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纪事:我的童年伙伴可儿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李翠萍

我家是一个用竹篱笆围成的小院。院子里有三间瓦房。院子外面是一条小小的路。小路蜿蜒着,向后延伸。大概离院门二三十步的样子,便是一片果园。果园里相间的栽种着桃树、杏树、梨树和柳树,走进去,便埋没在深深的果树林里,埋没在无尽的青翠里,寻也寻不见。     

      

不同的果树会在不同的时令开花,春来的时候,相继的花团锦促,秋去的时候,相继的落英缤纷,别是一番热闹。果园偏左的地方,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岸边垂柳婆娑,柳条儿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清清爽爽,活泼妩媚。水面绿意盎然。那河水,若没有风,会像镜子一般,风一吹,便有鳞鳞的波光在水面荡漾。

村里的姐妹们时常找我来玩。谁买了新衣服,姐妹几个聚在一起,便让她拿来穿上秀秀。谁买了新式的化妆品,我们也都跟着试试新鲜。谁说了什么样的婆家,嫁了怎样的老公,自然也免不了几个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评论一番。

家乡别有一番清淡释然的美。可儿的到来,似乎打破了这儿的无忧无虑。先是她的来历,就让知道的人心头罩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蓝蓝说:“西边隔一家,原来废弃的房子里,新搬来一家人,还有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姑娘。”一个姑娘,和家人一起住在废弃了十几年的土房子里。让我心里有了一种带着伤感的神秘的又而美丽的幻想。

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便在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我特地以借东西为由去看她。十几年被废弃的小院原本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一脚踏进来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她收拾的干干净净。角角落落都用笤帚扫过。

院子里,粗大的梧桐树,一改往日的阴郁,反倒使得小院一片清凉。这与先前那种荒凉的感觉大相径庭,经过一番打扫布置,倒有了几分小家碧玉的俊俏。

她看到我来她们小院,便笑着出门来迎。深蓝色的牛仔裤,蓝白相间的花格棉布小褂,一身的清秀。身材苗条,长长的披肩发整齐的束在脑后,一脸的纯净。她笑着与我搭话,还对我说:“来这以后,左右邻居照应着,不时的在门旁放些菜,放些水果,这里的人真好!”。我从她的脸上,没有看到忧伤。

三月的一个午后,我见过一个男人来寻她。那男人一米八的个头,魁梧的身材,长的很是英俊。后来,她来我家找我玩的时候,嘴角就老挂着甜蜜的笑。她说,那是她的男朋友。她们的感情几经波折,终于可以不分开了。我也为她欣喜,女人,嫁了自己如意的郎君,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可是,不曾想,没过多久,我却只见了她一个人在村后的大田地里,茫然的,漫无目的的一个人来回踱步。那一阵子,每天都是这样,大清早,早早的就站在大田地里,失魂落魄的来回逛。中午吃饭的时候回家,不一会,又跑到大田地里来回逛。从太阳升起,到夊阳西下,满脸的焦急,满脸的隐忍。仿佛什么都顾不得了,整个人都沉在了痛苦里。

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走过去问她。她一听我问她,便满眼含着泪低下了头去。她问我:“为什么他一次次的说来,却又言而无信?”。我听她说了事情的始末,就忍不住劝她:“言而无信的人,还是别等了。”她却说:“他应该给我有个交待的,如果,他不来给我交待,我就是在等我的心,等自己死心。”看着她日渐的消瘦,我只能远远的看着,盼着她,早些走出来。

麦子黄了。我时常去田里转。有好一阵子都没见到她出门了。我去她家寻她,发现她病了,一个人躺在床上。闭着眼,什么也不说。我与她讲话,她的眼角便流出泪来。只是仍旧什么都不说。

我想她心里一定沉了深深的痛苦吧。

我告辞离开,对她说:“杏子熟了,看哪天太阳好,来果园里吃杏吧!”

摘杏的那天,她果然来了。只是比以前更清瘦了。一阵风就能吹跑的样子。我拿了杏子给她吃。又大又黄的杏子,在她手里,诱的她的眼里露出了一丝喜悦。她对我说:“我要读大专了,自学。差不多三年就能拿到毕业证。”她的眼睛看着前面,仿佛有着无尽的向往。

秋收的时候,田埂上就多了一个捧着书本的身影。在村里,秋收,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农忙,她一个人,捧着书本,对一切都视若无睹的样子。可能是书本的滋润吧,日渐的看着她脸上有了红晕,眼角有了光泽,嘴边,也常常的挂着一丝丝微笑了。只是,从那以后,她似乎特别的爱一个人独自散步了。

后来,她家里,就不断的有人上门给她提亲。据说,一些有钱的,有工作的小伙子她都没看上,偏偏选了一个家在农村,人在外面打工的小伙子。我也不解,便偷偷的问她。她说:“这个人看着很老实,像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有钱没钱的,能一心一意过日子最重要!”许是感情的磨难,让她更质朴了吧。我想,能安于平平实实的生活也是幸福。

她出嫁,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前不久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遇见她,她已经是做了母亲的少妇了。成熟的风韵,使本来俊俏的她凭添了几分妩媚。只是,她眼角的淡淡的忧伤并没有隐去。与她母亲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她嫁过去以后,老公对他并不友善,也不往家寄钱,她硬硬的撑了几年活守寡的日子。

我为可儿有着揪心的心疼,生活为什么要让好好的一个她有那么多的磨难呢?

再一次见可儿,是在镇上的小茶馆里。那时的她长发披肩,淡黄色的蕾花上衣,从容而优雅。身边是她四岁多的女儿,穿了一身粉红色小旗袍的可人儿。与她闲谈时得知,她的文章已经见报。她说:“女人自己一样可以活的精彩!”

我被她感染着,激动着。不由的惊叹:再多的苦难,似乎也打不倒一颗向往美好,热爱生活的,艰强而倔强的心。

可儿在我的心里成了一道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