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的爱,就是剪掉孩子飞翔的翅膀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乡下玉米 

凡事皆有度,比如对孩子的爱,适度的爱是爱,而过度的爱则是害。

在这个孩子越来越金贵的时代,父母或者长辈溺爱孩子已成为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现象。而在我们身边,爱之不当、爱之过度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干啥都满足他,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只要学习好,别的什么活都不用做。

有的孩子十岁了,家长还要给他喂饭、洗脚、擦屁股;有的家长甚至扛着笤帚到学校帮孩子打扫卫生;孩子参加夏令营家长也不放心,偷偷跟着,惟恐孩子渴着、饿着、累着、碰着;有的孩子读大学了,家长也不舍得让他洗衣服。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个帖子,以被父母娇惯到何等程度为主题,其中夺冠的是一位直到成年都没有自己系过扣子的姑娘,小时候都是父母给系,后来在学校是同学帮着系。有刻薄的网友说:“敢情你父母劳心劳力就培养出一个残疾人。”

更过分的还有呢:女儿要出嫁了,父母对男方的家长说:我家女儿是娇生惯养大的,她的手是弹钢琴的手,我们没舍得让她刷过一个碗。以后有不到的地方,你们多担待。而男方父母则接过话说:我家儿子也是蜜罐里泡大的,二十好几了,连一只袜子都没洗过。

更更过分的还有:母亲陪儿子睡觉19年,甚至辞职去陪上大学的儿子——他已经无法适应没有母亲在身边的生活。

家长对孩子的娇惯程度,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溺爱孩子的后果不言而喻,老话讲“惯子如杀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才干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培养出一个什么都不会干的废物点心,可为什么有些家长明知道溺爱的危害,却还是控制不住会在教育的原则问题上一再屈服呢?

事实上,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是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这样把爱倾注给孩子是无私的、伟大的,可是,这种爱结出了什么果实呢?

“爱”的种子结出了恶果:在这样的溺爱下,好多高中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有的高中生甚至连碗也不曾刷一个;有的大学生把脏衣服快递回家让家长洗;即便放假在家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有学生上了大学因生活不能自理吃不了苦而退学回家。这样依赖性强、自立性差的孩子,将来如何走上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有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受一点委屈就选择辞职;有孩子眼高手低,宁愿啃老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有孩子人际关系方面是白痴,不会与人相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前面我说的那对娇生惯养的小夫妻为了该谁刷碗闹离婚,而那个母亲陪睡19年的孩子不敢谈恋爱——没有母亲陪,他甚至睡不好觉。

出现这样的恶果,板子应该打到谁身上?孩子的坏毛病是谁惯出来的?答案不容置疑:一味宠溺孩子的家长绝对难逃其咎。做家长的也许会委屈——我都是为孩子好啊!可是,当初是你打着“爱”的旗号,剪掉了他的翅膀,如今,他哪里还能飞翔?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集《园丁集》中有这样一句诗:“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希望做家长的都能够给孩子适度的爱,不要因为过度爱而让花过早地萎谢,不要剪掉他赖以飞翔的翅膀!如此,对家长、对孩子乃至对社会都善莫大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