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旬邑的唢呐/刘朝霞

 新用户59979975 2020-07-15

老家旬邑的唢呐

刘朝霞

呐,是农村红白喜丧事上不可缺的角色。就像请的厨子一样,是主角,也是配角。

呐,在我的老家旬邑村民的喜丧事上,不可少。呐声,是亮点,更是一种气氛的烘托。不管喜丧事的大小,呐,必不可少。农村人给孩子婚嫁,给老人送葬,周年祭,甚至过生日,都会请吶手。来为喜丧事哄场。喜事有喜曲,丧事有哀曲。曲曲引人入胜,曲曲动情投入。

请来的吹呐者,鼓足气,鼓着腮帮,吃劲地吹着,呐头朝天,吶嘴放进嘴里面,两手扶着,或面朝天,或面向众亲友,集中精力,为事上加劲吹着呐。锣鼓配合着叮叮当当的敲着。一两个吶手,和两三个锣鼓手,合作一起,组成一个小团队,在主人的喜丧事上,默契的合作,吹的带劲,吹的给力。

民俗学者王新民采访旬邑唢呐艺人

呐手吹的好坏,会得到前来参加喜丧事的亲友邻居点评,吹的好,曲目音调到位,下次可以继续合作,或给亲友推荐,或自己继续请。吹的不好,只有这一次的机会。一个吹呐手的水平,决定了他的钣碗,决定了他的收入,决定了他吹呐路上的声望。

旬邑唢呐传承人肖军

在我的老家,我知道的吹呐手有六个,我村的刘进年,散集村的朱民,坪坊村的田小平,是我姑婆的儿子,还有车门一队的王双群,埝桥子的秉学,杜家村的扭嘴子。他们是村子周围吹的最好,最有名气的呐手。他们在每家的喜丧事上一路吹过时,被人们津津称赞。前些年他们都被应邀,代表我们旬邑县参加过省上的呐大赛,上过陕西电视台,还为我县争了名誉,得过一等奖。而今,这六个呐手中,我村的刘进年,散集村的朱民,杜家的扭嘴子已告别了他们喜爱的呐,长眠地下多年。人们再也听不到他们那抑扬顿挫,高亢有力,悲腔长鸣的呐声。他们走了,带走了呐的吹诵,只留下了他们曾经的呐声,令人难忘。剩下这三个呐手,平坊的田小平,车门一队的王双群,埝桥子的秉学,他们成了呐手的代表,一路吹着,记忆着,把呐这门独门绝艺传承。

阿兰到访旬邑跟随90后唢呐传承人吕海东在玉米地里学吹唢呐

呐手,他们吹出了喜与悲的情怀;吹出了生命的迎接与相送的不舍;吹出了悲欢离合下,情缘聚散的世态凉炎;吹出了人生无常下的悲哀与暖情;吹出了旬邑人的豪迈与奔放的热情。

呐,农村人喜丧事上的主角与配角,如饭中的盐,有它的调和,一切的喜事如锦上添花般的热闹与喜庆。一切的丧事则声泪俱下的悲情与沉痛。呐,不再是吹者的职业,而是人文的渲染与关爱。

旬邑老家的呐,已被省上定为非遗,时时被关注着。它已成为旬邑民俗文化特色中耀眼的光点。

编辑:家娃

投稿:1104961434@qq.com

微信:   y18628575997

原创不易,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给他加个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