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转北大的一天!国际暑期学院盛夏进行时

 skysun000001 2020-07-15

编者按

流金铄石,七月未央

环球交互暂缓,燕园花甜日暖

今年的特别暑假

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

在“云”端搭起彩虹桥

以一日的PKU Summer e-Festival

联结地球两端的新同学

跟随这场“云”房间里的“北大行”

一步一步,身临其境

收获这份专属你的夏日限定

Step1

一天,不只是一天——PKU Summer e-Festival

7月11日

PKU Summer e-Festival精彩开启

8个各具特色的活动版块串联

近百位 “中国粉”、“北大迷”

足不出户体验中国、感受北大

踏入你房间里的这扇“任意门”

进入这场为你精心准备的空中派对

学在北大、食在北大、玩在北大……

云上一日,玩转北大

国际暑期项目往期内容集锦

跟历史聊会儿天——线上讲座

坐进空中小讲堂,谈天说地间,为知识库充值: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围绕“北大的历史与传统”的主题,以漫谈的形式为同学们呈现一场氛围轻松、内容丰富的线上讲座。一场漫谈,一次对话,与北大教授一同感悟北大的历史与传统!

看场小电影——PKU Minutes

转角进入云上放映厅,放松心情,看看小电影:看看专为北大留学生打造的对外传播系列主题片《PKU Minutes》,分秒时刻间,记录五湖四海的年轻灵魂在这间园中百色人生的珍贵定格。成长千篇一律,青春独树一帜。

极客酷玩过山车——极客实验室体验

热身完毕,整装待发,跳进炫目的科技酷玩站;坐稳扶好,极客体验过山车即刻开动!在世界的北大,遨游勘探北大里的小世界,仰望星空,解密寰宇,书写专属自己的极客笔记!

极客实验室 AI+艺术

艺海撷英——云游赛克勒博物馆

由动入静,邂逅赛克勒博物馆,浸没时光,触摸美的真颜。穿过画卷与纸墨,发现时代的踪影;透过布匹的织纹,抽探隐藏的希冀。跟随吟游诗人的步伐,领略数百年前小河公主的风采,追古溯源,映射未来。

你好,北大人——校友隔空对话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跟校友们聊会天:北京大学知名留学生校友高佑思、星悦、阿蒂等以访谈形式进行直播,畅谈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来自课程学习本身及周边环境的收获以及对后续自媒体工作的帮助,并分享其作为留学生的择业就业心得,PKUer们在此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嗨翻俱乐部——北大社团文化展示

在这里发现兴趣,找到同好!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表,丰富绚丽、包罗万象的学生社团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大社团共分为政治理论、学术科创、实践促进、公益志愿、地域文化、合作交流、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八大类,特色学生社团代表带来展示,大家彼此切磋,一起玩耍!

云上接驳,云游指南——线上宣讲会

活动特邀到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负责人俞亮老师,燕京学堂招生事务主任 (Director of Admission Affairs)Dr. Brent Haas (何必老师),和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项目官员卫唯老师来分别详细介绍北京大学的各个项目及奖学金信息,为未来希望到北大攻读学位项目的留学生们提供充分的信息说明和报考指导。

“很高兴认识你”——社交长廊

排排坐,握握手,你是我的新朋友!活动通过分组打造社交长廊,为新同学们提供相互认识和分享交流的线上渠道,联结不同项目学生之间的感情,围绕主题开启一场线上社交之旅,在这里认识新的小伙伴,找到最佳拍档。

Step2

听见你的声音—— 你的北大,你的体验

科技与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不断推动向前的两只脚交替前行,北京大学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履,从极客体验的科技到赛克勒博物馆的艺术,从线上“云”技术的应用到充满人文关照的e-festival文化体验,从知识的讲解传授到校友的经验分享,在共同面临的疫情挑战背景下,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以全球化的胸怀,全景式的关照,为每一位四海学子提供最前沿的视角、最体贴的解答,打造一场夏日限定的中国行、北大行。对于这场旅行,年轻的“旅人”们,有感而发,有话要说: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是中国高校第一家拥有两万多件展品的考古专题博物馆。它有两个主要展品:辅助中国考古学教学的标本、安石时期和考古学文化序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多年来在考古发掘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金牛山人在山东长岛北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给我印象最深。在我看来,这些文物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文物本身。”

—— 谈影韵

“因为个人比较重视生活感受,再加上是星悦好几年的小粉丝,无疑选择了观看这次面对面访谈。他们作为在中国的留学生,和我们在海外留学的同学们会有相似的处境。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一个国家的理解,也听到了很多从未在他们视频素材里出现的故事以及职业经历。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算是小型粉丝见面会啦。有一点点可惜就是这次活动只能线上举行,面对面的话也许会有更多精彩。”

——赵瑞琳

Q截至目前,对国际暑期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A“最深刻的应该是教授风趣的演讲~”

Q国际暑期学校和你之前预想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相同之处应该是大家都很友好,很有亲和力。不同之处嘛…应该是从线下转为线上了吧,我曾经来过北京,这时候应该很热吧。有点可惜啊,没法亲身体验燕园的生活了。”

—— 林茂然

Thank you everyone for hosting. I will disengage now, and hope to keep in touch with many of you in the near future. It was a pleasure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the knowledge of all the speakers and students today. Have a great day!

——Wang Zijian

“Can I say somet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I will 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September. To be honest, I knew little about Peking University before today. But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holding this summer e-Festival. I have received many information and ha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eking University today, now I really look forward to studying and living in Peking University. Thank you!”

——Fahim

Step3

“房间里的中国行”——北大国际暑期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Peking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ummer Institute,作为北京大学的国际留学课程品牌项目,整合已有成功、成熟的国际暑期学校项目,为广大海外学子和友人提供走进北大校园、学习前沿课程、感知中国发展的多元平台。

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以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为指导,实践北京大学国际发展中创新、引领、开放、独特、多元的发展理念,打造北京大学的全球塑造力,培育能够引领未来的全球卓越人才,构建国际化的品质校园。通过国际暑期学院的系列项目,北京大学广泛吸引全球高校优秀学生来校交流研习,参访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在提升北京大学国际形象、提升北京大学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引领型人才,以感知中国的国际人才教育实践,帮助四海学子与友人更好地了解北大,理解中国。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不平凡的2020年

在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

这句话得到了验证

“四海存知己”

今夏我们打破常规

“云”聚北大

共同感受北大的精神与传统

体验中国文化的深远与悠长

期待在下一个夏天

再次相会燕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