室,发现他们已经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了。我喊出来,较为难以管理的李开放,言谈和悦的问他:“昨晚,为什么不马上搬回去?”“我们大了,也要面子!”当时,我吃了一惊。我虽然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还不能完全体察学生的心态和动向。活到老,学到老,至理名言也!

孙波、李宁、程博纷纷说出他们那时候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他们虽然各有所成,还是后悔当年太淘气。如果能更为踏实学习些,会走得更远。他们说,教师们去阶梯教室开例会时,他们就会坐在能看清阶梯教室门口动向位置的地方,来打扑克,而且每个星期都打。

操蛋猴们,当时你们多不懂事啊,如果你们谙熟了成人世界的努力,你们就不是那个时代的你们了;你们如果学会了滚滚红尘中的油滑,而且身陷其中,那将会是你们的悲哀。你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被我们抓个现行下棋、打牌,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说,当时还是受惩罚太轻,如果狠一点,就更好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家都知道,也能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可是大部分人,把它束之高阁。

我和为亮问他们:人这一生所为何来?他们面面相觑,不好回答。我俩告诉他们:稻盛和夫对于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过程就像雕琢,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求道,以提升素养,纯洁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过程。人生不过百余年,要想活得充盈,不愧对自己的人生,当然更要懂得自我修炼。人生是在不断否定自已的同时,逐步来完善自已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必须去认真了解自已的内心,并用它来创造自已人生的辉煌。而这些问题的基石,就是读书和行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岁月就是这般神奇,具有强大的洗涤功能。那些曾经的岁月中的不堪,那些肉麻的纸条,那些悔恨的言行,现在都是音符,是对青葱岁月的咏叹;是钻石,是记忆中的珍宝。

祝福所有宋楼中学的学子们,祝福天下的年轻人,读书人,手不释卷,成就书香人生。致敬天下的劳动者,大爱永存!

稻盛和夫对于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整个过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得行动,兢兢业业的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