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尽一生,去学会生活

 魔弹文化 2020-07-15
 

    写出生活的尴尬和痛点;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读别人故事想自己的事;

    读别人体悟让自己思想放光!


    写和读,永恒的温暖和力量!

关键词:爱,生命力,意义

              love,vitality,sense

文/ Qizaiqz

直到生命的最后,我也不会失去爱的能。——题记

“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现在你最想做什么?”

前不久有个朋友问了我们一群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一阵莫名其妙地哄笑之后突然安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好像在那个末日尽头什么都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大多数人都是想着去弥补现今或者曾经的遗憾,尝试去挽留、去改变,好像多多少少每个人在这个时刻都会有一些对曾经的后悔,可是这些遗憾和后悔为什么只有在这种时候才更觉得刻骨铭心,让人无法忽略他的存在。于是,有人说,“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那今天我要用所有的积蓄去吃完我所有想吃的东西”,“我想去北极看永夜星空”,“我想保持单身”。我当时听着这些答案,没有说出口的话是“我想去拯救地球,让我可以和我爱的人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如果失败,那我只希望我能回家——和我的家人一起度过地球的最后一晚。”

「生命中没有什么『太迟了』的事,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是变动不居的。」

想到这个问题是在看了《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这部影片之后,这部影片大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米奇」是一位毕业已十六年之久的体育专栏作家,在自己的许多理想中迷失了自我,已经不复当年的青春热血,在生活的重压下忙碌度日。偶然得知大学时期对他期望最大的教授竟罹患了无药可医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决定去探访他的老师。师生二人久别重逢,不畏惧「死亡」的教授以自己的生命为活教材,把自己最真实的生命经验教授给这位世故而冷漠、追求物质的学生,希望透过学生的纪录,把自己走过来的生命历程、生死的领悟记录下来。利用14个星期二的时间里与学生展开了既幽默又触动人心的生死对话,回忆当年的满怀热血与理想、肩负未来与责任、对一切都保持怀疑以及批判的自己,并且一起探索生存与死亡的真正意义。

「学会死亡,才能学会生存。」

我们似乎都一直在强调人生的意义,强调生存,强调追求和进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每个人都被裹挟着前进,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告诉“不要输在起跑在线”,一路成长都在逼着自己去竞争,去逼着自己变得更优秀,成为一个令父母骄傲、另众人羡慕的优秀的孩子。人的期许和人的贪欲是同等的存在,只有无限拔高而没有压缩,无论是自我期许还是对他人的期许,没有节制的放大只会变成伤害。我们都学会了生存的竞争,可是越长大我们却越来越迷惘,我们到底在争什么?是那些荣誉还是那些令人艳羡的名和利?我们拥有这些物质名利之后又该做些什么呢?在职场上争分夺秒压榨时间、压榨自我努力工作;在商战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家庭中却总是忽视那些关心我们的目光。我们活了一生,却懵懂了一生,从未真正参悟过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太多人像是行尸走肉,就算他们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睡半醒,这是因为他们追逐的目标不对。生命若要有意义,就要投入去爱别人,投入去关怀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创造一些让你活得有目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学会生存,却从未学会死亡。

只有去思考死亡,才能思考你的人生。

停下来,试问自己,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你想做什么?听听你内心的声音。

我并不是让大家都放弃现在的工作,不顾后果去做你想做的事,这样并不是人生的意义,而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去真正找到内心所爱所想,重拾自己内心所珍视的东西。当一切都失去意义,你最想去做什么,不正是你内心深处最珍贵的事吗?所以在喧嚣纷扰的人世间去沉淀自己的内心,我们努力工作但是并不代表要让工作吞噬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变得面目全非,而是希望我们在去忙碌的时间里也能珍惜我们的所有,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感受别人的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对方。我们活在世界上的一切无非就是我们所获得的归属感和爱的隶属感,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除了记忆什么也带不走,而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有太多遗憾,而是充满着爱与感动去感谢自己身边的所有和拥抱这个不太美好的世界。

死亡仍然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悲伤并不是无解,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死亡之后才能真正更好地去生活,把每一天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去认真对待,不留遗憾。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回到家和家人分享这一天的经历并且关心他们的经历,尝试和自己对话愉悦自己的心灵,做到每一天对自己问心无愧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不相爱即如死灭。」

学会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我惧怕死亡,但我更惧怕自己失去爱的能力,当我们真正学会爱的那一刻我们便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我们用尽一生去学会了活着。

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我希望今天的我仍然被爱着。

作者简介

Qizaiqz:汉语言文学在读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也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去体会生活,热爱运动电影和阅读,着迷于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

编后语

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是一个伟大的话题。其伟大,在于关切着人类的每一个存在的生命,基于感知上的理性梳理。这一话题的内核,其实就是爱的力量,去爱人、去被人爱,就是这种力量推动着人们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需要爱;国,需要爱;天下亦需要爱。爱有多大的觉醒,爱就有多大的逻辑。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   鸣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玉树临风

李   强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清秋致远

李珍桥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马士红  三月闰竹

雨   萧  叶晓华  季   节  伊   欣   绒   刺  王世辉

陈   星  许文志  苗月坤  咸大龙  孙文平  靳相柱

孙   华  月牙儿  靳   玲  沈青出  曹国平  刘明礼

朱秀娣  徐淑红  程   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闵   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