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常店镇马楼集:你所未曾感受过的乡土人情,全部都在这里!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娟子

我所说的马楼以前应该属于马楼乡,现在是常店镇的一部分,马楼集位于丰县城西五公里左右,从汽车站坐至赵庄的公交车,到马楼下即可。

我的婆婆家在马楼附近,今年放假在家,因为买些东西大都去马楼集,才有机会感受马楼的乡土人情,几次的赶集让我感受马楼人的淳朴简单,让我想要为它写下什么。

马楼街并不大,从北头一眼可以望到南头,往东一拐弯马楼集就赶完了,它并不像其它的集一样拥挤,而是简单随意,集上一天到晚也都有卖东西的。

马楼附近的蒋老家种植苹果和桃子,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满集都是卖桃子的,据说,这桃子的味道,甜脆的不得了。

看得口水都要出来了。

灼热的阳光下,老大爷打起了盹。


希望大娘今天的生意兴隆,尽早卖光。

桃子的品种丰富多样,为前来赶集的农人们,多了一些挑选的余地。

老家当地的黑皮瓜,样子不咋的,但吃起来可是不一般啊,嘿嘿……

当地的西瓜,也是集市上最亮眼的风景,一家接一家,令人目不暇接。

西瓜价格说起来吓你一跳,在南方一些城市,基本在2—3元一斤,而老家的西瓜才几毛钱。


我就喜欢买老年人的东西,一看卖的瓜不多,就知道是自己家种的一点,而且价格便宜,我一下买了上面这位大爷5个西瓜,才11块多钱,一家人吃了都说好吃,绝对是存正的没施化肥的。

而且老年人卖东西真是实在,前两天买了两个西瓜4块8毛,两毛钱还要找给我,实际上我也不看称,也不算共多少钱,可老人家却说自己家种的瓜,我们吃点亏没事,不能让您吃亏,这足以说明我们马楼人可贵的精神。

老家的西瓜,甜甜的,也沙沙的,在任何地方,你也品尝不到老家这种独有的味道。

还有,老家的甜瓜也上市了,离几米远的距离,就能闻到那种诱人的清香。

乡亲乡情,尽在画面中。

做生意的闲暇,刷微信是最常见的方式。


由于最近的高温,感觉出行的人还不是很多。

老家的红薯细粉,看到赶感觉还是很亲切的。

暑假期间,集市上看到不少孩子们的身影。这家人买了两个大羊腿,带着孩子到哪里要走亲戚,问了一下,好像说的给叔买的66的肉,以前都是闺女给买,现在没有闺女的,侄女、外甥女都给买肉。

上面这两个超市是大家最喜欢去的,基本上想要的东西在里面都可以买到。

马楼卫生院。

这家店铺门前,真的是超级清爽。


树荫下,老人们的汇聚之地。

大爷的理发铺,耐心地坐等“客人”过来。


带着孩子赶大集。

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顾客,大婶小心翼翼的应对着。

街上流动的修鞋摊。

简简单单的生意。


琳琅满目的夏季商品。

马楼街道一瞥。

符离集烧鸡,你吃过吗?

水果蔬菜,一应俱全。

前来买夏装的大姐大婶。

讨价还价中……


现场实拍油炸麻花。这可是我当年的最爱。

看得出,街道上的广告牌都经过了规划。

毫无疑问,桃子成了集市的主题。

我在东北上大学时才吃过黏玉米,那时我还没有见过家里这边有,但现在大家都喜欢吃五谷杂粮,很多农民也都种些黏玉米吃,它比普通的玉米要好吃很多,所以在集上还有很多卖玉米的,看这位大哥拉了一车的玉米。

春玉米也上市了,看样子卖的不错哦。


在马楼集,你是不是看了许多似曾相识的一切?

这位微笑的大姐,也上镜了。

在我们丰县似乎有一个特点,只要是有集的地方就会有打烧饼的,马楼也不例外,看还有好几家呢,看还有一个年轻的帅哥竟然也会打烧饼。

散发着浓浓麦香的烧饼,你有多久没有吃过了?

葡萄摆满了整个车厢,不知道是老家还是外地的品种?


买家具,在集上就可以解决。

咦,现在还有彤花菜,大娘说是发的新芽结的一些,才2块钱金,我卖了2斤,剩下的也没多少了。

在我们的马楼集上,很多摊子并没有人,自己挑自己选,选好了叫老板。

理发店里生意忙。


集市上的卖花人。

摊位一家挨着一家。

马楼集上的馒头店。

精挑细选。

馋人的大麻花。

调料大全。

小街、房屋……

卖鸡的摊位。

抱着熟睡的孩子做生意,不容易,为吃苦耐劳的大哥点赞!

一看都是自己家种的,祝福自食其力的老爷爷。


停住车子问价格。

卖土鸡蛋、鸭蛋和鹅蛋的乡村大姐。

老人的生活,闲逸安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