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佐刘邦的女人——单县终兴镇潘庄村的​吕后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张念柱

图:来自网络

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大汉王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西汉是中国大一统形成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从世界来看,只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可相提并论。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开始被世界统称为“汉”。毛泽东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汉高祖虽有戚夫人、薄太后等一干妃嫔在背后,但最有韬略、有作为的还是吕后。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吕后最有贡献,毕竟她和她的儿子在称制的这十五年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即将到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史记》赞曰:“孝惠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乎休息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称制。政不出户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名雉字娥姁,(公元前241---前180年)。今单县终兴镇潘庄村人。据民国18年《单县志》(校点本)记载:吕堌村在城东三十里平城庵南6里。据民间传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诸吕事发,吕堌村吕氏家族受到株连,遂改吕后母姓为“潘”。

“潘庄”即源于此,至今潘庄没有一家人姓“吕”。人们在开发红色资源的同时也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由在济南工作的单县籍同乡会苗学勤、王秀英发起,魏明、何明、曹明绪回乡考察,并确定在吕后庙遗址新建吕后庙三间,门楼三间的的院落,总占地面积2.5亩。沿518国道行至终兴镇医院,路南是终蔡路,沿终蔡路南行2公里左右,达刘楼村右拐直行2里左右即是吕后故里--潘庄。


巍峨的门楣上书“吕堌村——吕后故里”。前行100米左右路北一巨石有书法家书丹:“天下真正女皇”。


“庙门前两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分列两旁,门楣上书“吕后廟”三个金色大字。
院内甬道宽
4米,6块石碑分列两旁,空闲地松柏间植,葳蕤肃穆。


正殿三间,门楣书“西汉高后娘娘廟”,庙门楹柱对联,上联:佐刘邦定天下一统河山,下联:率汉室促安定造福神州。



庙内正殿黄帷帐内吕 后端庄淑秀、艳冠群芳,丝毫看不出史书中描写的戾气。


室内左右及山墙上挂着与吕后有关的图文,以便游览者更多地了解吕后事迹。

吕堌村仿古建设进行时
 

参观回来在村口遇一老者,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有关吕后的神话传说:

相传吕堌堆西二里许有一座小山,叫“小兀山”,山顶上有块大青石,半隐土中,俗称“兀山顶子”。某日,一猎人打猎归来,见兀山顶子上栖着一只异常美丽的大鸟,锦翅华翮,金睛銅爪,长长的尾羽,头顶三朵羽冠,在残阳夕照下流丽溢彩,很像人们传说的凤凰。猎人看呆了,直到太阳落山才想起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到兀山顶子去看那只大鸟,大鸟杳无踪影,大青石上却留下数行爪印。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一风水先生闻说,到小兀山仔细查看后并断言:此山附近几里必将有大贵人降生。此时,吕公(吕雉之父,名文、字叔平)妻子怀胎十月即将临盆。

一天夜里吕公似醒似睡,朦朦胧胧好似闻有凤凰鸣叫,披衣下床,恍惚间看见一只大鸟,金喙长尾,锦颈华羽,从庭院直扑屋内。其时其妻顿觉腹痛难忍,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啼,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当时吕公庭院祥云缭绕,屋内馨香盈室。吕公觉着此女感应凤凰而生,随起名曰“雉”。

吕雉自幼天资聪颖,性格刚毅,有远见,成年后随父因避仇移居沛县,嫁刘邦。辅佐刘邦成就一番帝业。从此,吕堌堆西边的小兀山,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山。吕后和刘邦回乡省亲。当地乡绅为讨刘

邦、吕后喜欢,称小兀山为“栖凤山”,上顶上的大青石为“栖凤石”。吕后不解其意人们便把猎人见到凤凰的故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一遍,吕后听得心花怒放。乡绅们又提议在栖凤山为其建座“凤仪亭”。吕后很高兴地应允了。

之后乡绅还在小兀山下修了山门。从山门到吕堌堆之间又修了一条近三里长的宽平大道,。这条大道修得笔直笔直,不拐一点弯,所以当地人称“三里直”。当时歌谣曰“栖凤山,歇凤凰,三里直路出娘娘”。丰县“龙雾桥”孕育了一代帝王汉刘邦,单县“栖凤山”诞生了真正女皇吕雉。

“往事越千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而今苏北大地,黄淮海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321省道改为国道,徐州至菏泽高速公路正在谋划中,一幅和平盛世的画卷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身边的每个自然村、每个姓氏,村内的沟、渠、坑、塘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积极发掘,分享给大家,既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满足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何乐而不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