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农家孩子,已经没有了“故乡”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春煦文苑

图:来自网络

故乡,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是让人亲切而又怦然心动的字眼。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

现代的华夏子孙大多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我们从这篇小说中,不难看出作家对故乡的一往深情,在他的心中故乡就是“聚族而居”的老屋,古老的街巷,亲密的童年伙伴,童真、童趣、童年的喜爱。

诗人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想起”。古今中外,伟人都对故乡魂牵梦绕,那里有他们一生深沉的惦记,永恒的眷恋,无尽的思念。基于此,实在不可想象,一个没有故乡的人生,该有多大的缺憾?

可是,从故乡的真正蕴含看,现在很多农家的孩子,真的没有了故乡。因为故乡绝对不只是一个地址,不是写在信封和邮件上的内容。故乡是带有烟火气的一个家族的生活史,它包括足迹、指纹、体温、话语——是由一些旧物、细节、各种难以忘却的人和事构成的人生档案。它是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积淀的属于自己的童年印记。

我们认真地审视今天的生活,好多人家已经不是“狡兔三窟”了,孩子从童年到度过青春期一直在变换住所。很多孩子跟着大人,从偏僻的乡村搬到小城镇,再从城镇搬到县城;由县城搬到中等城市,最后搬到发达的大城市,不停地搬家。

生活越来越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搬家必然导致记忆和感情的移动甚或断裂,必然导致朋友的失联和所处邻居的变更,孩子们便成了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固定玩伴的一代,没有邻居和故园的一代,没有固定的童年趣味记忆的一代。从这一点上说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了故乡。

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好,房子离地面越来越远,装修越来越高档,孩子真的没有故乡了吗?是的,你想,一个个偌大的城市,哪里是你的故乡?如上海,你能让孩子把浦东、南汇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

作为父母的你,也会发现连你自己对现在所住的地方都不熟悉,甚至楼上楼下、左邻右舍也不了解,你没有在这个地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让人心动的行为,孩子们更没有与所在小区的小朋友有过亲密的接触和精神上的深层次交往。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了故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一种神奇的切割力量,它把我们的生活切割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区块:成人和宠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和玩具在一起的孩子们,很少有亲密的伙伴,他们常常关注的是玩具的多少,是否丢失与损坏,很少与小朋友相关。

他们生活在网络世界里,在动画片中寻找所爱,离了手机便会失魂落魄,沉迷于游戏中,在他们的世界里乐趣就是“植物大战僵尸”、“王者荣耀”……网络游戏主导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挤占了本该与小朋友交心、交友、玩耍的时间。

所以,虚拟的空间,遮蔽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的阳光,缺失了邻里亲情的浸染,少了童年固有的单纯与可爱,多了成人般的腔调与早熟,孤独而又任性,乖戾而又冷酷,哪里还有故乡的概念?

面对现实生活中这一新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补救。没有根的花木,很难枝繁叶茂,更不会绽放姹紫嫣红的春天;没有故乡的孩子,就不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根基不牢,必然会在生活的历练中风雨飘摇。

作为从乡村带孩子走向城市的父母,应该多创造机会带孩子到老家看看,起码让孩子知道祖父辈、父辈的故乡,感受家族的亲情,感受故土的温馨,感受乡音的温暖。

让孩子知道那里是一个家族的根,给他们留下带有乡野味道的质朴而淳厚的念想,久而久之,也许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