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宋楼镇南李大楼村:有“梨树王”存在的乡村,魅力不同凡响…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程守忠

每次出行去拍摄周边的村庄,我的内心总是有一种难言的亢奋。尽管她朴素无华,却也稳重端庄,眉宇间不乏温暖妩媚。此刻,我尽情地呼吸着芦苇和泥土交织的味道,可以听到村口小河的柔美低吟,看水草间鱼儿游动时的散播的涟漪,其间应该还有田间果园暗孕珠胎的羞涩,以及鸟儿鸣啾啾的悦耳脆响。

经过孟庄村东侧这口波光粼粼的的池塘,向南几百米,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丰县宋楼镇南李大楼村了。就像一副对联“东连岛西连岛,东西连岛连东西;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一样,宋楼镇有两个李大楼,处在此地的就是南李大楼村。

百年梨园,就在南边。且慢,先领略一下南李大楼的乡村魅力,再去梨园吧。

曾经的南李大楼小学,而今改为幼儿园了。五月的翠绿,点缀整个校园,二楼走廊上方,一排燕子窝。当年在这里读小学,该是怎样一种幸福。咱们的教室,还在等着咱们呢!

咱们会回来的,就让我再拍摄一张吧。远方的你,看到了吗?一时回不来,看看咱们学校的照片,也老过瘾了。

还记得校园里的这株大柳树吗?就是再热的天,在柳树下,都会感到凉风习习。

学校前边的这一家,看着他们的背影,你就会感到熟悉。墙角处,一株苦楝树满树花开,清香四溢,如同咱们学校透出的书香!

细碎的苦楝花,正在和“家和万事兴”低语。老家,咱们最牵挂的地方。

通往咱们村子里的水泥路,再也不要怕阴天下雨了。

气派的小洋楼前,泊着两台车。

从这个门洞进去,是咱们学校的第一排教学楼,刚才看到的是后院。亲切吗?进去吧。

咱们的学校还是旧了,就像旧时光,更显得亲切。四处看一看,都是咱们的脚印。脚印浅了,但情感更深了——器惟求旧!

咱们的读书声,至今绕梁。

当年的咱们,就像这一棵棵青葱的银杏树。

老家,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充满无穷的魅力,就是画轴。

你见过如此深情的小巷吗?黄是鹅黄,绿是翠绿,一点都不做作,都是最诚恳的颜色,不声不响,眉目如画!

老家人,也是如此。楼房是崭新的,门墙是老旧的,见微知著在老家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还是生活的底色。老家人最知性,不折腾。

衣冠简朴古风存!简朴绝不是简陋、糊弄!

大榆树,楼房、平房、电线杆,各安天命,不骄不躁。老家沉淀下来的气质,你懂得。就算回来带着满身疲惫,一回到老家,心就安定了,疲惫一扫而光。老家时刻为自己的游子,张开温暖的臂膀。

在路旁,每一种花开都彰显着一种美丽和怡人,装点了我们的乡村。


花开的芳香和美艳,都是生命的绽放,你知道这种黄色花,叫什么名称吗?

温润的小巷,是时空打磨出来的,分外熨帖。

开满花朵的苦楝树,与黄绿的洋槐树,和谐相处,亲如兄弟。老家,是最讲人情的地方。

洋槐树掩映下的门楼,透着亲切。

新建的楼房,真的是“高大上”。

蒜就要挖了,豆角子架绑好了,只等豆角秧攀爬了,小杏树好风姿,得去看看,它的果实熟了吗?

哇!树叶里藏满了杏子。决不能揪一个,老家人不兴那样的。

再过半个多月,杏儿就要成熟了。

窗下的蚕豆一颗颗籽粒饱满,煮了吃,那味道,就别提了!

豆角苗很精神,爬满架,就要开花结果了。翠嫩的长豆角,焯水、冷拔、加蒜泥、淋麻油,佐手擀凉面条……

等到秋天,葱秧子就长大了,光葱白也有半尺长。葱爆海参,那是一绝!

盖上一层石棉瓦,房屋就不漏雨了,不需要掀掉房顶,重新苫盖。

那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一边守护着房屋,一边瞭望着小巷。

树是房子的伙伴,老家是你的相思。有老家这根线牵着,咱们都不会是断了线的风筝。

老旧的巷子里,写满温馨。老家的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温度。

看看,不论老家的房屋新与旧,都与树木和睦相处。邻里关系,也是这样的。

一切都赏心悦目,就是一首无言的诗歌。

老家的每一处,都是如此厚道。

淳朴的老家人,就是一株红高粱!

温馨、甜美的家门口。

认识这种植物吗?蒜的一种,蒜薹特别粗,甜脆可口。拔几根折成长段,佐烧酒,比凉黄瓜可口。

老家,任何时候,都是这般恬静。

像红高粱一样淳朴的老家人,正在他的院子里收拾农具。

他的房屋、庭院,都很漂亮。

黄瓜苗要长高了,得搭架了。伏天里,从炎热的天光下回家,顺手摘一个顶花带刺的嫩黄瓜,丢进冰凉的井水了,等洗好脸,捞出嫩黄瓜,“咔哧”一口,暑气全消除了。

树,是房屋的屏风。

土道,更亲切。

再好的丹青妙手,也画不出老家的风景。

明媚的阳光,被绿树过滤,斑驳可人。

每一棵树,每一座房屋,都是俏生生的。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小巷里的三叶草,开花了。


家在,就不能不栽树。

竹林与银杏树并肩。

竹剑,在土瓦旁,悄悄生长。

崭新的楼房,配上老旧的院墙,就像把《史记》藏在锦盒里。

老人家,一脸质朴与沧桑。

路的一面是梨园,一面是农家。

老家,就是福地。

老家,院子里漂亮的影壁墙。

绿地毯,铺到门口。咱家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啊!

又是另一种的味道。

楼板,被野花伴着,不寂寞。

老梨树来了,这是插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最富丽的田间小路。

在乡村,这么大的柳树也不多见了。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柿蒂,绫的一种。

俯仰生姿!

比一比,谁更美?你回来做裁判吧。

怒放的花!

最多情的窗户,必须是老式的才行。

树下,漂亮的芦花大公鸡啊!

叶片,带着香味的核桃树。

缱绻的街道。

不种菜,都是艺术品。

老家,就是这般可爱。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通往梨树王景区的道路。

梨王路到了。

没有池塘,一块地方,就没有了灵气。

水美乡村,名副其实。

老人的年龄,比大柳树大。

好大一棵树!

看看介绍,下边的拍摄更精美。

村庄的地标。

虞美人临水照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开在李大楼。

百年梨园到了。

三A景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看到梨树王了吗?

详细介绍。

位置图。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梨树王,至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此树栽种于明朝嘉庆年间。

老树、大树,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福祉。

古木苍苍!

枝若游龙!

抱孩子,珍惜生命;抱大树,沾染灵气!

老树无言,俯视苍生。

八戒求婚。

这是一棵公梨树,春天开花早,要采集花朵,烤出花粉,给其他梨花授粉,增加座果率。


老树也浪漫,与芳草为伍。


五根树杈都一般粗细,谓之:五福临门。


每一棵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芳草鲜美,老树依依。


此株,众星捧月。


走在中间,有方璞归真之感。


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礼赞。


向一株老树致敬!


苍苍古意,令人肃然起敬!


夫妻比肩的夫妻树。


老树不老,壮心不已。


梨园三结义。


这一株,可以取名为:三国演义。


小桥,就像我们年轻一样。


梨树王景区的西北角,有亭翼然。登高远眺,不亦乐乎。


但见四周,果树如海。


农家的小楼,如同仙山楼阁;不自觉就吟出: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可爱的酥梨果实,秋天来了,就会满树金黄!

丰县宋楼镇南李大楼村,因为有栽于明朝嘉庆年间的古梨树,而誉满天下,最大的一棵,就是“梨树王”了,它干如铁铸,枝若游龙,遒劲苍挺,极具观赏价值;春来乌龙披雪,夏季翠绿欲滴,秋天满树黄金……南里大楼村,古韵与现代并存,美轮美奂而古色古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