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运祥:曾是张学良部下,丰县赵庄集一位鲜为人知的抗战英雄!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齐英民

照片提供:齐敦为

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距今已过去80多年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们中间,还有我们丰县赵庄集的一位。他叫齐运祥,曾用名齐瑞祥。一九零三年生,东北讲武堂军官学校毕业,上尉军衔,张学良的部下。一九三八年四月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五岁。

因为我们两家是世交,同住一村,几代人贫苦相依,耕田为生,择邻而居,前后相距不到百米。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他的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脑海里早早地就刻下了崇拜英雄、仰慕先烈的印记。多少次的冲动迫使我把他的故事写下来,一方面去告慰先辈的英灵,另一方面能激励和启迪后人。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1937年3月东北军高级将领轻率地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东北军东调的方案,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的圈套。东北军遂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4月到6月,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整编后的东北军编为6个军。其中57军和51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齐瑞祥正是51军中的一员,他当时的职务是51军100师339旅678团一营三连连长。

早在1928年(民国十七年),齐瑞祥25岁,刚刚毕业于联军军官学校,正是年轻有为,血气方刚的年龄。两年后又参加了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九期步兵科学习,1931年(民国20年)四月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陆军第二十七团第二营第六连少尉排长。1936年(民国25年)12月部队改编后被任命为中尉连长,奉命驻守北平。

侵华日军自从遭遇喜峰口大战以后,损失惨重,中国军队的兵器以大刀为主,虽然落后,但是坚持夜战和近距离作战,仍然多次取得巨大胜利。日军作战,最害怕的是用不上飞机大炮的夜战,齐瑞祥遵照上级指示,抓住敌人的弱点,带领全连将士重视武术训练,每日操练刀法,挑选精兵强将组建手枪队和大刀队,亲任队长,昼夜训练,时刻准备着迎战日军。

一九三七年二月,齐瑞祥率部驻防在三河、通州一线,每日整训备战。大战在即,形势异常紧张,战斗一触即发。此时弟弟运昌从老家前来探望兄长,看到哥哥所带部队,每日三操两课,习文练武,紧张有序,不但对所带部队进行严格训练,还进行保家卫国的思想教育和战术讲演。弟弟看在眼里,心中对此极其向往,遂决定不再回乡务农,向哥哥提出当兵的要求。

齐运祥心中权衡再三,没有同意,向弟弟讲了自古不能忠孝两全的道理,劝弟弟运昌回乡:“爹娘年事已高,全家老小要有人照顾,咱弟兄俩不能都当兵。”话不多但语重心长,可弟弟运昌自幼习武,性情刚硬,坚决不愿回家,并说“不在你这里,我照样能当兵”,随即准备出走。

齐瑞祥拿弟弟实在没办法,随即安排部下,带弟弟去同乡挚友渠时晖(丰县西南蔡楼人,有照片)处的另一新兵连报名入伍。因齐运昌有一身武功,又年轻,很快得到重用,遂选入教导队进修。期间,齐运祥几次带卫兵深夜骑马前去探望弟弟,对其激励鞭策,严格要求。弟弟学习进步很快,大家交口称赞。其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兄弟二人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更显手足情深。

时下,日军进犯关内,自承德来势汹汹。齐瑞祥带领全连将士奉命阻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反复争夺阵地制高点,日军调集三十余架飞机,自承德起飞,轮番轰炸南苑阵地,我中国军队在飞机轰炸时,由于缺乏武器,无奈只有埋伏在青纱帐的沟壕里,等待飞机过后,日军步兵上来之时,我大刀队突然从战壕中杀出,与敌人展开近距离的肉搏战。

日军每次都被我军杀死大部,仓皇败退。战斗异常惨烈,但我军凭着坚强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死死地守住了阵地。因飞机多次轰炸,通讯线路被炸断,不能及时联络到指挥部,1937年7月27日凌晨四点,派出的通讯员终于回来了,得知几个小时前,师长赵登禹就派人下达了撤退命令。由于通讯员中途牺牲,才延误了行动。齐瑞祥立即带队向保定方向集结,后辗转多地随大部队去了西安。几个月后,又奉命返回到韩庄、台儿庄一带。

弟弟运昌所在的教导队,当时也叫东北讲武堂军官教导团,约有1000人,大部分是18-22岁的青年学生。平时训练每人只发一把大刀,天天操练、演习刀法,主要进行文化思想教育,战事吃紧时才发短枪,学生兵个个义愤填膺,激情高涨,他们高呼:“养兵千日,报国时到”,随挺进防守一线——南苑阵地,不过当时南苑阵地的防空能力几乎为零,青年学生兵们听从指挥,暂时隐蔽在青纱帐的沟壕里。

等敌机轰炸过后,日军靠近,大喊口号一齐杀出,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日本兵拼刺刀有一特点,就是把枪膛退空,以显示武士道精神,狂妄至极,我青年大刀团刚成立时,都是经过体能考试才被录取的,后经严格训练,个个身手矫健,刀法娴熟,又有20响短枪在手,平时训练时,都是左手持枪,右手拿刀,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毕竟是和鬼子面对面,相距不到3米,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这下鬼子可真的吃亏了。一次次杀退日军,坚守了阵地,但我军也有不少的伤亡。

在短暂的休整时间,学生兵们仍激情不减,高呼口号“前进着生,后退者死,两军对垒勇者胜”,阵地饭一时送不上来,就啃生玉米,(因为当时正值高粱、玉米未熟季节),鬼子久攻不下,恼羞成怒,随又调来三十多架飞机,进行低空轰炸,一中队长端起轻机枪对空强射,敌机仓皇逃走,在炮弹轰击下,鬼子再次攻上来。

夜幕降临,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运昌在激战中腿部受伤,撤退时掉了队,无奈之下,只好在当地几位好心百姓的帮助下,连夜离开,一直被他们推着小车送出百里之外,后自己辗转回到赵庄集老家养伤。

七八个月之后,1938年3月间,台儿庄战役即将打响,弟弟运昌突然接到哥哥从前线捎来的口信,要他急速前往备战营地见一面。兄弟二人见面后,互抓肘相视,语重心长:“哥今天叫你来,就是要当面和你分分工。

国难当头,日本飞机天天轰炸,日本人已打到我们家门口,离我们的爹娘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已不足百里,哥已准备好与鬼子拼死一战,我为国尽忠,你要为父母尽孝。”短短十几分钟话别后即回营地。

4月,台儿庄战役的第一役——韩庄战役打响后,他带领全连将士,浴血奋战,直捣日军指挥部,激战中负伤,仍坚持不下火线。全歼固守之敌后,终因失血过多,在野战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壮烈殉国。后装棺护送回丰县赵庄集老家安葬,年仅三十五岁。听老人们讲,曾跟随他多年的一名警卫人员在护送棺木回家安葬后坚持守陵三年才不舍地离去。临走时,买了足够多的纸钱,在坟前边哭边烧,打着滚地哭喊,感动了十里八乡。

齐运祥一生只有一个女儿,长大后嫁给了赵庄集四队的李乃信,(李乃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担任赵庄文化站站长和赵庄影剧院经理)。可惜的是她1970年因病早逝,撇下三子一女。死时年仅三十四岁,小女儿刚满周岁。

齐运祥的老伴齐王氏在丈夫殉国后与弟弟、弟媳、还有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全家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全身心地抚养自己的女儿和唯一的侄儿敦为长大成人,侄儿长大后待她像亲娘一样,为其养老送终。老人家一直活到八十三岁,1985年去世。因为我们两家是近邻居,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和她老人家说话,老人慈眉善目,心地善良,说话非常和蔼,待人十分亲近。

运祥的弟弟运昌解放后弃武从医,救死扶伤,在赵庄街上威望很高。老人家很长寿,一直活到98岁高龄,无疾而终。运昌的儿子齐敦为,现在是赵庄镇一位很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年龄已接近七十岁了。两个孙子云岗和云通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如今都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

逝者如斯。战争的硝烟已远远散去。生活在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是否会理解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呢?历史不会忘记,也不应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他们将在共和国的大厦中竖起一座座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名长存。

愿运祥先辈地下安息! 

(附:文中照片全部由齐瑞祥的侄儿齐敦为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