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下的父母,为什么不愿跟城市的儿女一起生活?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冰雪寒梅

城市的儿女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基本都在各自的城市里有房有车,随之就想将乡下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住。可是在一起不长时间,老人们就以各种名义和借口,果断的选择回去。其实细思量,老人们是有苦衷的。


其一,周围都是陌生。


初来到子女的身边,除了家人,所遇所见都是陌生。不像在乡下,到哪家门口都可以驻足啦呱,谈天说地。老人们在城市里,尤其是刚到的几个星期,身边的人、事、物似乎都与己格格不入,无聊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乡下的好处。

其二,大城市物价高。


在乡下,五角钱的西瓜,一到大城市,摇身一变一元五角,地里疯长的青菜,运到大都市,价格硬是翻了一番两番。可是又不得不买,下了钱后直感到不值这个价。细思量,还是乡下好,吃啥啥便宜。
其三,乡下有牵挂。


老人们在农村,大都种着几亩田地,闲暇时,都爱有个副业,比如养个鸡鸭,猫狗。在城市里住个三五天,甚至一周半月,还行。若是时间一长,不禁牵挂老家。尤其是乡下的亲戚打来电话,告知有事情时,老人们更是连一天都不肯多住,立马要打道回府。


其四,儿女太忙。
老人们跟着儿女住,除了周末,家里还热闹些,平日里,还是老头对老太,儿女都忙着工作,根本无暇顾及老两口,即使他们住着别墅,也感到空唠唠的。毕竟人世间最长情的便是陪伴。

其五,在城市无所事事。
老人们在农村可以养鸡养鸭,放羊种地。待在城市里时间一长,他们就吃魂落魄似的,无所适从。即使你家离5A级风景区再近,他们也有遛烦的时候。只因他们像陀螺一样,忙乎惯了,想不劳作都不行。


如果想让老人长期跟儿女住,也许只能到了一大把年纪,哪儿都去不了的时候。只要他们还能劳作,估计死心塌地的跟着儿女住在一起,还是天方夜谭,不可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