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在欢口二中时的难忘时光——同学篇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大家都在看

忆在欢口二中时的难忘时光——学习篇

——————————————————————

文:欢口的小丫

在欢口二中读书时,有个最要好的朋友,舍友兼同桌。她有双传神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优雅的举止和谈吐,成绩优异考试从来不低于前三名,家境还非常的好,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官二代,总之所有女孩子该有的不该有的优点她都有。

但是她非常非常的低调,低调到同学两年才知道她爸爸官居重位,有一次她生病她爸爸到学校去看她,穿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拿着手机,专车司机接送,在年级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和她比,我哪里是个灰姑娘,我就是个黑姑娘,黑的不能再黑了,纵使这样,我们也成了要好的朋友。

我成绩非常非常的一般,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我的语文尤其作文还算马马虎虎,可能得益于幼时读过很多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看《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冰心的,鲁迅的等名人的著作。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偷看家里定的当时很流行的期刊《做人与处世》,早早的我就对婚姻观爱情观有了自己的见解,读过的报纸杂志那就更不计其数,可以用公斤来计数。

那时候读的书也许成为今生我看得最多的书了,年届中年,实在抽不出空来安静的坐那里纯粹的去看一本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名著,即便看要么与职场进修有关,要么与养生有关,要么是书店里的“畅销书”,心里想着的是要过关,要长寿,要有谈资,怕被时代抛弃,全部都具有某种功利性。

开学第一天老师把我安排和她同桌,课堂上,她是非常专心的,我则像坐了针占,扭来扭去扯前带后,不时的揪揪她的衣服,开开小差后问她老师讲了什么,她要么默不作声,要么无声的看我一眼,接着认真听讲,我自知无趣,便也认真的听讲了。

第一次月考她就考了班级前三名,我则是十来名,不管班里多少人,我都是那个不好不差的小孩,家乡话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尤其数学很一般,无论老师怎么点播都是不好不坏。我们一起去吃饭,上自习,一起回宿舍,同进同出重复着学生时代的三点一线,结下了友谊。

她家在我家不远处的村庄,过年寒假几天不见她还想她,跑她家看她。第一次去她家,她正在收拾被子,那是我长到那么大见过最富丽堂皇的庭院,普通家庭的正房家叫堂屋的话,那她家应该叫正厅,正厅的台阶高高的很多层,宽敞的院子,错落有致,她迎我进去让我坐在沙发上,不想坐下却一下子就倒在了沙发里,因为沙发太松软了太舒服了。临走她从兜里掏出一封她写给我的信,天天在一起学习,有的话有的情感不便用语言表达,我们就书信传递。

我们还一起做过疯狂的事,我们都喜欢的语文老师史老师实习结束要走了,下了晚自习我突发奇想提议叫来史老师在宿舍里开个欢送晚会,我怂恿着大家和我一起去。当时我还是非常具有领导能力的,当然是除了学习领导什么都行,尽管老师们一直提醒我要专心,要以学习为重,但是我一直当耳旁风,我行我素。

多年以后在职场上挤破了脑袋往上爬,周围的同事名校重点大学毕业、留洋回来的人比比皆是,顶着巨大的压力,退一步不甘,进一步不敢,才悟出来若是听老师的话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学生时代本来就是积蓄能量,留到成年之后厚积薄发,但是我却把这个弄反了。

几个女孩子结伴大半夜的跑到街南头老师的家,漆黑的街上没有路灯没有人。到老师家发现老师不在家,又叫醒老师的邻居带着找到老师的亲戚家,老师睡眼朦胧的跟着我们回了宿舍,我想当时老师肯定不是要参加我们大半夜给她办的什么晚会,而是担心我们几个安全才跟着我们去。聚会过程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结束后老师没地方住去楼下住宿的老师那借宿。第二天我和她都磕头打盹,她大大的双眼皮也因为疲劳双不起来了,事后想来这是多荒唐又可笑的事。

年少的时光总是不经折腾,眨眼我们就分班初二了,我和她还是同班,只是不再是同桌,慢慢的我们有点疏远了,我再有和学习无关的事叫她出校门,她都非常礼貌的拒绝。

我知道她是那种非常自律的女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什么,而我随心随性没有耐心没有韧性,工作以后,我和一个做外企驻华高管的朋友讨论,人的发展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她那种与生自来的自律,他说,她生来就和我不是一个圈的,优质的土壤,再加上勤奋,才会那么优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家有个好爸爸,还那么拼不优秀不合理啊。

虽然家境优渥但她非常节俭能吃苦,本来可以专车接送回家的,却每次回家都是和我们一样,骑个二八大自行车,有次我自行车坏了,和她一起上学,我骑着车子带着她,那个车子老到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也没有闸,骑到学校我早已汗流浃背。但是就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伴随着她初中三年往返回家的路上。

初三分班我们还是同学,只是有了升学的压力大家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她坐在我的前桌,每天看着她的背影,端正的坐姿,一直在默默的学习,中午我一般是要趴课桌午睡,但是她从来不会。后来分快慢班,我留在了原班级,她去了快班,鲜少见面但是我一直惦记着她。

初三是个分水岭,像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铁,目的地是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层次,不得不说现在奋斗在行业尖端的人才都是当年成绩出类拔萃的同学,他们像高铁的头奋斗在各行各业如IT,医药,金融,能源等国家经济命脉行业。

很快中考她如愿的考上了重点,我则上重点差些许上普中高些许,最后还是留在了普中。高一我们还靠书信往来,啰啰嗦嗦一写就是十几页汇报着日常学习,高三时候我转学离她学校不远去找过一次她,她当时说自己成绩差了,也不想复读了,我知道她说的差是在重点大学还是在一本之间的差,而我的差是在本科还是专科之间的差,我意识到我们慢慢有了差距,或许差距就在中考时候就有了,只是我不愿意承认。

大学四年到后面工作总是隔山隔海的打听到她的消息,重点本科,读研,考上公务员,买房,结婚,生子,每一个重要节点我都知道,特别希望能和她聚一聚,见一见她,年少时的情谊一直铭记在心,有时候还会梦到同桌时的场景,老师讲课我做小动作,骚扰她上课……

有一次看到她发朋友圈带着孩子在丰县,我正好也在就兴致勃勃的约她,隔天她回我说,在**公园带着孩子玩叫我去,当时觉得特别的失望,然后认为该给这份情谊一个总结:世上没有时光机器,我们都回不到过去了。

现在想来,过去的一些事真叫好,事简单,时间慢,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车马都走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汇款要半个月才能到,写信也要一个星期,电话没办法打,因为大家都没有,每一件事,操作起来都得花功夫,也就愈发觉得这些事情重大,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惦念,才有了纠结。如果没有这些,没这么难,人与人的一切关系也许都不会发生,一切都变得容易和微不足道。

总有些情谊此生难忘,但是最好的结局是束之高阁,惟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