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当年的“蹲级”岁月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华凤存

农村的学生对蹲级很熟悉,从小学到大学没蹲过级的应该是神童了。

就说小学吧,一个学校就五个班级(五年制),一个班级也就四十个人左右,每年每班都有好几个蹲级的。不知道是学校有指标,还是小伙伴们只知道玩,每次升级考试多多少少都有几个不及格的。同村和我在一块玩大的,小学阶段没蹲过级的也就几个人。

说来是笑话,其实是实情。有人一年级上过三、四年,有人小学上过九年,有人小学一毕业就能下地干重活了;但蹲级不丢人,因为蹲级的人太多。

蹲级的同学,多是人高马大,坐在后面一排,有坐在后门口的,有坐在后窗户旁的,都是望风的最佳地点,老师来了,第一个知晓的往往是他们。这些同学,年龄偏大,和同班同学的哥哥姐姐曾经是同学,现在又和同学的弟弟妹妹是同学,说起来还都是亲戚,真是“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但是因为年龄“代沟”玩不到一起去。

蹲级的同学力气很大,打架是行家;打扫卫生是使大扫帚的,也只有这个时候,老师会微笑着夸道:“身大力不亏!”于是,他们干的更卖力了。

一到检查作业或背书,蹲级的同学顿时蔫了。老师往往是“对着鸡窝放屁——讽刺加打击(风嗤加打鸡)”,恨其不幸怒其不争,说:“你还打算报出小鸡来!”蹲级的同学,大家都戏称“报鸡窝”。当然,没人真生气,都是前后村的,还沾亲带故的;如果是一个村的,说不定还是本家。

当然,蹲级的多是男生,女生很少蹲级,可见男生是比女生笨很多。这是小学。

到了初中,很多同学为了考中专端铁饭碗,初三开始“复读”(蹲级太土,毕竟上中学了,老师们也雅称为复读生,我们也习惯了),有女同学复读到她的同学大学毕业了,到这个学校来教学,她还在初三复读考中专。

那时复读真是太苦了,想想吧,就那几本书,早已滚瓜乱熟,但是年年名落孙山,只好拼命做题;很多女生白了头发。

到了高中,复读就是家常便饭了,男生复读,女生也复读;弟弟或妹妹已经上高三了,哥哥或姐姐还在复读!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的都是熟人,有表姐表哥,有亲姐亲哥。唉,农村的学生想跳出农门太难了!

时隔多年,我有时还做参加高考的噩梦:马上就高考了,我的历史、政治和英语竟然一遍都没复习完!这样的噩梦有规律的出现,愁白了头发,消瘦了体型,唉,应试教育坑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