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里的麻烦事,呵呵,你懂的……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仙人掌

我总是习惯于发散跳跃性思维,把看似亳无关联的两件事联想在一起。就象现在,正咬牙切齿地恨着手机容量太小,一幅“小肚鸡肠”,突然就冒出了和它相对的四个字“有容乃大”。不由嘴角上扬,会心一笑。因为我有个闺蜜,容貌姣好,肌肤微丰,圈子里都叫她“有容姐”。呵呵,你懂的,这里先按下不表,给你留个悬念,待有扤会好好聊聊她的奇闻轶事。


接下来还是言归正传。一直想在手机上看些喜欢的栏目,拓宽视野修身养性。但腾迅视频喜马拉雅死活都下载不了,手机很不给力,卡得一塌糊涂。和这些播放器似乎有仇似的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甚至连学校硬性规定必须关注的公众号也无能为力,即便有高手相助也是无可奈何,动不动就提示空间已满。每天开机两件事:一件是清理垃圾,叧一件是垃圾清理。

说实在话,俺除了在网上浏览文字,既不打游戏又不看视频,更不曾网上购物参与理财项目。从来没下载过什么电影电视剧之类,真不知它何以“自满”? 现在更可气了,打开微信想看篇美文都要静默数秒,由此知道了什么叫“猛戳”,什么叫“默然无以应”。真怕时间一长,和它一同得老年痴呆。煎熬啊。 容量都哪里去了?真的是匪夷所思令人崩溃。
倒是屏大字大,堪称“大而无当”,除此之外乏善可陈。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整个都弄反跑偏了。好友百般相劝,也曾萌生弃旧迎新的念头。只是它已追随我多年,陪伴左右,寸步不离。草木有情,难割难舍啊。特别是每晚枕着《十点读书会》中的“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的声音入眠,就像遇刲一位可以深夜长谈的老朋友一样让人感到慰藉和温暖。
     
喜新厌旧也是人之常情,手机历时三年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从壮年走向暮年彻底地OUT了。当年的乍见之喜已荡然无存,代之以现今的心生嫌弃,视如敝履了。不由想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且如此,何况是手机? 境由心转,情随时迁,万物一理啊。
     

孩子们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少有恋旧情节。手机更新得尤为频繁,就象换下一件过季的衣服那样简单,我总觉得他们不可思议不懂得珍惜。甚至儿子把他刚用不久的苹果手机下架给我,我都觉得是暴殄天物资源浪费,感到分外烫手。

真不知道自己是择善固执,还是抱残守缺。心里还直犯嘀咕苹果有什么好呀?功能越多,不是闲置的也越多?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又有几个?够用就是好呗。我向来推祟极简主义,生活删繁就简,笃信 “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越简单越幸福。
    
不由想到了那首经典老歌《新鞋子,旧鞋子》。“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从前的生活呀就是这么过 ” 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歌词中“老先生老太太”的一员。的确。在老一辈的心里,笌旧鞋子节省而且合脚,而新鞋子浪费还得磨合。也许和年轻人的代沟就在这里。
   
不能否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畅导敝帚自珍物尽其用。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也是大势所趋,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也是势在必行。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山下英子的这番话, 令人醍醐灌顶。还是痛下决心,断舍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