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旬邑民间送穷节

 新用户59979975 2020-07-15

农历正月初五,称送穷节,旬邑民间俗称“破五”。

“破”民间指破烂。破五,是说初五要清除破烂。

关于送穷,民间传说,穷鬼的名字叫寇五,寇五出生富豪之家,因为独子,自小娇生贯养,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挥霍浪费,随心所欲。但寇五的父亲认为,自家财富如山高,似海阔,寇五怎么也挥霍不完。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修了一座宅院,盖房时每根椽下压了一个银元宝,铺院时每一块砖下埋一根金条,还为自己制作了一口特大号棺材放在院里,又修了一个大照壁,里面藏满金银,挡住出门的道路。他生前处处放纵儿子,临终时却一再叮嘱寇五:“遇上困难拆着买。”老子死后发丧,棺材抬不出去,人们提出拆照壁,寇五却嫌麻烦,让搭天桥,棺材从照壁上面通过,白白错过了机会。寇五整天泡在妓院赌场,他先卖浮产,后卖土地,最后将整整一院新宅抵了债,空费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寇五输成了穷光蛋,又什么事也不会干。为了生活,只好在吹鼓手班子为人家背鼓,混口饭吃。后来姑姑偶然发现,觉得娘家偌大光景,竟然一下子败落到如此地步,伤心地哭了。寇五却安慰姑姑说:“这鼓看上去大,里头是空的,不重,我能背动”。从此,民间便有了“寇五背鼓 — 空的”这句歇后语。

   

   寇五的传说,在民间老少皆知,特别是为人父母者,往往用这个传说教育子女。于是送穷节便有了它的文化内涵。

   旧时,送穷节讲究颇多,鸣炮焚香,清水净街,掏灰扫尘剪五彩纸人,让小孩拿到街道,相互交换,把自己的送给别人,谓之送“穷鬼”; 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之为得到了“福神”。炮竹三声,崩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治的老子七四八活:焚香九柱,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这幅流传民间的送穷对联就是对旧时人们送穷习俗以及送穷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如今,旧时送穷的陈规陋习在陕西关中已演变成了是日黎明燃放炮竹,家庭主妇打扫室内卫生,将清扫的垃圾送到户外,称为:“送穷”。男人洒扫庭院,掏厕出粪,谓之:“刨穷根”。这天早饭吃“搅团”。用意是填穷坑。午饭吃饺子,饺子像元宝,用元宝塞住“穷窟窿”,来年不欠外债,日子红火。

   总之,民间送穷的本意是将贫穷远远的赶开,它起源于人类祈求富裕的心理。其中也隐喻着吐故纳新的含义。

作者:王新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