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不等于智慧 岁月不等于成长

 sml4605 2020-07-15
                                                                                  星树

我们在不断的生活经验累积中,会慢慢发现看问题通透了许多,或是说看得开了。于是我们认为岁月给我们带来了智慧。

不过我们应该再仔细的看看这件事,反思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此。

我们看开了,通透了,看开什么了,通透什么了?

通常情况下,有生活阅历的人往往更能对社会或是为人处世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实践证明,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他们的见解往往跟社会实践更加弥合。也就是在社会实践中,能得到验证。

因为能得到验证,所以我们称之为智慧。看起来是有逻辑可循的,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来看看这件事。如果岁月赋予了我们智慧,阅历给予了我们智慧,那为什么年长的人,并没有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来?

如果没有某种创造性的成果,智慧如何体现智慧的存在?

事实上,有创造性成果的人,他们的成果都是在年轻时代,而不是阅历极为丰厚的时间段。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某些成果或是某个人,而是借以说明一个基本事实,岁月给我们的某些东西,确实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它并不见得就是智慧。

我们之所以能在实践中得到某些被认为是智慧东西,是因为那些东西能被证明。

但这也可能也说明了另外一件事,社会在按照某种既定的机械方式运作,生活其中的人,因为时间久了,感受社会运作的时间长了,所以得到了某些启发,进而能指导社会实践。

但,这种对社会运作规律的感受,是不是就是智慧呢?如果是,那么为什么这个智慧没能给年纪更长的人带来成长发展的可能性?

无论是世俗的成就还是我们称之为思想上的成就,都跟获得的阅历没有直接关系,某种程度上,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某些世俗意义定义的成功。

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

时间,将很多人带入到了社会运作体系中,社会运作体系给予我们一些看待它的窗口,也就是视野,方向。社会体系会教导参与其中的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固化我们的认知。

社会体系包含各种律法也包含各种价值观,也包含各种所谓的思想观念。人在社会体系中存续,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体系的制约。最大的制约就是来自思想上的制约。

社会已经给予一整套完整且固化的认知结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信奉某种价值观,大家都如此信奉,再具体一些,比如说儒家。如果大家都倾向于认可儒家,那么进入到社会里面,你也会被动的接受这个看法,随着时间加长,也会认可它,从内心深处认可它。

儒家提供的就是价值观,而价值观就是看待世界角度。这里不去讨论价值观本身的好坏,也不对儒家进行任何好坏的界定,只是一个例子。

我们可以将任何一种价值观看成是一扇窗口,我们从这个窗口往外看,看到的风景,必然是类似的。因为方向已经界定了,所有人只能看到一种风景。

如果看的时间久了,自然对那个窗口后面的风景比较熟悉。而且,因为大家都从那个窗口看风景,所以,熟悉窗口后面风景的人,往往可以给还没有站到窗口的年轻人提前预告,告诉它那里有什么。

他说的当然是对的,当然能被验证。因为那个年轻人也会从那个窗口看过去,而且那个窗口后面的东西是一样的。

但,如果,这个年轻人不从那个窗口往外看,他自己开了扇窗户,那么他看到的东西就完全不同了。

熟悉社会运作的情况,是经验,很难说成是智慧。如果这个经验固化了,人生也就固化了,不会有创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