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日报电子报刊

 一心斋主 2020-07-15

烟台造钟业的诞生与发展

2020年06月29日

莱州钟表展览馆内的部分藏钟

莱州钟表展览馆内的部分藏钟

莱州钟表展览馆内的部分藏钟

座钟是一种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拥有艺术价值的钟表。曾几何时,它是唯一的家庭必备报时工具,也是一个家庭条件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手表、电子表、石英钟、手机等报时工具相继应运而生,作为报时工具的座钟逐渐被冷落,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追忆逝去的时光,打开尘封的史册,烟台造钟赫然在目。今天就让我们从一百年前说起,从烟台钟表说起。

李东山与唐志成于1915年7月在烟台朝阳街南首的一幢平房门前,挂出了“烟台宝时造钟工厂”的牌匾。李东山投资两万五千银元,购置厂房和设备,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师。这就是中国制钟第一厂。

□钱冠澎

中国制钟第一厂:烟台宝时造钟工厂

我国近代制钟业兴起于二十世纪初,1906年,宁波人孙廷源、孙梅堂父子创办了鄞城制钟工场。1912年工场迁到上海杨树浦,建成“美华利”造钟厂,仍靠手工制钟。1915年,孙氏又在上海闸北天通庵镇开办建筑时钟制造厂,购置了部分设备,开始生产建筑用钟。苏、粤一带也出现制钟作坊,能工巧匠们模仿着西方技术,用手工制出了一批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时钟。但手工制钟成本高、产量低,随着东洋、西洋机械钟表流入我国国内,手工作业无法与机械化相竞争,制钟作坊相继倒闭,手工制钟业渐行渐远,民族制钟业雏形随之消失。

那么说起烟台机械造钟的创办和兴起,创始人李东山和唐志成功不可没。

李东山,威海民族实业家、中国机械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1873年出生,少时家贫,不曾入学读书,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当年的朝阳街是洋人云集的繁华之地,李东山颇有经商头脑,很快就离开“恒兴德”,开办了一个卖水的小生意。由于店址距海关较近,他经常去参与海关走私商品拍卖处叫行。他擅于与人交谈,又极善经营,很快便与经营拍卖的奥地利人混熟,而且往往能捡到一些便宜。1892年,积攒了一些积蓄的李东山决定扩大经营,将水炉小铺扩建为德顺兴五金行,资本为墨西哥币300元,主要经营小五金和百货商品。其间,李东山又接触到钟表,包括日本知名的“马球”牌钟表,并在五金行经销,兼营钟表配件。

唐志成,掖县人,略有文墨,从事钟表、汽灯修理。因常到德顺兴五金行购买所需零件,与李东山结识。

经营钟表,利润丰厚,但当时卖的都是洋货,一般中国家庭买不起,而且钟表出了问题,更换零部件的价格也很高,李东山萌生了自己建钟厂的想法,便与唐志成磋商创办造钟厂,俩人一拍即合,于1915年7月在烟台朝阳街南首的一幢平房门前,挂出了“烟台宝时造钟工厂”的牌匾。李东山投资两万五千银元,购置厂房和设备,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师。这就是中国制钟第一厂。

为解决技术难关,李东山多次赴日本大阪“马球”牌钟表厂观摩学习,购置设备。经过他和技师唐志成的反复试验、不懈努力,终于在1918年制造出第一批座钟,座钟木壳自主生产,其余零部件均为日货。1920年,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宝”字牌机械摆钟。除了铜材、铁板、钢丝、发条等原材料仍需从日本或德国进口外,钟壳和其它零部件基本可以自己生产。同时,钟厂又开发投产了挂钟。在外观装饰方面,加入了一些民族艺术的元素。所产钟表除内销外,还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宝时造钟厂”鼎盛时,职工超过500人,年产摆钟55000只。

1927年3月,从宝时造钟厂分离出的一部分人员另行组建了烟台第二家钟厂——“永康造钟无限公司”,经理牟经堂,注册资金36000两白银,注册商标“永”字。有宝时钟厂的技术基础,永康公司开业之初便起点较高,主要仿照西欧国家的挂钟、台钟款式进行生产。产品一出厂便一鸣惊人,主要销往南方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国家。为便于产品出口,公司又注册“YK”英文商标。至此,永康造钟公司同时拥有“永”字和“YK”两大商标。1928年,永康公司与宝时钟厂一起参加了由国民政府工商部在上海举行的中华货展览会,“宝”字牌钟和“永”字牌钟第一次在全国性展览会中亮相。当时尚无第二座城市拥有制钟企业,一个北方小城居然有两家钟厂能生产出与洋钟相媲美的时钟,令参会者惊讶,更引起了政府和媒体的关注。1930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对烟台宝时、永康两钟厂的评价为:“以该各厂家出品,虽系仿造,但在我国实属创举,每遇到国货展览会时,均获佳评并颁发奖评奖状,以示提倡而资鼓励。”

1931年,宝时造钟厂与德顺兴五金行合并,成立德顺兴造钟工厂。当年,德顺兴和永康再次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中华国货展览会,德顺兴被公认为“中国造钟第一家”。同年,烟台第三家钟厂——盛利造钟工厂开业,经理李汉臣,注册商标“盛”字。1932年,永业造钟厂开业,注册商标“業”字,经理赵智信。1933年,慈业造钟厂开业,注册商标“慈”字,经理王树慈。1936年烟台第六家钟厂仁昌造钟厂开业,注册商标“八卦”。至此,烟台造钟业已形成很大规模。

在烟台钟业繁衍发展的同时,先后有十几名技术骨干走出烟台,到天津、青岛、沈阳、丹东、上海、北京开办造钟厂,把制钟技术传授到了各地。

烟台造钟不仅是中国机械钟表的始祖,而且它的影响波及全国,造钟业的种子传遍大江南北,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在机械造钟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憾动。

烟台造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营销理念

在过去,钟表不仅是报时工具,也是家庭中重要的摆设。它不仅要美观还要有很好的寓意。烟台钟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西文化融合,也是民俗文化的展现。它的表现手段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剪纸、机械、音乐、文字等于一体,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外观上,借鉴了西方钟表的特征,有的像房顶,有的像亭榭,有的像教堂,但又不失东方文化的特征,中国的传统“囍”字、“竹报平安”、“玉堂富贵”、“梅开五福”、“竹兆三多”、“一路连升”、“福禄寿喜”等元素也被加入其中,通过彩绘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烟台钟表之所之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并且畅销国外,与它在创办之时就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烟台钟表的初期市场,日本“马球”钟曾独霸一方。宝时钟厂等厂家一方面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另一方面不惜血本压低售价,将每只钟表的销售价格由五元降到一元,以物美价廉的姿态出现,迅速在华北打开销路,在东北三省更是热销。随后又挺进华北和东北地区,并开始销往南方大城市,最终将盘踞本地几十年的日本“马球”牌钟表挤出中国市场。如果说“物美价廉”是烟台钟表创业伊始的致胜法宝,那么“质量保证”则是烟台钟表的另一特色。烟台钟表始终注重品质,完善服务,推出“永久保修”的营销理念,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市场受阻,华北市场萎缩,致使钟表滞销,资金难以周转。“德顺兴”钟厂及时调整市场重点,分别派人到广州、汕头、上海、南京、武汉、郑州等地建立分销处,加大产品推销力度,采取先货后款的赊销办法推销,使南方市场的销量剧增,两年后南方市场逐步打通,并在上海等地设立代办处,产品远销香港和南洋。永康造钟公司的经营理念更先进一些,投产不久便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设立经销处,并采用先货后款的赊销办法,联络许多商家为其代理。

烟台钟表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经营理念,都走在民族工业产品的前列。

烟台钟表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烟台钟表除了具有文化特色、经营有道外,也极具民族情怀。那时座钟后面都有一张广告书,其中“宝”字牌的文字是这样写的:“本厂经理李东山,抱实业救国、挽回利权之素志,以时钟一项漏卮极巨,乃潜心研究,历尽艰苦,始告成功,于民国四年创设制钟工厂于烟台朝阳街之东巷。专制新式坐钟挂钟,准走八日,时辰确切,机件装璜无不精美绝伦。出品自供献社会以来将及廿载,蒙爱国诸公极力提倡行销普遍全国及南洋等处。为中国制造时钟之先导者,首开国产时钟之纪元,迭向京省各市展览会。展览得到若许之奖章、奖评,其评语有完全国货、北洋造钟创始第一家等语。敝厂感激之余,奋免有加。对于制品精益求精以期抵尽舶来。对于定价取乎低廉以答爱护国货者热诚如蒙……”广告书上端中心是注册商标“寳”字,“请用国货”四个字分列两侧。永康钟厂更是态度明确,直接将“请用国货”四个字印在钟门玻璃上,永业钟厂则是在钟冠铜饰上标有“国货”二字。这么多钟厂将自己的政治态度运用到其产品上,还是前无古人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道,1912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由上海水路北行赴北京议事,途经烟台极短暂停留。在烟台各界举行的欢迎会上,孙中山先生发表演说,倡导发展制造业,杜绝“利权外溢”,使烟台商界人士深受启迪,李东山就是其中之一。他经营德顺兴五金商行十几年,经销商品多为舶来品,尤其时钟皆是德国和日本所产,对“利权外溢”有切肤之痛。而中山先生的“实业救国”呼吁及“从制造业下手”观点,帮助他最终做出兴办机械制钟实业的决策。上世纪20年代初,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在全国此起彼伏,“宝时”造钟厂不失时机打出“国货”牌,每只钟上注有“请用国货”字样,以“实业救国”的宗旨精心打造国货精品,激发爱国人士的购钟热潮,以此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的时钟,在那个时代的同类产品中是罕见的。193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从抗战前线察哈尔归来途经烟台时,特意参观德顺兴造钟厂和永康造钟公司。当他看到一台台精美的时钟出自同胞之手,爱国激情油然而生,即兴赋诗:“无论钟,无论表,大家都说外国物件好。到烟台看钟表,装置既辉煌,机件又灵巧,谁说国货没有洋货好。”

民国时期烟台究竟有多少家钟表厂

资料可考究的钟厂前后共有六家,分别是:宝时钟厂、永康钟厂、盛利钟厂、永业钟厂、慈业钟厂和仁昌钟厂。事实真是如此吗?有没有第七家、第八家钟厂?从笔者的收藏品筛选,不难发现还有两家钟厂并未记载,它们是:烟台寅业造钟厂和烟台同生德造钟厂。至于这两家钟厂成立于什么年份,笔者不得而知。寅业造钟工厂注册商标是字母“Y”和“Y”的合体,即“寅”字和“业”字的拼音开头字母组合而成,这个商标与永康的“YK”有些相似。寅业造钟工厂生产的小挂钟是仿制德国小挂钟,外观小巧而精致,内部机芯也是仿制德国机芯。在挂钟背面有这样一个广告:“本厂开设在烟台奇山所南门外东南街,不惜重资特聘高等技师,搜罗优秀材料专造各式座钟、挂钟,装璜新奇,经久耐用,保走八日,时辰准确,故出品到处无不充分欢迎。然而式样繁多,不及备载。如有定做特别式样,请将式样指定,准能偿以愿满。如蒙光顾请认准商标,庶免混珠”。而同生德钟厂的注册商标是“狮球”。效仿了“盛”字钟的外观结构,机芯用的却是“宝”字早期的机芯。可见,同生德钟厂的规模不会太大,可能是钟壳自己生产,而机芯用“宝”字机芯,外观又和“盛”字的一模一样,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象:同生德钟厂是从盛利钟厂分离出来的?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烟台造钟厂至少有八家。是否还有第九家,第十家呢?有待进一步探究和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