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事求典┆大槐树下的迁徙

 魔弹文化 2020-07-15

记得小时候烫完脚,母亲就是用她做针线的王麻子剪刀给我剪脚指甲,原本就小得可怜的小拇趾指甲像刀劈了一样居然分为大小两个,我便好生奇怪的问母亲,母亲说:“老人们都说咱们祖先原本是生活在山西大槐树下,后来才迁入本地,凡祖先是山西大槐树下人的都长有两个小拇趾指甲呢!”

我更加好奇了,把家里从大到小所有人的脚指甲仔细看了个遍,果真如母亲所说,每个人都长了一大一小两个小拇趾指甲呢!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对门的九婆家,缠着九婆要看她的脚趾指甲,九婆经不住我一再的软磨硬泡,只好一圈一圈拆掉缠着棉布袜的裹脚布。

九婆小时候是裹了脚的,那双三寸金莲的小拇趾长年踩在脚底下,小拇趾指甲也是大小两个,只是显得更小了些,九婆也说:“听老辈人说,当年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人,后辈的小拇趾指甲都是两瓣。”

前些年,有机会去了位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公园,这是元末明初大规模迁民的遗址。

一棵棵拔地巨槐冲天而起,树身需多人合围方能抱住,树叶可遮阴数亩之大。这巨槐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寻根问祖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愿离去。

传说,迁徙伊始,明政府昭告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不足三日,老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

不料官员却宣布道:“大明皇帝勒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

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惊呆了,等他们醒悟过来时方知受骗上当。一切都无济于事。

接着,官兵强迫他们登记,每登记一人,就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声振天。

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指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据历史记载,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黄河地区水患严重,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

同一时期,蒙古地主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相对安定,并且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战争过后,中原等地人烟稀少,山西却人满为患。

明朝建立后,为了发展生产、恢复人口和国力,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政府屡迁山西子民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等地,当年迁民最集中的地区就是洪洞的大槐树,我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历经数朝历时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此拉开大幕。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都有古大槐树下集中移民的详细记载,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孺皆知。

洪桐大槐树

寻根祭祖园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1373年到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之多,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非常罕见。

虽然至今还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老家的先辈们来自于遥远的洪洞大槐树,但家乡人诸多的生活习性与传说中的故事不谋而合。

传说在迁徙的路途上,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的手反绑,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着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望着大槐树告诉孩子:“这就是我们的老家,我们的故乡,你们可要牢牢记住!”

直到今天,家乡的老百姓还有在家门口栽植大槐树的习惯。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向后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到后来,迁徙的百姓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辈子孙也沿袭了这种走路的习惯。

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虽然,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边防稳固,社会安定。

但令我难以想像的是,这场艰苦而悲壮的迁徙,我们的祖先是怎样承受着骨肉分离,背井离乡,眼含热泪频频回首遥望着大槐树和老鸹窝?

怎样在颠沛流离的长途跋涉中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怎样战胜饥饿、严寒、瘟疫甚至于疾病的侵袭以及官兵的暴戾而到达遥远的异乡?

又怎样在这片辽阔而充满沧桑的土地上艰辛的开创了他们简单而淳朴的生活,直至今天的繁荣与辉煌!

客居异乡,遥望着夜空的星斗,想念着远方的亲人,难以想像,我们的祖辈是怎样克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付出我们无法想像的艰难与困苦,扎根异乡,开拓新的家园,创造出了如今的生命与辉煌!

我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谆谆感受这历史的浑厚与悲壮。

曾记得,老家门口那棵古老的槐树,每当春天来临,它枝繁叶茂,充满活力,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街道,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人们的头上、肩上。

我想,历尽劫磨,阅尽沧桑的老槐树依然老干龙钟,她坚韧而执着,是否也在讲述600年前祖辈们那段撼天动地的南迁的历史?

- 作者 -

王晓燕,70后,陕西宝鸡市人,作品曾发表于报纸杂志和网络公众平台,闲暇之余,喜欢把自己沉浸于小说散文的世界里,更渴望以文字的方式,尽情的表达斑驳岁月中,身边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