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那本四角号码词典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刘茂德

图:来自网络

年轻的朋友,您听说过四角号码词典吗?您见过以致拥有一本四角号码词典吗?笔者提这问题,相信绝大多数年轻朋友,甚至老年朋友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别说时间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即使倒退二三十年前,那时候使用四角号码词典的人也很少。本人就拥有这样一本四角号码词典,还是《四角号码新词典》。

说起这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时间就要回溯到将近30年前。

1988年初,高中毕业一年多后,高考无望的我,选择了当兵。现在已经忘记,临行前,我有没有到家住县城的老同学陈祥生家告诉他。反正入伍以后,我写的信,第一封自然是给父母亲的,第二封就是给陈祥生同学的。我为什么急于给这位老同学写信呢?说到与陈祥生的关系,还得往前说。

我读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一个学校。读初中时,学生因辍学流失的多,初二时学校对班级作了缩小调整。于是,我遇到了陈祥生同学,初一时我俩不在一个班。不但认识了,我们还被安排俩同桌。这一次的相遇,让我俩不但同窗多年,又让我俩保持了30多年的友谊。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亲都是地道的老农民,而祥生的家在县城,他父亲又是工程师,家庭背景差距非常明显。开始,我自然非常谨慎,生怕陈祥生看不起我这个农村来的同学。后来的情况证明,我想多了。

直到现在,陈祥生的穿着都非常朴素,每天到校后,他主动与我打招呼。我注意到,这位同学不是一位口齿伶俐的人,着急时说话甚至有些结巴。如此,我感觉陈祥生与我的性格有些近似,彼此能够说得来,我们很快加深了感情。

说是建立了友情,其实交往中,我俩并不是如其他朋友间,说起来滔滔不绝,或者侃侃而谈。双方有话就说,无话不找话说。而且,他还不时挑我的“小毛病”。比如,我那时爱记录自己看过的电影,在记录本上写上“电影剧照”几个字,这被陈祥生看到了,他问我:写“电影剧照”什么意思?

我的脸立即红了:“就是看过的电影。”他又问我:你每次看电影,都是跑进去,看一眼就出来?我被他问得有些恼火,这时,陈祥生才解释:“电影剧照”就是从电影中选一个镜头制作成照片。当时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可事后,我就暗暗骂自己:狗屁不懂,还装啥!老老实实地学习!

在与陈祥生同学的几年中,我俩这样的小事儿真不少。如,学习普通话时,他开始讥笑我说的普通话简直是“惨不忍闻”,然后才教我正确的说法。高中阶段,我俩又曾经同桌,上不感兴趣的课时,我有时就趴在桌上睡着了,陈祥生发现了,就捅捅我的腰或拍拍我的腿,如此,我免受了老师不少的批评。

高中阶段,祥生的理化比我学得好,我做好的作业有时就给他看看,请他把关。他也不客气,发现其中的错误,往往就用讥笑的方式纠正我。多少年中,我从未因此类事或其它事情与祥生发生过矛盾。我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善良而又在学习和做事上非常较真的人。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陈祥生请我到他家去。到了他家,开始我仍然是害怕:他的父亲是知识分子,好不好接近?他的母亲是什么脾气?还好,他的父亲平时在家很少,他的母亲也就是一般家庭妇女,很慈祥。再后来,祥生就留我在他家吃饭。随着我俩交往中感情的日益加深,祥生拉我去他家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多。

与陈祥生交往的增多,让我认识了他家所有的人。他的弟弟健生是比我们晚三届的校友,他的妹妹梅生是比我们晚五届的校友。如此,我当兵的事怎能不告诉我的挚友陈祥生呢?尤其是,我俩谁也不舍得断了这深厚的纯真的同窗友谊!

当兵以后,我与祥生一直保持书信来往。有一次,他来信说,我当兵了,他还没有送我一份礼物。我回信说知道就行了,不要礼物。然而,就在1988年10月,我还是收到了陈祥生千里之外寄来的礼物:一本《四角号码新词典》上面写着:“送茂德阅。耳东 1988.10.26”。

对这本四角号码词典,我并不陌生。我清楚地记得,我俩同学期间,曾经向他借过这本词典,他借了,但他借词典的“注意事项”多而细致,诸如,不要弄破,不要卷角,不要在上面写字,不要破坏了包纸(这张牛皮纸包装现在还原封未动),不要转借他人等等。可见,他对自己的这件学习用品是多么在意,多么珍视!可是,他却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赠送给了我。我的这位同学,又是多么珍视我俩的这份友谊!

亲爱的祥生同学,我会保存好你的这个赠品,直到永远!接到礼品的当时,我这样发誓,现在,这誓言也没有变,不会变!

与祥生分别30年来,我俩一直保持着联系,得了机会,我会去看看他,他也会来看看我。没有机会,我们过去是书信,现在就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直到现在,我俩并没有什么物质金钱来往,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

这本《四角号码新词典》,现在就在我的书橱里,它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我与陈祥生同学友谊的见证,可它确确实实是一个见证。人生得一知己,难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