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丫头,你欠我一声“谢谢”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春煦文苑

图:来自网络

那天,我遇到了一件令人惊愕而迷惘的事;多少年过去了,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丰县解放路车如流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晚饭后,我从振大超市(现在的火凤凰)前面,向东关大桥散步,走过龙乡苑刚到那一排烧烤城,突然,一个皮包把我的脚绊了一下。我捡起来一看是个精致的女式皮包,沉甸甸的。

我信步来到阳光丽景小区大门口,借着灯光拉开拉链,包内除女孩子常用的镜子、化妆品之外,有智能手机一部(当时很少有人用智能手机)、人民币486元、两张外币、两张银行卡和失主的身份证。

我一看身份证魏某某,刚满十九岁,心想从事什么职业,这么阔绰,这么粗心,可毕竟还是个孩子。我决定到阳光丽景亲戚家等他们的寻找电话。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包里手机响起,接通之后,一个女孩子甜美的声音传来:“您好,请问,你拾到一个包吗?”我反问道:“是,你包里有什么东西?”一一核对无误后,我告诉她:“你到阳光丽景南大门来拿吧。”不一会,联系电话响起,一个女孩子到来,我问:“你是魏某某吗?”她答道:“不是,我是她朋友,它喝醉了,不能来,我替他来取的。”

蓦地,我脑海里闪过:刚才我在路上散步时,几个女孩子从振大上面的酒店里下来,其中有两个东倒西歪,有人搀扶着,难道就是她们?干什么职业?小女孩还喝醉?为了防止别人冒领,我又重新核实了一遍。并不识时务地嘱咐说:“告诉她,小小年纪不能喝酒,女孩子更不能喝醉”。她那朋友答应到:“好,我告诉她,明天让她请你吃饭,您留个电话号码吧。”

我说:“不用,吃什么饭,不客气,让她以后注意就行了。”那女孩子一再坚持,我只好把电话号码告诉她。心想:也好,明天不让她请客,但一定得给她上一课,年轻女孩子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好,在最好的岁月里醉生梦死,何时才是尽头?

谁知我是一厢情愿,好为人师的职业迂腐,在年轻女孩子的世界里,实在是对牛弹琴,包拿走后,她们竟然连一个电话也没回。面对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我实在愕然、迷惘,那个叫魏某某的女孩真的喝醉了吗?她认识我?怕见面尴尬。她害怕我看了身份证,怕我说出她的行为不端,做派不光彩?

无论怎么说,我拾到东西,给了你,就算你不差钱,起码也减少了你补办身份证、银行卡的麻烦。无论怎么说,丫头,你都欠我一声“谢谢”,你欠这个社会一声“谢谢”。

孩子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声“谢谢”,这一声“谢谢”,能提升公民的素质,能成为弘扬社会公德的催化剂、原动力。缺少了它,就会让那些乐于助人者心生遗憾,就会滋生以怨报德让人心寒;缺了感恩之心,就会在他人施以援手的时候,心生邪念,趁机“碰瓷”。

在成人的世界里,鼓励依然是绽在放生命光彩的动力。尤其那些需要战胜私欲才能释放善行的举动,往往因缺少一句感恩的“谢谢”,那善念便像风中的火苗很可能摇曳一下,瞬间就熄灭了。

前些年,南京关于“扶与不扶”的议论,媒体报道的那一桩桩一件件因做好事被讹诈令好人心寒的案例,就是对人的道德底线的一次甄别与评估。那些帮助了受伤者,甚至抢到了时间拯救了他人生命善举,那些热乎乎的善意,却遭到冰冷的冲撞,以致恩将仇报去“碰瓷”,那些不幸的糊涂的人你讹诈的不是金钱,是呵护社会公德的善念。你的自私,你的丑陋的行为,将使我们整个群体的道德滑坡,素质低下,美好的人性为之暗淡。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造人。我们当努力营造自觉施行善念的环境,弘扬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从我做起,精心呵护知恩图报感念他人的社会关系的幼苗。

在人心冷漠,把不幸者的自杀当热闹看的畸形思维里;在金钱作祟,为私利不管不顾六亲不认的风气中;在“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当下,我们更应当对那些冲破种种诱惑而毅然帮助他人的人说一声“谢谢”。

丫头,至今我依然觉得你欠我和社会一声“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