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乡村,进城后再回家的苦恼

 张勰 2020-07-15

老家在农村,根在乡下。虽进城公干,却一直在城乡间奔波。村有村的讲究,城有城的状况。农村的礼数要求你按祖传的规矩走动,红白事接通知就得奔回去。亲友病了伤了,得去看望。年节得去串亲。遇有考学找工作找你想办法。城里的水深,关系复杂,乡野的事如没摆平,则怨声一片,还从内心瞧不起你。稍有不到位便招责怪,人真的难做。

城乡是两个世界。城里人被单位捆着,自由有限。要顾工作和家里琐事,人际交往看交情也看功利。乡村是宗族亲缘,虽也功利但有乡规民俗。乡村人不解城里人的难处,凡事仅按自己的要求来,不考虑城里人是否可告假离开,路途是否便利。仅等立马赶回到场,留意是否按规矩行事。如若在城里没个一官半职,也没挣下大钱,则又嫌弃没个能耐造化。特別是父母若还在老家,更在意儿女的表现,生怕失了礼节惹亲友埋怨。

这么多年,我虽在城乡间跑动着。也被亲友们议论着。虽说六亲无力,给我城里的一切助不上力,也添不了负担。有的亲友也给脸色,怨我没权没钱,不能衣锦归乡,无力助人。每次回到老家,朴实的民风还是那么的厚道,亲友们眼光中希望的光让我看清了奋斗方向,无奈的指责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本真和世俗的风向。亲友们生存在底层,骨感的生活使他们更崇拜权势金钱,总希望在外公干的人有出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有面子,过好自己的日子也能有力量拉亲友一把。可我等出身草根,格局小视野窄,又不会为人处事,平凡又平庸,自身难保,没实力助人。多少次我是硬撑老脸赶回老家,把自己的难场闷在心里,任亲友们评头论足的。

城里人多数也仅有个饭碗,工薪阶层的圈子也小。并非乡下亲友们想的那样啥事都难不倒。亲友们有的理解,有的埋怨。待父母都老去了,老家也就成了故乡。待我也老了,故乡便远在身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