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逗小孙子,我曾学会了这“三样功能”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吴中芹

图:来自网络

今天送孙子去学校,见到了他的班主任宋老师,相互打过招呼后,老师突然告诉我,孙子吴宸宇昨天在班上讲故事时,向大家讲了其爷爷有三件“奇特”功能一事。问我是真的吗?我笑了笑向老师作了解释。

在孙子三四岁时,为了逗他玩,我就学着模仿影视演员李保田会动耳朵的动作,起先以为这个动作很简单,但是真的能动起来,还真不容易,我就对着镜子慢慢练习,一开始,嘴,眼睛和面部一起动,才能把耳朵动起来,后来,掌握了要领,逐步的耳朵就会单独能动起来了。

变脸逗眼珠,是从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表演启发引导的,将两个眼珠逗在一起,脸部皱起,好似盲人的面部表情。

学习这些,主要是当孙子哭闹时,我便把以上两个表情扮给他看,结果还很灵验,他一看到我双耳齐动起来,或者两只眼珠逗在一起,逗逗他,然后用手遮住我的面部再还原,他真的就不闹了。但这一方法,曾数次遭到老伴的反对。

第三件是能把东西变到石英钟里,这完全是一种障眼法。有时孙子要玩一个他不该玩的东西,硬夺下来他不肯,我就哄着他说,爷爷能将这个东西变到墙上的掛钟里,他顿时安静下来,说爷爷你变吧,于是把东西交到我手里,指着石英钟说变,趁他把注意力吸引到石英钟时,我立即把东西藏在腋下,然后拍拍手,怎么样,没有了吧,孙子便信以为真了。

我把这三个所谓奇特功能向老师讲述后,她笑着对我说,逗孩子玩,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正面教育和引导,建议逗眼和变东西到石英钟这样的做法别再给孩子看了。

我会意的点了点头,辩解的说,那也是随心所欲,想着只要他不哭闹就行。

现在小孙子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慢慢的越来越懂事了。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我特意给他购置了一个铁制书橱,儿子还不时地给他购买了许多少儿童话故事,四大名著少儿读本等读物。

每当他做完作业之后,或者是周末及放假期间,孙子都会拿起这些书本,认真翻阅起来。有时在和他聊天时,还不时提起他小时候调皮和哭闹时,我逗他的所谓三个特殊功能,並偶尔让我再演示一下。

今年5月份,小孙子过生日时,曾邀请了几位同学,在一起聚会欢庆。其中一位同学还提及小孙子在班会上所讲的那段故事,并且提出要我当众表演一下。

我真的不好意思,在诸多小学生面前出怪相,但是又拗不过他们,只好把耳朵上下闪动起来,一会左耳,一会右耳,有时两二只耳朵一起闪动。小同学们看的很入神,也很诧异。他们也纷纷要模仿,但只见他们一个个噘嘴动腮,而耳朵却怎么也动不起来。

我告诉他们,这个看似很细微,简单的举动,不掌握要领,不反复练习,是不能成功的。如同我们做每件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认真,严谨,才能获得相应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